资讯中心

发布新一轮PM2.5源析成果北京对症大气污染

2018/5/16 13:30:20
67285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稻米
关键词:PM2.5检测仪废气处理设备
导读:聚焦PM2.5治理,2018年5月14日,北京市发布了新一轮的细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新研究成果。
  【中国环保在线 地方新闻】聚焦PM2.5治理,2018年5月14日,北京市发布了新一轮的细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新研究成果,为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的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更详细、更的依据。

发布新一轮PM2.5源析成果 北京对症大气污染(摄影:稻米)
 
  PM2.5从89.5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2017年大气治理优异成绩的取得并没有让北京的大气治理有所懈怠。2018年力争实现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的继续下降,吹响了北京新一轮蓝天保卫战的号角。PM2.5治理仍然是北京大气治理的聚焦点。
 
  根除病根,还需找准病因。新一轮的蓝天保卫战中,需要更加地对接PM2.5来源展开治理。5月14日,北京市发布了新一轮的细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新研究成果。本次源解析在时间、空间维度上进一步开展了不同情景的解析,为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的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更详细、更的依据。
 
  随着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治理的不断深入,北京大气污染源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污染主体已由大中型污染源向移动源、生活源转变。从北京市当前本地大气PM2.5来源特征看,本地排放是主要来源,其中移动源所占比例大,达45%,上升为大气治理的主要矛盾。同时,也意味着过去五年以来,北京大气治理针对工业源、生活面源和燃煤源的治理取得突出成效。
 
  在能源清洁化上,北京近年来大力推进工业、生活领域压减燃煤,推进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清煤降氮”等工程,努力构建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地热能和太阳能为辅的清洁能源体系;在降低机动车排放上,整治重型柴油车、发展新能源车、淘汰老旧机动车等等;在工业产业整治上,推动清理整治大量“散乱污”企业,采取用电量监控和热点网格分析法等技术手段确保实现“动态清零”,大大降低了污染排放的强度。
 
  目前,北京实现了城六区和南部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推进了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的优化升级。
 
  但是随着污染来源、污染特征发生变化,污染减排空间进一步收窄,治理难度越来越大。从当前的污染源看,移动源中在京行驶的柴油车贡献大,扬尘源中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并重。
 
  虽然燃煤和工业源贡献率已有所下降。但从短期看来,京津冀区域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交通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工业源中石油化工、汽车工业和印刷等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工业行业的贡献较为突出。
 
  当下的污染治理呈现出本地排放中移动源独大,工业源贡献率下降,生活面源贡献率进一步凸显的局面,意味着新一轮的大气治理将面临点多、量大、面广的难题。与此同时,PM2.5的来源在不同区域及时间段来源有所差异,区域传输贡献也有所增加。
 
  2018年的大气治理任务依然艰巨。在实施工程减排的同时,更要向管理转变,突出精治、法治、共治。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紧抓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倒逼产业转型升级,2018年北京将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企业500家。
 
  紧盯PM2.5污染治理,抓准源头治理,北京将着力解决重型柴油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重点和难点问题。今年,北京市各区都制定了PM2.5浓度具体的下降目标,并将推进低排放区扩展到全市域。
 
  在大气污染治理的过程中,我国取得了区域联防联控实现重大创新,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从各自为政模式,逐步转换到联防联控模式。北京市大气治理的显著成效也得益于此。
 
  在新一轮的蓝天保卫战中,北京将继续深化区域联防联控工作,聚焦重点时段、重点传输通道,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重污染期间应急联动,逐一攻破治理难题,构建一种责任明晰的“大环保”工作格局,绘就绿色发展、天蓝景美、生态宜居的都市画卷。

热门评论

上一篇:雄安新区环保力度再度加码 白洋淀治理凸显回暖态势

下一篇:白洋淀来了“贵客” 环淀生态圈加速成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