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IIGF观点|金蕾、赵飞云:我国有色金属行业ESG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2024/5/16 10:07:12
15572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关键词:ESG重金属污染
导读:良好的ESG能力建设与信息披露水平应是有色金属行业企业的关注重点,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有色金属行业ESG信息披露框架,并对国内有色金属行业ESG信息披露实践情况做出浅析。
  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工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作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中重点研究的高排放工业行业之一,有色金属行业的绿色转型刻不容缓。作为有色金属行业向社会公众展示自身绿色转型进程的重要渠道,良好的ESG能力建设与信息披露水平应是有色金属行业企业的关注重点。本文以ESG信息披露为切入点,梳理了国内外有色金属行业ESG信息披露框架,并对国内有色金属行业ESG信息披露实践情况做出浅析。
 
  一、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进行ESG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一)双碳目标下有色金属行业亟待绿色转型
 
  近年来,有色金属行业快速发展,形成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链,重点品种冶炼及压延加工产能产量全球过半,冶炼技术成熟,单位产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受产业规模大、用电结构依赖火电、减碳技术缺乏革命性突破、循环经济体系不够完善等影响,碳达峰、碳减排任务依然艰巨。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测算,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6.7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排放量的4.7%,行业亟待绿色转型。
 
  早在2016年,工信部制定的《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文件中便明确从积极发展绿色制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等方面强调有色金属行业的绿色转型发展。2017年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基本形成绿色矿山建设新格局、构建矿业发展方式转变新途径、建立绿色矿业发展工作新机制”三大目标。2019年,工信部发布了《有色金属行业智能矿山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冶炼工厂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加工工厂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为建设绿色、高效的有色金属智能矿山、推进有色金属行业绿色、高质量生产提供指南。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对有色金属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及资源循环利用提出要求。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三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前,有色金属产业结构、用能结构明显优化,低碳工艺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重点品种单位产品能耗、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总体而言,在有色金属行业整体绿色转型的大方向以及实操指导上已经初步形成了发展机制与政策支持,行业企业的绿色转型迫在眉睫。
 
  (二)有色金属行业进行ESG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随着ESG理念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企业ESG评级和ESG信息披露已成为开展国际合作沟通的新语言和国际责任担当的新体现。有色金属行业一方面承担着经济发展的重任,另一方面由于行业本身的特性,具有较高ESG风险,因此更加需要通过ESG信息披露的方式,公开、公正地向各利益相关方披露自身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信息,来提高自身的企业形象。从生产角度来看,有色金属行业所生产的金属产品作为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的原材料,为其他产业提供了能源和原材料的保障。可见有色金属行业进行绿色转型是响应生产需求的表现,也是我国“双碳”目标下经济结构性转型的关键。有色金属行业企业若能有效进行ESG信息披露将有助于产业链视角下对ESG风险的控制与管理,促进产业链的协同高质量发展。从商业角度来看,有色金属行业企业若能将ESG理念有效融入自身核心业务和战略,制定并实施良好的企业标准,定期进行ESG信息披露,可以与内外部各类利益相关方建立信任,防范经营、声誉、金融和监管等方面的风险,并不断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水平。随着2024年4月,A股三大交易所陆续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我国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标准正式实现了统一化,这对于有色金属行业企业推动开展ESG信息披露工作也提供了更明确、更便捷的指标参考。
 
  二、国内外有色金属行业ESG原则及标准
 
  (一)国际采矿及金属协会《采矿原则》
 
  国际采矿及金属协会(ICMM)是致力于安全,公平和可持续的采矿和金属工业的国际组织,通过制定战略优先事项,使其能够在环境复原力、社会绩效、治理和透明度以及可持续创新等关键领域实现采矿和金属行业的突破。ICMM的《采矿原则》共十项,通过39项关键性议题和指标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巴黎协定》,对成员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实践情况提出要求。
 
表1:《采矿原则》主要内容

资料来源:《采矿原则》
 
  (二)负责任采矿协会《负责任采矿指数(RMI)2022》
 
  负责任采矿指数 (RMI) 是对大型采矿企业就一系列经济、环境、社会和管理 (EESG) 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做法进行的以证据为基础的评估,以检查企业在其所有开采活动和整个项目周期中以系统的方式处理EESG问题的程度,共涵盖了44个主题,分为六大专题领域。此外,RMI 的评估还包括一套较小的矿区指标,以评估矿区一级以下主题的行动:地方就业、地方采购、空气质量、水质、水量、关停和恢复、尾矿、社区安全、社区投诉和申诉、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女性员工、伤亡事故、工人培训、体面的基本生活工资、员工投诉和申诉。
 
表2:RMI评估主要内容

 

资料来源:《负责任采矿指数(RMI)2022》
 
  (三)自然资源部《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
 
  2020年,我国自然资源部印发《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为绿色矿山评价提供了统一指标标准。评价指标包括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智能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共6项一级指标,以及24项二级指标、100项三级指标,采取计分办法,总分1000分,得分低于800分的矿山企业将不能参与绿色矿山遴选。
 
表3:《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指标设置情况

资料来源:《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
 
  (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有色金属企业环境、社会及治理(ESG)信息披露指南》
 
  2024年3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发布《有色金属企业环境、社会及治理(ESG)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旨在切实提高有色金属企业运营合规性和信息披露透明度,弥补了有色金属行业缺乏ESG信息披露行业标准的空白。该指南从16个ESG主要议题,对有色金属企业应披露事项与宜披露事项做出明确要求。
 
表4:《有色金属企业环境、社会及治理(ESG)信息披露指南》主要议题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企业环境、社会及治理(ESG)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
 
  三、我国有色金属行业ESG信息披露概况
 
  (一)有色金属行业信息披露总体概况
 
  按照证监会大类行业分类,有色金属行业主要涉及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行业内上市公司共计111家;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上市公司有24家,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市公司有87家。截至2024年5月,已经有57家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已经通过发布ESG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等形式进行ESG相关信息披露,其中57.89% 的企业发布的报告类型为ESG专项报告(因部分企业发布的是“ESG暨社会责任报告”,此处按ESG报告纳入统计)。

图1: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发布报告类型统计
 
资料来源:IIGF,Wind
 
  总体来看,有色金属行业整体的ESG信息披露率为51.35%,较上一年的47.71%有所提升。就细分行业披露情况来看,57家有色金属上市公司中,16家为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上市公司,41家为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市公司;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ESG信息披露率为66.6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ESG信息披露率为47.13%。相较于我国所有上市公司39.40%的ESG信息披露率而言,有色金属行业整体信息披露程度较高,可见有色金属行业整体对ESG理念的落实及对ESG信息披露工作的开展情况均较为领先,也表示越来越多的有色金属企业正逐渐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透明公开的信息披露方式维系良好的投资者关系,助力公司的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从披露ESG报告的企业属性来看,57家已经进行ESG信息披露的有色金属上市公司中,中央及地方国有企业占57.89%,民营企业40.35%。从这三类企业属性的各自披露率来看,中央国有企业最高,86.67%的中央国有企业已经进行了ESG信息披露;其次是地方国有企业,披露率为68.97%,民营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的披露率较低,为36.51%。

图2:有色金属行业披露ESG报告的企业属性
 
资料来源:IIGF,Wind
 
  (二)有色金属行业信息披露质量概况
 
  根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2023年度ESG评级结果显示,有色金属行业内111家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分布情况如下。其中,评级为A等级(包括A+、A、A-,同下)的有色金属上市公司有40家,ESG表现领先,约占36.04%;评级为D等级的有色金属上市公司有23家,ESG表现相对不足,约占20.72%;其余43.24%行业内上市公司ESG表现处于中等水平。总体而言,整体ESG表现情况与信息披露质量较好。

图3:有色金属行业整体上市公司ESG评级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IIGF

图4:有色金属细分行业上市公司ESG各等级评级分布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IIGF
 
  从不同企业属性的ESG评级情况来看,总体而言,中央及地方国有企业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质量相对较好,处于A级和B级区间内的企业数量占比为68.18%,领先于民营企业的49.21%和其他企业的25.00%。其中,中央及地方国有企业中评级为A级的企业占比为40.91%,民营企业中评级为A级的企业占比为34.92%。可见,国有企业受到ESG相关政策的驱动及响应程度较高,且ESG能力建设的进程相对领先,民营企业的ESG实践水平有待提升。

图5:不同企业属性有色金属上市公司ESG评级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IIGF
 
  四、我国有色金属行业ESG信息披露的问题和建议
 
  (一)面临问题
 
  一是缺乏行业实质性ESG议题的探索。虽然当前从交易所层面、行业协会层面均出台了指导有色金属行业企业进行ESG信息披露的框架与标准,但整体框架通用性较高,对有色金属行业的特性指标要求不充分,导致企业披露时会忽略部分行业性实质性指标。二是规模小的有色金属企业信息披露能力不足。由于大型企业受到的政府监管较多以及自身经营效益好、ESG理念落实领先等原因,有色金属ESG评价排名靠前的公司多为大中型企业及国有企业,而小型企业的ESG信息披露状况较差,有色金属行业ESG信息披露效果存在企业规模上的不均衡性。三是有色金属行业企业ESG信息披露缺乏足够公允性。由于有色金属行业企业缺乏对ESG的深层次理解,在进行披露时偏向于披露利好信息,选择性地隐藏对自身不利的信息,以展现自身优秀案例为主,企业会刻意避免一些敏感话题或负面信息的披露与响应,部分关键数据披露不足,导致披露信息缺乏全面性和公允性,并造成企业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二)建议
 
  政府及监管层面,随着统一的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框架的出台,相关配套措施与机制应进一步加快完善,帮助企业更好地推动ESG信息披露工作,强化ESG能力建设。例如,可以加快推进官方、公开的ESG数据整合及平台建设,打破ESG信息壁垒,以解决ESG信息披露工作信息收集复杂等问题,帮助企业提高ESG信息披露工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可以对于ESG信息披露表现优秀的企业予以适当政策倾斜或财税支持,以有效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企业ESG信息披露的质量与积极性。
 
  行业标准层面,应在现有的有色金属行业ESG信息披露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明确行业的实质性议题。可以通过案头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进一步提炼国际有色金属行业ESG相关标准中的行业特色指标,另一方面开展国内有色金属行业企业调研工作,了解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关注的ESG议题,梳理有色金属企业ESG风险点,以形成更具实操指导意义的、本土化行业特色ESG标准。
 
  企业自身层面,有色金属企业需要将ESG纳入公司整体策略,自上而下构建ESG治理体系,全面加强ESG风险管理及ESG能力建设,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ESG信息披露维度,企业需要充分意识到ESG信息披露并非“面子工程”,而是公允地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桥梁。可以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行业企业在ESG实践上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与国内专业的ESG第三方机构合作,共同推进信息披露工作。通过对行业及自身ESG关键议题,以及定量数据的充分披露,以及对负面事件与舆情的充分响应,及时披露有可能对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信息,加强ESG信息披露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促进其资源配置进而实现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1.IIGF观点 | 施懿宸、金蕾:国内外绿色期货实践现状及发展建议
 
  2.IIGF两会观点 | 施懿宸、王湘洁:做好ESG信息披露 助力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3.IIGF观点 | 邓洁琳、施懿宸:ESG实践中的法律风险浅析
 
  4.IIGF观点 | 包婕、邝睿:绿色消费理念推动我国纺织服装业转型现状与建议
 
  参考文献
 
  [1]钱玉东."双碳背景下有色冶金行业绿色发展路径:浅议ESG体系对有色冶金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国有色冶金 50.06(2021):5-8. doi:10.19612/j.cnki.cn11-5066/tf.2021.06.002.
 
  [2]杜彦宾."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财会通讯 .20(2018):60-64+129. doi:10.16144/j.cnki.issn1002-8072.2018.20.015.
 
  [3]刘永祥,and 李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经济研究参考 .26(2018):73-80. doi: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18.26.008.
 
  [4]丁俐娜, et al."污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以有色金属行业为例." 绿色财会 .05(2020):3-7. doi:10.14153/j.cnki.lsck.2020.05.001.
 
  [5]郭秀珍."有色金属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有色矿冶 25.01(2009):60-62.
 
  作者:
 
  金  蕾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研究员
 
  赵飞云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科研助理
 
  施懿宸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中财绿指 (北京) 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原标题:IIGF观点 | 金蕾、赵飞云:我国有色金属行业ESG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热门评论

上一篇: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办公室第四次会议召开 审核通过长三角协作2024工作重点等文件

下一篇:环保工程师注册即日启动!但“坏消息”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