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订量:
水中油对水生物以及生态环境的危害案件
延保会员
经销商深圳市云传物联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创新型技术企业,是深圳市环境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依托单位,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承担单位,云传物获得了CMA认证和CNAS认可证书。公司通过了“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
多年来,云传物联依托超前创新和聚焦战略,立足资本优势,向着集团化、化不断迈进。
业务涵盖生态环境监测装备、运维服务、社会化检测、环境大数据分析及决策支持服务、VOCs治理以及民用净化多个领域;产品遍布国内除港澳台外所有省份和地区,主导产品占有率在30%以上。
当前,云传物联正致力于实施两大战略性项目。一个是基于“环保 物联网”和“大数据”的*理念,通过自主创新,*在业内推出的国内外的环境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控及决策支持系统,它采用全新的微型化、小型化产品组合监测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组合布点”,组成“群体式”协同监测网络和专业性的“数据校准体系”,达到环境监测网络全覆盖,是对传统大气监测、水质监测理念的创新实践。另一个是在产业集群区域VOCs第三方治理新模式,实现了废气、废水污染减排、溶剂回收增效、环保产业发展的多赢。
水中油对水生物以及生态环境的危害案件
水中油污染会影响水生植物和鱼类的生长,多环芳烃类物质污染水源会危害人体健康,是地表水和有关行业排放废水必测的项目之一。目前水中油浓度的常用检测方法有重量法、红外法、紫外法、荧光法等。
由于交通运输、工业、石油化工生产等原因,排放的废水中含有许多残留石油产品——统称为油份,对环境造成污染。资料表明,海洋水体中矿物油污染的来源大约为: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港口设施泄露约占60%;船舶行业作业排放约占10%;运输事故、井喷事故、采油废水排放约占10%;其他工业、车辆以及燃烧废气的沉降占18%。
石油化工企业排放的污水中的油会阻碍空气与水体界面的氧交换,水面形成的油膜阻隔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导致鱼类因缺氧而死。空气分散在水体中的油能被微生物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得植物营养所需微生物减少,溶解氧降低会使鱼类等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使水质恶化、发臭。若粘在水生植物的根系上,会影响植物的蒸腾、呼吸和光合作用,影响其生长。若粘附在水生生物的器官上,会引起生物的窒息死亡,比如附着在鱼的腮上影响其呼吸作用。油中的多环芳烃类物质会污染水源并有致癌作用。它们多来源于碳氢化合物的不*燃烧和高温分解,通过自然和人为因素排放到环境中。多环芳烃类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会影响周围温度而且会传播很远的距离,这类芳烃物质也会污染土壤和水源,石油类物质对人的消化系统有危害,可导致急性中毒。严重腹泻,同时还能引起手脚麻痹,头晕,昏迷,神经紊乱等症状,对人的血液、免疫系统、肺、皮肤、眼睛等也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油珠会被水生生物粘附或吸附,通过食物链的作用进入到人体,使肠、胃、肝等组织发生病变,危害人体健康。水体含油达0.01mg/l即可使鱼肉带有特殊气味而不能食用。当水中含油0.01mg/l~0.1mg/l,对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就会产生影响。当水中含油类物质达到0.3~0.5mg/l,就会产生气味,而不适合饮用。所以,水中油类污染对人体有较大危害,目前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监测规范》中已将石油类列为地表水和有关行业排放废水必测项目之一。
石油类物质对土壤污染的后果也是极为严重。目前,世界有大量地下储油仓库,在石油类物质的使用和运输过程中,也难免会有泄露的矿物油渗入土壤。据美国环保署估计,在美国约有3~5百万个地下化学物质和石油储存仓库,每年平均大约有1%的仓库会发生泄露,严重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质量,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水中油对水生物以及生态环境的危害案件
1.概述
常用的水中油检测有悬浮法(D/λ<=1)、红外分光光度法(不适合低量程)、紫外分光光度法(不适合高量程)等。
深圳云传物联AMT-Y300智能型水中油传感器,采用荧光法原理,相比常用的几种方法,荧光法更高效快捷重复性较好,并可在线实时监测。传感器具有更出色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带有自动清洁刷,可消除气泡、减少沾污对测量的影响,使维护周期更长,长期在线使用也能保持稳定性。可水中油的污染起到预警作用。
1.1原理
采用紫外荧光法监测水体中的含油量,根据石油及其中芳香烃化合物和含共轭双键化合物吸收紫外光后发射出的荧光强度定量分析水体中油的浓度。石油类中的芳香烃在紫外光激发下可产生荧光,根据荧光的强度计算出水中油的值。
1.2水中油传感器特点
● 数字传感器,RS-485输出,支持MODBUS
● 带自动清洁刷,消除油污对测量的影响
● 采用*的光学和电子滤光技术,消除环境光对测量的影响
● 不受水中悬浮物颗粒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