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污水指医院产生的含原体、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酸、碱以及放射性等的污水,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医院的污水处理站建设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文主要以某床位规模为800张,建筑面积为72000平方米的县级医院污水处理站设计为例,从分部设计过程到设计完成的总结使用,全流程分析讲述了其污水处理站的设计细节,以供参考。
根据当地环评批复院区必须实现“污污分流、雨污分流”,传染病房废水、口腔科废水、食堂废水分别进行预处理后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排放标准后经城市污水管网排入淇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达标外排;院内规范建设400 m3事故水池,防止事故污水污染周边环境。
1.医院污水收集及预处理
项目中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制管道系统,与城市排水系统相一致。院区医疗污水及生活污水经排水管网汇集,经过院区内分散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化粪池、隔油池以及传染病房排水专用的化粪池和预消毒池)预处理后,统一排放至院区东南角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标准后经城市污水管网排入淇县污水处理厂。
2.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
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指标(平均值):BOD5=127 mg/L、CODcr=274 mg/L、SS=175 mg/L、NH3-N=28 mg/L,处理出水水质要求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标准:BOD5<20 mg/L、CODcr<60 mg/L、SS<20 mg/L、NH3-N<15 mg/L。根据当地环评批复污水处理采用活性污泥工艺+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工艺,污泥处理采用污泥浓缩+压滤脱水,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
3.各处理单元说明
①格栅井
设粗、细两道格栅,粗格栅间隙为30 mm,细格栅间隙为10 mm。拦截大颗粒的悬浮物质和切碎凝聚的软体物质(纸屑、破布或食物残渣等),对水泵和后续处理单元起保护作用。放置时使栅条与水流方向水平线呈60°角倾斜,以利于清除被阻留的残渣,为防止管道沉淤和阻留物被冲散,设计时应使格栅前后的污水流速保持在0.6 m/s至1.0 m/s之间,格栅阻留下的物质因含有大量的病原体,清除时应进行消毒处理。
②调节池
医院排水的性质决定了污水处理站来水水量水质具有不均匀性,故设置调节池以均化污水的水质水量,降低冲击负荷对后续处理单元的影响。同时设置事故超越管至事故池。调节池中设有曝气设备,可防止悬浮颗粒沉淀,并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
③缺氧-好氧池
缺氧好氧池是污水处理的核心工艺环节,它的*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不大于0.2 mg/L,O段DO=2 mg/L~4 mg/L。
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氧的效率。
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④絮凝沉淀池
通过在絮凝池中投加絮凝剂(PAM),并在絮凝池中垂直水流方向设置网格反应器,通过网格的空隙时水流收缩,过网孔后水流扩大,形成良好的絮凝条件。使絮凝剂与污水中悬浮物充分混合,增加细小悬浮物絮凝沉淀作用。
为减小占地面积,采用竖流式沉淀池,与絮凝池合建在一起,污泥沉积在泥斗中,设回流污泥泵将沉淀在污泥斗的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并通过污泥泵定期将剩余污泥经污泥管排入污泥池中。沉淀池出水进入集水池,经提升泵进入高效过滤器。絮凝沉淀池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污染物,减少悬浮物对消毒剂的干扰,节省消毒剂的用量。
⑤高效过滤器
采用高效聚酯纤维滤料和合理的设备结构设计。2μm~10μm的过滤精度,对水中悬浮物等多种杂质物体去除率95%左右;40 m/h~60 m/h的过滤速度,高于传统的过滤器3倍左右;15 kg/m3~30kg/m3的滤床纳污量,是普通过滤器4倍左右;具备占地面积小、使用寿命长、投资费用低等优点。
⑥消毒池
过滤器出水进入消毒接触池,使污水与消毒剂保持一定的接触停留时间,保证消毒剂有效地杀死水中细菌,出水排放至市政管网。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传染病医院污水接触时间不宜小于1.5小时,综合医院污水接触时间不宜小于1.0小时。
消毒剂采用的含氯消毒剂中的高效消毒灭菌剂二氧化氯,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并且这些细菌不会产生抗药性。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⑦污泥浓缩池
收集储存絮凝沉淀池产生的剩余污泥,并定期向池内加入石灰对污泥进行消毒。污泥浓缩池可初步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便于后续处理。经过浓缩后的污泥经压滤机脱水后,干污泥外运,滤液回流至调节池。
⑧事故池
污水处理站发生事故需要紧急排放污水时,为了防止污水直接排入正常水系,而建造的应急性设施。事故池和污水处理设施通过管道连接。事故池的进水阀门一般应为自动控制,以便对事故及时做出反应。
医院污水处理站设计总结
1.医院污水收集
为了节约经常运转费用,在采用一级处理流程时,医院医疗污水应与生活区污水分流;在采用二级处理流程时,医院医疗污水和生活区污水应与院区内雨水分流。院区污水经排水管网汇集,经过院区内分散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化粪池、隔油池等)预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含放射性物质、重金属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水,必须*行单独处理(专用的化粪池和预消毒池)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站。
2.医院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医院污水治理的原则,一方面要考虑污水中细菌、病毒的种类和数量,另一方面还应考虑污水的理化指标和毒理指标,更主要的还必须考虑污水的排向和受纳水体对水质的要求。根据医院的规模、性质和处理污水排放去向,进行工艺选择。根据医院分类,分为传染病医院和综合医院。医院污水处理后排放去向分为排入自然水体和通过市政下水道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两类。
医院污水处理所用工艺必须确保处理出水达标,主要采用的三种工艺有: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简易生化处理。工艺选择原则为:
1)传染病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并需进行预消毒处理。
2)处理出水排入自然水体的县及县以上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
3)处理出水排入城市下水道(下游设有二级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医院推荐采用二级处理,对采用一级处理工艺的必须加强处理效果。
4)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型综合医院,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简易生化处理作为过渡处理措施,之后逐步实现二级处理或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
3.医院污水处理设施选择
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应具有造价低廉、管理方便、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并严禁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医院污水处理设施还应特别注意做好防腐、防渗、防漏措施、各种构筑物均应加盖,寒冷地区应有防寒措施。
尤其是投氯后的污水有较强的腐蚀性,故在接触池内必须做好耐酸性衬里,工程实践证明,以环氧玻璃效果为好,池子的内顶板亦要涂以环氧树脂,池子的边角尤其要严格检查,否则有一点一处腐蚀损坏,就会以点串面,乃至造成整个池子的毁坏。储存消毒剂的容器及输送管道、部件亦要采用防腐材料。
4.医院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
污水设施的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需持有国家承认的相应技术等级证书和上岗证。管理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掌握保养、维修技术,定时巡视设备运转情况,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并作详细记录。
每日定时测二至三次余氯,每月抽查一次粪大肠菌群数和致病菌灭活指数,根据化验结果及时调整加氯量,以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
每日记录污水排放量(m3/班)、加药量(Kg/班)、余氯量(mg/L)、进药记录及设备运行情况,并按规定向市检验中心每年检一次,结果报区检查管理科。将环保检测中心和排水监测总站的化验报告、自检化验单保存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