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订量:
科研课题验收测试测评
高级会员第2年
工程商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电计量)成立于2002年,是广州无线电集团旗下A股上市企业。广电计量前身是原电子602计量站,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家全国布局、综合性的国有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专注于为客⼾提供计量、检测、认证、评价咨询等“一站式”技术服务,在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等多个领域的技术能力及业务规模处于高水平。
广电计量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在全国主要经济圈设有60多家分子公司,拥有近6000名优秀员工,搭建了全国一体化计量检测与认证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企业服务能力覆盖装备制造、汽车、航空、轨道交通、船舶、通信、电力、电子电器、食品、环保、农业、医疗、石化等领域,可迅速响应各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近距离、本地化的专业服务,帮助其提升自身竞争力。
广电计量视公信力为企业生命,技术能力获得了众多国内外机构和组织的认可和,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中国计量认证(CMA)、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CATL)认可,是农业部“三品一标”检测实验室、全国土壤污染详查推荐检测实验室、中国CB实验室。基于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和公信力,广电计量帮助客户稳健开拓本地市场乃至市场。
广电计量坚持创新驱动战略,致力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标准和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公司建有省市两级院士工作站,搭建了技术研究院、产业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等国家重点产业领域,先后主持编写90多项计量测试标准及规程,承担60多项国家、省部级等重点科研项目。
作为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国有企业,广电计量以“传递质量信任、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为己任,全过程为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并在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疫情防控等方面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争做优秀国企标兵。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广电计量将继续秉持科学、公正、准确、快捷、周到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增强技术服务能力,为“质量强国”建设保驾护航,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不懈努力!
服务内容
广电计量可提供科研课题验收测试测评服务,出具项目验收报告,按照科研课题研制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依据科研课题的合同书、研制任务书、技术协议等文件,对课题研制的软硬件技术成果、产业化成果、知识产权成果进行测试或审查。
服务范围
科研课题验收测试测评适用于部委级、省市级、科研院所、高校科研课题项目验收结题。
服务标准
1.课题科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书
2.课题合同任务书
3.GB/T 25000.51-2016《系统与软件工程 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 第51 部分: 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 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
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验收管理办法
5.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验收管理办法
6.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
服务资质
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
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证书
特殊行业资质
服务周期
一般100功能点服务周期为5个工作日,报告编写2个工作日,不同测试范围的服务周期依此类推。
服务背景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17〕152号)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国科发资〔2016〕113号),科技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验收工作规范(试行)》,明确要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施期满后,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应立即启动验收工作。
我们的优势
硬件配套齐全:拥有超1000㎡专用实验室机房,数十套测试工具,包括主流静态测试工具及动态测试工具、常用性能测试工具、漏洞扫描工具以及FPGA工具。
人员队伍:集结了一批在软件项目管理、质量保证、精益度量、软件测评等方面拥有丰富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的综合人才,所有测试人员均经过系统性培训并定期参与相关能力比对,确保测评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技术能力:结合多年软件测评经验,持续迭代更新基于精益胜任力路径图的测试培训体系,构建了具备软件全生命周期的测试级别测试能力及多项专业技术能力。
全国服务网络:依托广电计量全国服务平台,可快速响应企业需求,提供就近就地测试服务。
常见问题
Q:为什么需要做科研课题验收测试?
A:
(1)对软件类科技项目进行科学、公正的专业评估,推进项目成果产品化进程。
(2)科技项目验收报告或者科技成果鉴定证书是申报下一年科技进步奖的基础。
(3)对企业申报省级和国家科技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重点支持项目提供证明材料。
(4)经过科技项目检测报告可避免其他重复研究和明确缺陷,大大减少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5)科技项目验收测试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对科技研发人员团队的研究认可,大大激励了研发团队的创作激情,有利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