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政策推动技术创新中国水处理将迎“黄金十年”

2016/2/19 9:06:47
39362
来源:宇墨Umore
编辑:枫叶
关键词:污水处理设备格栅除污机水污染防治
导读:水污染防治是我国环境治理三大战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水污染防治是我国环境治理三大战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的推动通常是一个细分领域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动力,中国水处理行业在国家政策春风吹拂之下,不断掀起更高浪潮。“十三五”的强劲东风再次来临,未来我国水处理行业又将发生着哪些嬗变?

  
  政策推动技术创新 中国水处理将迎“黄金十年”
  
  近日,一篇“帝都双雄会师开创北控首创启动膜界大变局”的文章受到了极大关注。此文描述和分析了北控首创两家环保巨头共同投资布局开创环保——一家以水处理膜技术见长的新三板挂牌技术型企业的事件,并提出重资产环境集团与中小型环保工程和设备企业展开互补性的合作将成为行业趋势。
  
  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两家习惯于资本运作的环保巨头开始重视技术标的,也不禁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环保领域内,技术的价值是否已开始集中显现?”,或者更大一点说,“环保行业的技术时代已经到来?”
  
  1、创新曲线:政策推动技术创新潮
  
  由于环保产业的特殊属性,政策的推动通常是一个细分领域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动力,特别是在发展初期。而的申请量是一个领域创新活动的活跃程度直观的反映。因此,将一个国家的申请曲线和重要的政策法规按时间顺序进行梳理进行阶段分析,可以一窥该国某一领域的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

  
  从美、日、中三国近四十多年的年新申请的水处理相关数进行对比图中可以发现,美日两个发达国家在水处理领域技术创新方面都大致经历过了一个:缓慢发展—技术爆发—创新活跃度下降的过程。可将这一发展历程详细梳理:
  
  首先,随着数十年的经济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水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经过研究和论证,美日两国的对应水污染的专门法律在70年代出台,结合伴生的相关法规及标准,水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制框架开始确立,治污工作开始有法可依,水处理市场也随之启动。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大门也就此打开。
  
  其后,两国的管理者发现,单纯的控制污染物质的排放(尤其是有限几类的污染物)并不能直接导向污染问题的解决,政策导向开始倾向于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以及饮水、用水的安全和健康。期间,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成为前者落实的基本方法,而不断加入新的污染物,不断调整和优化特定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成为实现后者的思路(需要说明的是,在管理细节上,美日实际有相当大的差别,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工业源和市政源高度重合,因此应用了一套统一的排放标准,此标准包含了常规污染物及大量的非常规微量污染物;而美国则对市政源采用了特异化的管理思路,每一个污水厂的排放限值根据特定情况独立制定)。而在此次政策推动之下,两国的水处理领域迎来了第二次创新潮。
  
  后,经过近40年治理过程,二国的水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现有技术已将水污染问题基本解决。产业开始向节能降耗以及提升运行效率的方向发展,此时水处理方面的技术体系已经成熟,创新活跃度开始下降,每年新增申请量减少。(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创新衰退期似乎来得更早一些,我们认为这与日本宏观经济发展的黄金期过去,经济开始长期停滞有关。)
  
  反观我国,中国从1984年《水污染防治法》颁布实施开始进入基本法律框架形成的阶段。每年的新增数开始稳步上升。而在2002年版国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之后,我国大量运行水平和运行状况参差不齐的污水厂迎来了次提标改造,污水厂的运行和排放开始被正式监管和规范。此时水处理技术的创新活跃度开始增加,而在一级A标准提出在特定区域实行以及水污染防治法进行第二次修订后,水处理的技术创新速度更是换到了更位,也在此同期,中国水处理领域的年新增数量开始超过美日,并保持十年左右的一路增长,近期已达到近2万个/年的规模(含发明和实用新型)。
  
  目前我们在那个阶段?虽然我们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也走过了30个年头,但这30年的政策导向以污染控制为主,仅在近几年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声音才开始变强,由此来看,中国大致处于美日两国1996~2000年左右。换言之,由于依然存在方方面面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水处理技术的研发、改进、转移、应用推广等活动还将持续活跃,水处理技术还将迎来一到两次创新浪潮。

热门评论

上一篇:加强解决“红顶中介” 2016年将再有200家环评机构脱钩

下一篇:春节期间环保行业几大事件盘点 市场动作较频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