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治土”惊涛骇浪企业如何迎“土十条”?
——从永清环保看迎接“土十条”的企业姿态
- 2016/3/9 10:26:42
- 39458
- 来源:瞭望
- 编辑:稻米
- 关键词:土十条土壤修复永清环保
“大国治土”惊涛骇浪 企业如何迎“土十条”?
众所周知,“土十条”的实施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因此每一次的政策之风总会掀起市场和资本层面的惊涛骇浪。
近几年,众多资本和企业瞄准土壤修复治理的巨大潜在市场,纷纷进入其中寻找发展机会。中国环境修复研究院数据表明,2015年全国土壤修复合同签约额达到21.28亿元,比2014年的12.74亿元增长67%。全国从事土壤修复业务的企业数量增长至900家以上,在2014年约500家企业的基础上翻了将近一番。
但在市场初期,由于对企业资质难以评估,致使市场上“鱼龙混杂”,前期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混乱局面。
随着“土十条”等政策法规的出台,土壤修复市场将进一步规范,从业“门槛”将会抬升。对企业资金、技术、经验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相当程度的要求。届时企业该以怎样的姿态迎接市场变化,值得思考。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公共财政与投资咨询部副主任逯元堂表示,随着整个环保产业发生变化,企业将大有可为,其中有雄厚资金实力和较强融资能力的企业的市场空间更大。但关键是练好内功。一方面要重视技术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敢于探索,敢为人先的企业将会行业的发展。
大公司瓜分市场
2015年12月22日,随着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清环保)郴州市桂阳县土法选金废渣安全处置工程成功敲定,2015年土壤修复市场进入收尾阶段。
据相关资料统计,2013年,中国大陆公开招投标和签约的修复工程项目有28项,金额约15亿元,经历2014年的下降之后,2015年全国土壤修复工程项目合同签约额一跃提升至21.28亿元。
虽然市场规模增大,但行业内部“僧多粥少”的局面并未改变。此外,土壤修复工程投资金额动辄千万甚至过亿,据JIEIDatabase统计显示,2015年上半年开展的土壤修复项目中投资过亿的项目占总量的35.7%,而千万以下的修复项目仅占28.6%。这使得一些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公司根本拿不到项目,土壤修复市场的集中度很高。
中国环境修复研究院院长高胜达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修复市场,几家大的公司基本占领了80%以上市场份额,其中包括永清环保、建工修复、高能环境等。
而纵观沪深股市,土壤修复业务也逐渐成为潜在行业的主要营业收入来源。
以起步于湖南土壤修复市场的永清环保为例。2015年,公司凭借的技术优势和成熟的治理经验,成功中标邵阳市“洋溪沟、龙须沟”两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及湘潭市竹埠港地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土壤修复业务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贡献板块。
公司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土壤修复营收大幅增长4.65倍,修复药剂也有重大突破,业绩进入爆发期,带动公司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实现接近翻倍的同比增长。
在湖南以外,永清环保土壤修复业务已相继落子华北、华南、西南、华东以及新疆市场。作为在国内早和极少数拥有土壤修复工程成功经验的公司之一,建立了覆盖环境修复规划咨询、场地调查、风险评估、工程设计、施工以及药剂生产等全过程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成功实施10多项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主要为城市棕地、废弃工矿企业污染场地以及耕地污染修复。
与加快布局的大企业相比,匆忙进入市场的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环境却并不乐观。业内专家指出,企业对于土壤修复领域的关注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当然是有好处的,但随着进入企业的增多,总有人是要做分母的,而分母越大则说明效率越低。
业内人士预测,“土十条”或许是一个标志点,在其出台一年后,土壤修复从业单位数量将达到2000家的,随后不断减少。土壤修复行业必将面对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残酷洗牌。只有同时拥有先进的成套技术和装备,强大的投融资能力、工程管理能力的企业,才具备在土壤污染修复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做大做强的条件。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