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 绿色海绵催生万亿盛宴
- 2016/3/29 14:47:23
- 51414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编辑:筱阳
- 关键词:海绵城市污水处理设备
中国经济再开动一引擎。
3月2日,财政部网站披露了《关于开展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这标志着今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试点工作正式开启。市场普遍预测,海绵城市每年投资规模分别接近万亿。
其中,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海绵城市将迎爆发期】
相较于2015年申报要求,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要求更严。据公开资料,2016年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申报要求比2015年更加系统全面,试点城市筛选也有细微变化,在资格审核方面,新增试点城市向工作基础较好的城市适当倾斜。
显然,作为解决城市排水防涝问题的重要办法之一,海绵城市从概念的提出到技术指南的出台,再到试点工作的开展,相关政策的落实推进速度正在加快。国家对加快建设海绵城市的高度重视,既契合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通盘规划,也预示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将开启投资热潮。
业内人士纷纷指出,如何扭转经济持续下滑的局面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投资便被寄予厚望,海绵城市已经站在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风口。
所谓的海绵城市,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章林伟解释,并不是指某个项目,而是一种理念,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技术措施,控制城市雨水泾流,实现低影响城市开发建设(LID),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将城市建设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体”。
形象表述,即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万亿蓝海掀起“海绵”热潮】
按照上述定义,章林伟也综合各地已经开展的低影响开发建设项目的实践,对海绵城市建设投资进行过投资估算。按照每个城市平均25亿元左右的投资测算,海绵城市的建设将拉动超过1.5万亿左右的投资。
不止如此。海绵城市的建设显然需要多种工程技术设施,具体包括排水防涝设施、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雨污分流改造、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污水再生利用、漏损管网改造等多个项目,总建设成本约为1.6亿元/平方公里—1.8亿元/平方公里。其中“渗、滞、蓄”等源头减排项目投资约占1/3。
如此大的资金需求导致地方政府在建设中更青睐引入社会资本。“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采取明晰经营性收益权、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多种形式进行建设。”章林伟表示。 【海绵城市亟待内外兼修】
而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杜鹏飞看来,海绵城市建设甚至还会催生新的产业的兴起和PPP模式的普遍应用。“海绵城市建设可能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整个建设过程不是简单的传统的土建领域,这是对整个产业的细化升级。”
无疑,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已经明确且“只能往前,不可能往后”。
以上就是今天的环保视野,感谢您的阅读。东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资讯我们明天再会。
上一篇:核安全峰会引发核电逻辑思维
下一篇:“过境,垃圾不剩”能实现吗?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