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竞逐2万亿蛋糕海绵城市绿色风向
- 2016/4/15 10:07:29
- 51139
- 来源:环保在线
- 编辑:筱阳
- 关键词:污水处理设备海绵城市中水回用设备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要求各地设市城市10月底前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草案编制工作,按程序进行报批,批准后由城市人民政府予以公布。同时要求各地每月5日前填报海绵城市项目建设情况。过去一周,山东、辽宁、陕西、河南等省先后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山东省4月12日公布了全省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共有5市3县入围。省财政将列支2亿元支持启动海绵城市省级试点建设,确保到2020年全省城市建成区25%以上的面积,实现海绵城市改造;辽宁省要求全省各工程建设项目要在工程设计中落实“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因地制宜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海绵化措施。规划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要配套建设雨水综合收集利用设施,或在建筑内配套建设雨水调蓄设施,错峰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缓解降雨后城市排水管网的瞬间排水压力。
此外,陕西省住建厅日前宣布,将与两家银行分别建立协调会商机制,定期协商推进项目工作,开展海绵建设相关研究,积极协调解决项目融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指导各市做好相关工作;河南省要求全省海绵城市建设全面提速,今年底各市、县将分别划定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示范区面积原则上分别不少于30平方公里、15平方公里和3平方公里。
众所周知,雨洪粗放式管理导致城市内涝的同时,往往对生态造成较大破坏。要根除城市内涝的途径之一是重建地下管网,但因城区管网线路复杂、改造体量大,资金需求度高而难以实现。海绵城市因其经济性与环境友好性成为政策,至2020年我国相应建设总投资规模将达到2万亿。
投资千亿积极上项目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在我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投资的作用愈加显著,但由于多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因此,海绵城市成为地方政府的“香饽饽”,认为可以带来大量资金涌入。
住建部部长陈政高此前就坦言,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建设海绵城市是重要的投资方向。据估算,海绵城市建设投资约为每平方公里1亿元至1.5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投资空间。此外,试点城市能够得到中央财政给予的专项资金补助,三年建设期内,直辖市每年5亿元,省会城市每年4亿元,其他城市每年3亿元。
近月来,全国各地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如火如荼。众多城市将海绵城市作为2016年投资的重中之重。济南市把建设海绵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据悉济南共安排43个大项、137个子项,总投资79.26亿元,通过2至3年完成试点区域海绵城市建设任务。
福建泉州2016年初步拟实施宜居环境建设项目794个,总投资23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17亿元。湖南岳阳所有的市政和房建项目都纳入政府管控范围,将按海绵城市要求严格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从现在开始的三年内拟投入40亿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湖北武汉也指出,计划到2017年,完成389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总投资155.16亿元。
同时,广东湛江指出未来将投资约46亿元,实施147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其中按片区整体打包实施PPP项目约28.52亿元,占总投资的62%。四川成都方面,2016年计划投资260亿元,共计130个项目,包括环城生态区海绵综合体工程、海绵型城市水生态工程、海绵型绿地工程、海绵型小区建设工程、海绵型道路工程。
南宁方面,2016年一期城建计划安排海绵建设项目共75项,续建、新建项目(含示范区外4个项目)53项,前期项目(含示范区外1个项目)22项,年度项目总投资49.2亿元。遂宁市今年已明确12个项目包实施任务,计划年度投资总额将超27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武汉、济南、成都、池州、遂宁、湛江等近20个城市总投资达2671亿元,总项目量达到2052个。
经济效益不可小觑
那么,建设海绵城市是否意味着要增加城市建设投资呢?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章林伟认为,“算大账,构建海绵城市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
“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调蓄设施又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比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章林伟说。
对于老旧城区占比较大的特大型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是否现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谢映霞认为,相对新城区,老旧城区确实面临空间条件有限、改造难度大等问题。但相比建设大型地下调蓄池、大规模改造雨水管线等方案,多添置一些“海绵体”反而更具可行性。
“设计建设过程中,既有的老旧建筑可通过雨水管断接技术,利用社区内部的花坛、绿地等空间布置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市政道路可结合道路绿化带、树池等绿化空间布置生态树池、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也可将老旧社区雨水管线接入周边公园、水体、集中绿地。”谢映霞说。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市人民政府将是建设海绵城市的责任主体,有责任明确各地块单位面积控制容积、下沉式绿地率及其下沉深度、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等主要指标,并通过相关专业或专项规划编制及实施,具体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任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今后各地要将上述指标作为各地块开发的约束条件。
资金缺口巨大
但在业界资深人士金永祥看来,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大趋势,推进的关键是巨大的资金缺口。
财政部2015年年底出台了相关政策,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以首批试点城市安徽池州为例,未来3年内共安排海绵城市试点项目117个,总投资211.62亿元。按照上述中央财政补贴标准,不难看出地方建设海绵城市仍存在资金缺口。
在力推“海绵城市”建设时,国务院特别要求,总结推广试点经验,采取PPP、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等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运营。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专项建设基金支持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业务,多渠道支持海绵城市建设,使雨水变弃为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俊奇称,对于社会资本而言,海绵城市承载的雨水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改善生态环境等职能,多数带有公用事业性质,不具有盈利性,而且不少项目动辄十余年甚至几十年,存在收益上的不确定性。如何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需要模式创新。
“过去,各地简单的通过三通一平、七通一平就卖掉了,且源头减排的要求又没有明确,未来,渗、滞、蓄等源头减排方面的投资可在地块开发中落实。”章林伟指出,如果在城市开发建设之前就考虑好,在用地、规划、施工等审批环节中要求开发商落实好源头渗、滞、蓄等工程措施,把人居环境做好,政府可以减少投资,还可以带动土地的升值。
章林伟介绍,海绵城市建设涉及规划、建设、市政、园林、水务、交通、财政、发改、国土、环保等多个部门,海绵城市需要力破管理体制的障碍,如果做不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势必事倍功半,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本文综合上海证券报、经济参考报、界面新闻、人民网)
上一篇:高悬治污利剑 重焕一江春水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