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美丽乡村深陷困局“垃圾围城”突围在即

2016/6/6 9:22:17
51767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稻米
关键词:垃圾围村垃圾处理生活垃圾回收
导读:我国的环境污染正在进行一场“上山下乡”,即工业污染正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由城市向农村转移。
  【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我国的环境污染正在进行一场“上山下乡”,即工业污染正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由城市向农村转移。我国每年农村垃圾总量1.2亿吨,全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许多没有环保基础设施,有的还处在垃圾自然堆放状态,乡村正经受着垃圾问题的重重压迫,外来垃圾“输入”更将农村生态推至了岌岌可危的边沿。



美丽乡村深陷困局“垃圾围城”突围在即
  
  今年3月,国家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指出,我国的环境污染正在进行一场“上山下乡”,即工业污染正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乡村正经受着垃圾问题的重重压迫。
  
  全国近60万个行政村,绝大多数没有环保基础设施,都处在垃圾自然堆放的“原生态”。村民几十年上百年的传统,并没有掏钱处理垃圾的“习惯”;而另一个更顽固“传统”,是想把垃圾丢哪就丢哪,东一个瓶子西一个袋子,都很“自然”,大多不愿改变习惯,付出约束自己的“代价”。
  
  而城市垃圾向农村地区的加速迁移,更加剧了农村地区的环境窘迫。一方面,随着环境污染整治力度的加强,部分工业项目加速向农村地区、西部地区转移。而在GDP、税收、就业等多重诱惑下,地方政府甚至对这些外迁企业“降格以求”。这样的一拍即合,让农村地区污染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则是城市的直接垃圾输出。如一些城市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运至城郊乡村地区,使得很多农村成了城市的“垃圾处理场”,以往的“垃圾围城”变成了“垃圾围村”。
  
  如果说,农村地区“原生垃圾”的不断积压,暴露出现代卫生意识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那么,“输入型垃圾”的肆虐,则无疑指向了一种嫁祸于人的“伪环保”逻辑……无论是基于“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抑或是出于“能力与责任相匹配”的考虑,某些城镇将垃圾压力转嫁给应对能力更弱的农村,都是极不负责的。且从终结果来说,“垃圾下乡”几乎必然会导致“反害城市”的状况。
  
  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确定的主题是“为生命呐喊”。真的需要以“为生命呐喊”的劲头,重视正在愈演愈烈的“垃圾围村”。首先得有十足的“痛感”——不只是环境日这一天,媒体才把触目惊心地照片摆了出来;更在于日常的每一天,有权调动资源的人,能以为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付出该付的成本——今天不想付的成本,将成为明天承受不起的惨痛代价。
  
  “垃圾围村”要想成功“突围”,必须像城市一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大整治力度。如此,乡村才能由“脏乱差”变身“白富美”。
  
  ,要完善农村环保的法律法规,切莫让其成为法律监管的“盲区”。随着一批工业企业“进军”农村,相关部门必须守住环保底线,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对于污染企业,要事前把好关,事后追责严惩,用法律制度筑起环境保护的“坚固堡垒”。
  
  第二,要强化农村公共管理和服务,建立适合乡村特色的垃圾处理机制。据了解,在全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中,有许多都没有环保基础设施,有的还处在原始的垃圾自然堆放状态。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建立完善“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第三,要增强村民环保意识,激励村民垃圾分类、垃圾回收的热情与动力。政府宣传环保政策,避免“公地悲剧”的同时,也要因村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正向激励措施。如设立“垃圾兑换银行”,村民用可回收垃圾到“银行”兑换积分,凭积分兑换商品,这样既能从源头上减少垃圾量,又能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语:垃圾围村,并不仅仅只是农村的“伤疤”,更是整个社会的“伤痛”,必须高度重视,避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能力,化解垃圾堆积如山的困局,不仅是为了实现文明社会的体面生活,更是为了维护一种底线性的“安全生活”。不论城市还是乡村,终究都要承担起属于自己的环境责任。唯有进一步激活责任自觉,才可有效推动能力建设,而这才是走出垃圾危机的可行路径。
  
  (本文参考:光明网、潇湘晨报、珠江晚报、荆楚网等)

热门评论

上一篇:电子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已然箭在弦上

下一篇:危废处理进入战国时代 群雄割踞掘金蓝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