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第二水源”遇上扬尘防治雨水红利受青睐

2016/6/16 15:04:50
50387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tina
关键词:水处理设备雨水利用海绵城市
导读:一座城市应对雨水好的办法就是“小雨蓄起来,中雨排出去,大雨别成灾”,将蓄存的水充分加以利用。
  【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处理】一边是水资源干涸,一边是城市内涝。对于雨水,我们既爱又恨。然而将雨水回收利用起来,一切就变得妙不可言。近年来,随着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推动,我国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第二水源”遇上扬尘防治 雨水红利受青睐
  
  进入六月,我国很多城市已经开启了“花洒模式”,时不时就来一场酣畅的降雨。对于雨水,我们一直有复杂的感情:一方面身处一座干旱的城市,我们渴望雨水滋养;另一方面,暴雨成灾,我们又希望城市能阳光蓝天常驻。其实,一座城市应对雨水好的办法就是“小雨蓄起来,中雨排出去,大雨别成灾”,将蓄存的水充分加以利用,城市安全、生态、清洁,如同一块海绵。
  
  雨水收集循环再利用 减少工地扬尘同时节水50%
  
  以往人们对施工工地的印象就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而且一起风,工地就成为了一个十足的城市污染源。以后,人们对工地印象有望颠覆性地改变。目前,多所城市开始尝试把雨水储存起来,然后进行喷洒作业、道路保洁、车辆冲洗,这不但节约了水资源,更“锁”住了扬尘。
  
  近日,在陕西省西安城市治理专项工作推进会现场展示的西安市莲湖区西桃园城改项目,利用雨水防治扬尘技术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工地四周布满了喷淋设施,拉土车进出再无扬尘了,围墙围挡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了,噪声减少了,空气清新了,环境优美了。”一位路过莲湖区西桃园城改项目门前的市民李先生感慨地说。
  
  在西桃园城改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把雨水进行回收、储存,利用雨水进行喷洒湿地作业、绿化养护、道路保洁和车辆冲洗;安排专人定期清扫道路,每天24小时循环喷洒。这些做法减少了运营成本和空气污染,获得了周围群众的高度评价。这仅仅是西安市城市治理工作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无独有偶,同样的场景,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的一处拆迁安置房工地,可以看到一个新装备:雨水收集井。据悉,这个工地共有2个雨水收集井,总投入超过100万元,分别收集雨水和施工中产生的废水。这些收集起来的水可以再次利用,用途还不少:运土车出门要“洗澡”的自动冲洗装置和工地自动喷淋所需的水,均来自雨水收集井,甚至一些混凝土的养护用水,都可以直接从雨水收集井中抽取。施工方表示,以前的雨水基本上都是通过污水管直接排出去,现在通过收集循环再利用,至少可以节约50%的用水,可谓一举多得。
  
  一系列文明施工的新举措得到了百姓的肯定。有市民说:“尤其是便道和扬尘问题的改变,对于老百姓来说,真的是很大的利好。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这样的情况真的很少遇到了。”
  
  雨水利用,一举多得
  
  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随之而来的城市水资源紧张和洪涝灾害矛盾凸现。“在过去的许多年中,城市地面铺设只是注重‘艺术观赏性’而忽略了‘环境实用性’。”业内人士表示。
  
  对一个区域而言,雨水可资源化,雨水加以开发利用,对增加水资源、减缓地下水位下降、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雨水不应该是祸水,而应该是宝贵的资源。”业内人士说,雨水称得上是城市弥足珍贵的“第二水源”。
  
  城市对待雨水的态度,首先不应该是想办法让其尽快排走,而应该想办法将它留住加以利用。城市只有学会与雨水和谐相处,才能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免受内涝之苦,使缺水的城市享受到天赐雨水的“红利”。
  
  近年来,我国在雨水的利用上逐渐重视起来。2014年10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正式发布,推动了海绵城市的建设,加快了城市雨水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的转型。
  
  显然,“海绵城市”的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纳。包括雨水利用、内涝防治在内的一系列成果已在许多地方得到成功应用。其实,雨水回收利用的优点不胜枚举。不仅可以锁住城市扬尘,还可以充当宝贵的第二水源。如今,很多城市正值雨水季节,如果城市能够将这些宝贵的资源合理利用,那将是一笔的财富。

热门评论

上一篇:千亿蛋糕好看不好吃 污泥处理将走向何方

下一篇:重价格轻技术 治理黑臭水岂能病急乱投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