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环境监测信息孤岛现象明显 大数据体系亟需构建

2016/7/19 8:39:38
38516
来源:赛迪顾问
编辑:稻米
关键词:环境监测水质检测仪气体检测仪
导读:环保大数据的应用驱动环境管理升级,对环保在线监测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加快政策出台与政府环保大数据体系构建,很有必要。
  【中国环保在线 环境监测】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监测数据量大、结构复杂,环境管理形势严峻,信息孤岛现象明显。环保大数据的应用驱动环境管理升级,对环保在线监测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加快政策出台与政府环保大数据体系构建,很有必要。



环境管理信息孤岛现象明显 大数据体系亟需构建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崛起,在与传统产业融合后,衍生出多个细分产业。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监测数据量大、结构复杂,2014年环保部污染物监控中心每天接受约391万条自动监控数据,每年总数据量达到14.6亿条。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大数据技术的深化应用驱动着环保大数据的发展。在政府、企业和公众应用领域,环保大数据呈现出不同的场景和价值体现。
  
  一、环境管理形势严峻,信息孤岛现象明显
  
  (一)政府监管任务重,排污数据难甄别
  
  政府是我国环保服务的主要购买者,同时也是企业排污的监管者。由于排污企业漏排、偷排现象突出,政府监管压力巨大。2014年,针对全国10809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企业有1044家,占全部被查企业的9.6%,其中擅自拆除、闲置监控设施的有16家,弄虚作假嫌疑的有22家,其他违规现象的有1006家。
  
  与此同时,企业排污数据造假现象层出不穷,排污数据的甄别难度显著提升,对政府监管的方式方法提出了严峻挑战。部分排污企业为了削减治污成本,擅自调整污染物监测设备,甚至一些环保企业协助数据造假,致使污染物在通过治理设施后仍然超标排放,使得环境监管工作更加棘手。


  
  (二)生产与治污信息分离,难以从根源解决污染困境
  
  企业是污染控制的关键环节,承受污染物减排和企业效益提升的双重压力,积极性仍然有待提升。环保政策出台速度加快,排污标准日益趋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环保监管和处罚更加严格。但由于治污成本高,对企业整体效益影响大,部分企业在污染治理设施投资方面往往偷工减料。以制药行业为例,中国制药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3%,但排放总量占到6%,很多原料药企业生存困难,缺乏资金进行污染治理。同时,生产与排污的数据体系分离,导致污染物溯源困难,无法从物料投放、生产经营等源头环节提出污染物减排的解决方案。


  
  (三)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方式有限,渠道受阻
  
  环境污染对社会生活影响愈发明显,环境质量的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公众具有极高的热情去感知环境质量并参与改善工作中。目前,公众能够感知环境质量的途径有限,主要是通过政府发布的报告,获悉总体的环境质量,以及通过一些App,得到碎片化的环境质量状况,与公众个人的生活关联度并不紧密,缺乏广泛的、专业的、系统的环境质量发布平台。此外,公众参与环境质量改善的途径极少。
  
  二、环保大数据的应用驱动环境管理升级
  
  (一)多维的环保大数据实现环境管理定位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体系初步形成,但对于海量数据的运营仍然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大数据技术的植入,可明显增加环保数据解析的维度,透视众多企业的环境治理状况,开发出多种打击环保违法行为的手段,增强环境监管的效力。环保大数据在政府环境监管中典型的应用策略包括污染物总量核算、行业数据评价、企业排污数据规律评价及线上、线下数据对比。
  
  以污染物总量核算为基础,制定环境管理策略。针对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核算企业排污总量,评价总体环境容量,形成全国污染物排放分布图。以此为基础,判断我国各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和控制目标,制定相宜的环境管理策略。
  
  以行业数据评价为手段,形成行业排污监管方式。针对海量的数据,按照企业所属行业进行分类,核算行业内行业污染物的合理排放区间。比较各行业的排污状况,对各行业采取针对性的污染物管控标准。

热门评论

上一篇:严打造假之风 在线监测数据能成为处罚证据吗?

下一篇:监测数据不再“一瞒永逸” 环保大数据驱动转型升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