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内源动力四大“钱途”助阵万亿水务
- 2016/7/22 11:30:58
- 51838
- 来源:环保在线
- 编辑:筱阳
- 关键词: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水处理
仅以水处理板块而言,国家政策控制下的刚性需求,主要表现为国家鼓励推动水污染治理、推动节能减排实施、重视水资源循环利用、解决缺水地区饮水问题等政策引发的需求。这些需求将主要促进循环水市场、中小规模的工业污水处理市场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水务行业还处于成长期。以北控水务、首创股份、兴蓉投资、创业环保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国有上市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丰富的社会资源等优势迅速发展壮大,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拓抢占市场,业务规模已大幅于同行业大多数企业,成为跨国水务企业强力的竞争对手。而以桑德集团、国祯环保、鹏鹞环保为代表的一批民营企业凭借着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机制、技术创新等优势迅速崛起,成为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行业新生力量。
未来污水处理将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渗透,且二三线城市及乡镇地区污水处理业务配套设施还不健全,因此在这些地区的污水处理业务将可能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这些地区的污水处理企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水务“黄金时代”来临?
现如今,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改革处于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中。国家明确提出了对公用事业进行开放,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公共行业;同时,要求在垄断行业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这为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带来了契机。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的程度有所区别,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三大类:类是以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为代表。
在大量投资建设的拉动下,该类城市的污水处理已进入产业化逐步完善期,管理部门对市场化的理解逐步深刻,不仅关注引资因素,更关注效率的核心目标;产业化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政府监管已经基本到位;传统国营企业主体完成改制,企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第二类是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城市,大都出台了一些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促进性政策,明确了发展方向;收费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资产和行业监管的角色正逐步理顺;呈现较好的竞争态势,逐渐成为投资的热点区域。
第三类是内地省市在国债等国家财政支持政策的促进下,在国家污水处理产业化政策的要求下,被动或主动地都以文件的形式确认了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积极开展了引资为主要目标的产业化探索;污水收费初步建立,传统行业主体的改制滞后。
而对于整个污水处理行业来说,未来几年内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水务产业的四大商机
而四大领域将会迎来首轮市场红利。具体来看:节能降耗空间。参考美国和日本的电耗水平,业内普遍预估我国污水处理厂能耗的节能空间达到每年约40亿千瓦时。以电费0.6元/度计,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6年可节省电费约140亿元,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有望出现百亿级的节能改造市场。
污水厂新增规模空间。城镇化率从54.77%提高到60%,城镇人口要从6.02亿提高到6.59亿。黑臭水体治理在大量的节污当中,必然带来折污比例的上升。一个城市需要配备更多的污水处理厂。这些数字相加之后可以得到一个数字,如若扩建4000万吨的污水处理,2020年要达到2亿吨。该部分领域的市场规模约为880亿。
提标改造。大家知道,水十条当中提到敏感区域(重点湖泊、重点水库、近岸海域汇水区域),以及建成区水体水质达不到地表水Ⅳ类标准的城市的新建设施需达到一级A。目前,水十条要求下的污水厂情况为:13%是一级及以下,49%是一级B,38%是一级A。水十条的提标改造空间业内认为是400亿。
污泥处置。来自媒体的报道消息称,污泥总量是500亿吨,考虑到污水处理量增加,也考虑到污泥处理标准提高,因此污泥处置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规模约800亿元。以上四项合计,众多业内人士均指出,估计六年内在市政污水建设领域的新增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
资金从哪儿来?
那么,上述投资资金哪里来?
首先是来自污水处理费。据E20研究院统计,全国省会城市的污水处理费平均为0.84元/吨,相关规定提出了设市城市不低于0.95元/吨,由此6年将产生60亿污水处理费。在2000亿和60亿之间的差额如何处理呢?以北京为例,其收取的污水处理费为每立方米1.36元,而当地污水的处理成本经测算达到2.3元,约1元的差额均由财政补贴。因此,当地方政府责任被高度要求时,财政补贴将在居民支付价格逐步到位前成为补差的主要来源,而未来,水价的逐步提高也是可以预期的现实。
无独有偶,近期山东、内蒙古、云南等多地就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展开密集部署,省级PPP示范项目也在同期加速推进。其中,交通运输、市政工程等领域依然占据大头,水资源相关项目热度明显上升,落地进度也在提速。业内专家预计,随着8月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出台,预计PPP项目落地将进一步加快,下半年有望迎来落地高峰。
根据财政部建立的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统计,截至2016年6月30日,财政部两批示范项目232个,总投资额8025.4亿元,与3月末相比,项目落地呈加速趋势,落地率达48.4%。从全国情况来看,6月末全部入库项目9285个,总投资额10.6万亿元,落地率为23.8%。
值得关注的是,在地方密集推进的PPP项目中,水资源项目的热度明显升温。“目前各地PPP项目50%以上与水务相关,其操作模式日趋成熟。”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董事长邹徐文说。业界资深人士徐叶琴明确指出,各地推出水资源PPP项目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引进PPP模式能够达到多方共赢的目标。
“十三五”产业蓝图
展望未来,水处理“黄金时代”的发展路径亦可见一斑。E20研究院在面向产业发布的《认知中国环境服务业(2015)》中提出,截至2020年,环境产业(不含环境友好产品)产值将达到3.7万亿,环境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将达到1.3万亿。虽然环境产业在“十三五”期间将会迎来大发展,但是大部分环保公司生存会非常困难。
目前环境领域已存在3—4万家环保企业,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以下的企业占比接近90%。可见,环保企业相对还较弱小。业内普遍指出,五年后,80%以上的环保企业会消失,特别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没有价值的公司。形成以环境产业一级开发商(I方阵)为,以重资产环境集团(A方阵)和区域环境综合服务集团(B方阵)为拉动,以细分领域专业化系统解决方案(C方阵)为纽带,以专业装备制造服务商(D方阵)为基础的环境产业金字塔。
产业规模大幅度提升的同时,环境治理企业也将不断壮大。同样是在五年后,在环境治理服务业领域,将会形成5-10家资产规模在1000亿以上的环境产业一级开发商;形成10-20家资产规模在500到1000亿之间的以投资运营为核心的重资产环境服务集团;形成30-50家资产规模在100亿左右的区域环境服务集团;形成100家环境领域的以技术服务为核心的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市值在100亿以上。
而以水体修复为核心的流域治理领域等热点细分领域市场,将会出现2—3家市值在300亿-500亿的企业;形成100家具备高性能、高标准服务的市值在几十亿级的装备制造服务商;在产业服务业领域,形成1-2家产值在10亿以上、市值在200-300亿,具备企业发展战略服务、品牌服务、信息及传播服务、环境金融服务等综合实力的产业服务业平台型企业。由此,“十三五”环境产业的生态化格局形成。
(参考资料:中国工业网、中国水网、经济参考报、世界环境、业内投资内参)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