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路径之争悄然升级“华龙一号”或放缓脚步

2016/8/5 10:53:42
47207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筱阳
关键词:华龙一号新能源设备核能设备
导读:经历了两年的波折,中国核工业集团和中国广核集团关于“华龙一号”技术的完全融合仍旧未能完全实现。在停顿了数月后,近期又出现了新的进展。
  【中国环保在线 清洁能源】人类利用核能有很多让人生畏的案例,远有切尔诺贝利,近有福岛核事故。安全成为核电的生命线。到达福清核电厂时,天空飘着小雨,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6号机组的施工仍照常进行。中核集团核电工程公司设计院副院长荆春宁介绍,华龙一号采用了“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把“非能动”作为“能动”系统的补充,提供更多一层的安全保障。

  
  路径之争悄然升级 “华龙一号”或放缓脚步
  
  经历了两年的波折,中国核工业集团和中国广核集团关于“华龙一号”技术的完全融合仍旧未能完全实现。在停顿了数月后,近期又出现了新的进展。
  
  8月3日,来自中核发布的公开消息称,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国防科工局等四部委共同见证下,“华龙一号”技术融合专家评审会在北京举行,中核集团华龙一号融合方案获绝大多数专家支持。中核表示,这一评审也标志着华龙一号技术融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为加快推进国内外华龙一号项目核准创造了良好条件。
  
  据公开资料,“华龙一号”技术融合专家评审会在7月21日—22日就已经召开。十多天后,这一消息被中核单方面宣布。投票结果显示,中核推荐的“华龙一号”融合技术方案获得了绝大多数专家的支持。14名专家支持中核技术方案,3名专家支持中广核技术方案,3名专家持中立态度。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评审会的结果,将促进华龙一号融合技术方案往前迈进一步,但并不意味着融合的终结果就是采取中核的方案,接下来,两家公司还将继续讨论和磨合,终方案到底如何,还需要国家上层部门决定。
  
  技术融合以中核方案为主
  
  对此,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在会上称,融合版华龙一号是基于中国核电发展三十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和自主研发,有着深厚的技术基础和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5、6号机组建设进展顺利,充分验证了华龙一号各项技术的成熟性,而巴基斯坦卡拉奇2、3号机组的落地,证明了华龙一号具有独立“走出去”的能力。
  
  中核集团建议的华龙一号技术融合方案是在示范工程成熟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中广核方案的长处,代表三代核电技术发展方向,是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支撑。会上,中核集团从自主知识产权、安全性、经济性、技术成熟性及设备国产化程度等五大技术方面,详细汇报了华龙一号融合技术方案,并应专家要求介绍了福清5、6号和卡拉奇2号机组的建设进展。
  
  公开资料显示,华龙一号由中核集团推出的ACP1000技术和中广核推出的ACPR1000+技术融合而成。这两种同样机型的技术在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均由第二代核电技术改造而成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这两种技术对外都统称“华龙一号”。
  
  国家把中核集团的“华龙一号”和中广核的“华龙一号”进行融合成为未来的华龙一号,其目的是协调这两家企业用“一个拳头”应对竞争。半年前,2015年12月30日,中核集团和中广核用几乎一样的口径分别对外宣布了华龙成立后的使命。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专家评审会的结果,将对华龙一号未来的融合方案起着重要性的参考作用,但不是终的结果。“相关单位给华龙的要求是在今年上半年把融合方案拿出来,经过各级专家评审后,下半年进入实施阶段。时间很紧,但是我们一定会抓紧完成。”华龙董事长邹勇平此前曾说道。
  
  批量化建设速度恐放缓
  
  而在多位业内核电人士看来,核电企业看似争技术,实则是争话语权争利益,这也涉及到国内核电发展是多元化还是统一化的范畴。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中,在满足规则和标准的前提下,两种技术理应共同存在,诚如俄罗斯这样的核电强国也同时拥有两种核电技术方案。虽然专家评审会绝大数通过了中核集团的融合方案,但投票结果是不是确定终融合方案的决定性因素仍然存在争议。
  
  “融合方案本来原计划是6月底出的,现在看来可能要推到9月,如果终出不了,国家能源局可能会从中斡旋。”一位核电央企人士对此表示。从华龙公司的注册资本和管理架构对半分来看,或许就注定了双方技术融合绝非易事。华龙核电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中广核和中核双方各占股50%,1:1的持股比例让业内人士一度对华龙一号能否按进度完成融合提出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中广核和中核一直表示希望能促进“华龙一号”在国内进行批量化建设,其中,国家能源局给宁德5、6号机组的路条就明确了采用华龙一号技术方案,其它项目如福建漳州、海南二期等也有意向按照采用华龙技术来开展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现如今,融合工作尚未终完成,相关项目审批也一直停滞,这也意味着华龙一号在国内批量化建设速度进一步放缓。
  
  2016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电力产能过剩,弃核问题逐渐突出,迄今为止尚未有一台核电机组获核准,加上中英核电项目的诸多波折,持续的技术路线之争更让中国核电的进程充满诸多未知。
  
  拓展海外市场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华龙一号’落地英国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我们相信,‘华龙一号’未来将跻身核电市场份额前列,带动国内装备制造业集体走出去,并助力中国核电企业多业态、全产业链布局海外。”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依托我国30年不间断的核电建设经验和强大的核电产业链,目前“华龙一号”的国产化率至少在85%以上,绝大部分关键设备完全可以立足国内生产。“与核电市场上为活跃、订单多的俄罗斯技术相比,‘华龙一号’非常有竞争力,我们有与俄罗斯等老牌核电强国同台竞技的底气和实力。”贺禹说,“‘华龙一号’出海将有力带动我国核电成套技术设备和工程总承包服务的出口。”
  
  另据能源署和经合组织核能署预测,按照温度升高不超过2摄氏度的目标,到2050年,核电装机将达9.3亿千瓦,是现在核电装机容量的2倍多。碳减排要求的提高,必将带动世界清洁能源的大发展,提升对核电全产业链产品的需求。“核电企业出海也将相应走向多业态、全产业链布局。”贺禹表示。
  
  就中广核自身的情况来看,除了传统核电业务,核燃料、新能源业务已经成功走出去,业务遍布从北美到西欧、从东南亚到非洲的广袤区域。贺禹介绍,中广核目前已在韩国拥有3个燃气、燃油循环联合电站,总装机容量204万千瓦;同时还将马来西亚等五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3个清洁能源项目收入囊中,在运装机容量共计662万千瓦,并有超过1000万千瓦的清洁能源项目储备。
  
  “随着‘华龙一号’的崛起,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核电强国。如今的中国核电企业不仅有底气做好传统业务,更有余力围绕核电产业做好横向和纵向布局。”贺禹表示。
  
  (参考资料:每日经济新闻、财经日报、界面新闻、新华社)

热门评论

上一篇:海上风电危与机 冷热胶着难掩资本躁动

下一篇:“蜜月期”悄然生变 新能源重构如何急转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