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措并举解决“白色污染”可降解技术助力绿色地膜
- 2016/9/7 8:37:37
- 42913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编辑:一楠
- 关键词:三措并举白色污染可降解地膜
三措并举解决“白色污染” 可降解技术助力绿色地膜
1979年,我国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技术,随后大面积推广。截至2014年,全国地膜用量达到144.1万吨,覆盖面积超过3亿亩。因此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棚像海洋、地膜覆盖广”。从而地膜也成为继种子、农药、化肥之后的第四大农资。地膜之所以能受到如此好评,是因为他自身的众多优势。他所具有的增温保墒、抗旱节水、提高肥力、抑制杂草等作用已成为我国农业增产的重要支撑,这就可以说地膜对于农田的作用“劳苦功高”。尤其是在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地膜覆盖能使农作物产量提高30%左右。
凡事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好的方面,当然也就会存在不好的方面。
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生物性节水与旱作农业创新团队科学家严昌荣研究员表示,因为地膜具有不易降解的特性,因此,土壤中的残膜就会对土壤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主要是阻碍土壤毛管水和自然水的渗透,影响土壤吸湿性,同时还可能降低土壤通透性。
地膜随意丢弃现象在我国农村的田间地头更是常见。据统计,我国每年农用地膜达200万吨,回收率不足2/3,不少农户在使用完地膜后,只是简单的人工拾捡,还有很大一部分地膜残留在土地中,置之不理。故此地膜成了农村继化肥、农药、除草剂之后的又一新型污染源,这将使得地膜残留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那么将如何解决地膜“白色污染”问题呢?
防控污染源头是关键
在相关专业人士看来,超薄地膜的大量使用是造成地膜残留污染的主要原因。据相关部门介绍,超薄地膜使用后容易破碎成片状或絮状,机器无法回收,人工捡拾困难,年复一年积累在农田土壤中,严重污染了农村生活环境和农田土壤。
我国现行地膜生产标准是1992年制定的《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规定农用地膜厚度低标准为0.008mm,但允许极限偏差上下浮动0.003mm,平均偏差小于等于15%。
目前,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棚膜和地膜均为聚乙烯吹塑产品。常用棚膜厚度介于0.08-0.14mm,由于厚度大,回收容易,单纯依靠市场行为,基本上都能得到有效回收和再生利用。但是,由于地膜按重量销售,在同等覆盖面积下,地膜越薄,使用成本越低。因此,许多地膜生产企业和经销企业为迎合农民降低投入成本的需求,故意打政策擦边球,无视国家标准关于地膜厚度平均偏差的规定而只考虑极限偏差,加之针对地膜的市场监管一度严重缺位,导致厚度为0.005mm的超薄地膜作为合格产品。
相关政策保障地膜回收
2013年11月,甘肃省出台了全国首部关于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方面的地方性法规——《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将成熟的管理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政策上升到了法规层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于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条例中不但明确拒绝超薄地膜在新疆市场的生产销售使用,并规定废旧地膜要做到回收。
河南省平顶山市烟草专卖局以文件形式制订下发了《地膜回收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下设督导组,把回收残膜纳入考核,层层分解落实回收任务,确保地膜回收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保障回收工作顺利推进。
各地相关部门纷纷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强制执行了地膜回收,并且取得了有效的成绩。
生物降解地膜众望所归
生物降解地膜是指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一类塑料薄膜。根据主要原料可以分为天然生物质为原料的降解地膜和石油基为原料的降解地膜。而天然生物质如淀粉、纤维素、甲壳素等,可以通过改性、再合成形成生物降解地膜的生产原料。
而随着生物降解材料和加工工艺的进步,生物降解地膜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用于园艺和蔬菜生产方面。
在我国,2010年以来,国外生物降解地膜材料研发生产大企业开始与中国有关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合作,在西北的新疆、西南的云南、华北的北京、河北,以及西北甘肃和内蒙古等对主要农作物,如棉花、玉米、烟草、马铃薯和蔬菜等进行了试验和示范,覆盖作物超过10个,面积超2万亩。
但该类产品目前还处在试验示范阶段,其产品的抗拉性、降解可控性、增温保墒性和产品的经济性限制了其大范围推广。
因此,使用生物降解地膜是大势所趋,要加快开发和支持力度,但毕竟还需要很长的时日。在此期间,残膜回收的前景依然广阔。如果能借助初期财政补贴的撬动,发挥市场的作用,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就有望得到解决。
(参考资料:中国科学报、中国环境报、经济日报、东营网、中国甘肃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