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邻避运动潮涌不止“蓝色焚烧”或可自救

2016/9/9 16:00:14
44352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Alice
关键词:邻避运动蓝色焚烧垃圾焚烧发电
导读:一方面是垃圾围城严重,垃圾无处安放的现状,另一方面又是垃圾焚烧邻避运动潮涌。垃圾焚烧发电一直备受争议,垃圾处理之困究竟如何解决?
  【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一方面是垃圾围城严重,垃圾无处安放的现状,另一方面又是垃圾焚烧邻避运动潮涌。垃圾焚烧发电一直备受争议,垃圾处理之困究竟如何解决?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蓝色焚烧”理念或可自救。



邻避运动潮涌不止 “蓝色焚烧”或可自救
  
  有人类的地方就有垃圾,垃圾问题,它不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质量,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问题几乎成了每一个城市的“心病”,亦使环境保护一直成为民众和舆论的热点,而垃圾处理更是此热点中的焦点。
  
  无处安放的现状
  
  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存量已达80亿吨,占地80多万亩,且垃圾产生量仍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长。业内预计,到2020年,年城市垃圾产生量将达3亿吨以上;全国668个城市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其中1/4垃圾填埋堆放场地形势严峻。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农村垃圾总量1.2亿吨,全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许多没有环保基础设施,垃圾处在自然堆放状态,环境污染正在进行一场“上山下乡”。如此处理之困究竟何解?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事实上,目前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焚烧、卫生填埋以及堆肥处理。从处理工艺看,卫生填埋虽然操作工艺简便,但是存在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管理不当容易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产生恶臭和滋生蚊虫等环境问题。相比于其它的处理方式,垃圾焚烧发电能大限度地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天使”or“魔鬼”
  
  说到垃圾焚烧,“邻避运动”自然是一个不可能回避的词汇。自2006年公众反对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烧厂以来,“邻避运动”在中国已经持续了11年,北京、上海、杭州、广东、江苏等几乎所有沿海发达省市都遭遇过垃圾焚烧项目落地难题。人们一直在为垃圾焚烧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争执不下。
  
  业内人士郭云高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垃圾焚烧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关于垃圾焚烧是恶臭的来源这个观点,他认为,这无形之中是在恶意“妖魔化”垃圾焚烧,“恶臭”是由垃圾混杂堆放产生,属于垃圾收储运环节产生的问题,与“焚烧”并无直接关系。
  
  现阶段,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处理技术已然成熟,尘、硫化物、氮化物等关键指标都可以达到并且高于新的排放标准,可以大大减少垃圾体积、迅速去除各种有害物质,还能发电为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但它肯定也不完全是“天使”,不可能达到零排放,因为近零排放有难度且需要花大价钱。
  
  “蓝色焚烧”或自救
  
  面对邻避效应的痛点,目前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已经开始展开自救。从2014年开始,行业提出了“蓝色焚烧”理念,包括:更严格的烟气排放指标,更显著的能源利用效率,更科学的资源综合利用,更透明的企业运行情况,以及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E20环境平台董事长傅涛表示,有了产品化的基础,就有标准、服务,就有品牌,而品牌则是用户心目中的丰碑,是解决低价竞争和邻避效应的核心法宝。
  
  不过,蓝色焚烧目前还面临一定的挑战,主要是成本限制。E20研究院院长薛涛表示,根据他所掌握的信息,今年上半年垃圾焚烧行业的平均价格在50.8元。如果是完全处置,每吨垃圾还要增加20元-45元的渗滤液和飞灰处理成本。所以,目前这样一个均值价格,如果想做到“让老百姓相信的安全蓝色焚烧”还是不够的,还需提高政府对垃圾焚烧处理费的支付标准。
  
  垃圾焚烧厂如何与居民和谐共处
  
  从“垃圾围城”的现实出发,我国生活垃圾已经面临不烧不行的局面,而缺乏精细管理和达标排放的焚烧也一定不行!实现垃圾焚烧厂与居民的和谐相处,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环境排放达标。开发新一代的垃圾焚烧技术,提高烟气排放标准和能源利用率,避免二恶英的产生和无危险废弃物飞灰产生和排放;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调整利益关系。在我国存在着“源头分类”和“末端治理”的利益博弈,给予附近居民适度的财政补贴;绿色发展理念落地,也面临地方政府和承担企业的“利己”选择。
  
  三是不断完善制度,并保证制度得到真正实施。按《固废法》规定,废物贮存、利用和处置等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通过“三同时”验收;在实践中,保证项目事前、事中监管中将危险废物贮存场所作为排放源进行监测。
  
  四是使焚烧厂周边公众更受益。通过电价补贴、垃圾处理费补贴,免费提供热源优先服务等方式,使周边居民得到补偿;建设主题公园,提升绿化覆盖率,降低污染物排放,使垃圾焚烧厂成为公众休闲和了解垃圾焚烧知识的场所。
  
  (参考资料:新华网、华夏时报、中国经济时报、东南网、梅州日报)

热门评论

上一篇:垃圾焚烧面临两大挑战 需求侧改革或可破局

下一篇:汽车报废行业阻力重重 亟需疏通回收“经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