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九龙治水窘境“河长制”在全国渐次推开
- 2016/9/18 13:36:27
- 46888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编辑:Alice
- 关键词:九龙治水河长制水环境治理
告别九龙治水窘境 “河长制”在全国渐次推开
怎么治理一条河,管好一片湖?江西给出的答案是“河长制”。在这个湿润多水、河网遍布的南方省份,祖祖辈辈的人们都在学着和水打交道,现在,他们对如何治水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江西“河长制”:告别九龙治水窘境
自2015年起,江西借鉴其他省市“河长制”管理的经验,开始实行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河长制”,设立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五级“河长”。由省委书记担任省级“总河长”,省长担任省级“副总河长”,其他省领导分别担任赣江、抚河、修河、鄱阳湖、长江江西段省级“河长”。这在我国已实施“河长制”的省市中,覆盖面广,规格高,体系完整。
河流养护落实到党政领导身上,首先解决了原河道水环境管理责任不清、职责不明的问题。定点到人,过去可以推的事情,现在责任划分清楚了,推也推不掉。由党政首长来挑水环境管理的头,就是抓住了管理的源头、责任的源头和治污的源头。
作为水乡人,江西省水利厅厅长罗小云认为,“河长制”让每一片需要保护的水域有了责任主体,使原本无人愿管、易受污染的河流,变成了萦绕在“河长”们心头无法放下的“乡愁”。
江西省靖安县大桥村北潦河岸边,村民陈声龙悠闲地在树荫下钓鱼。望着清澈的河面,他高兴地说:“实施‘河长制’以后,小河越来越干净,鱼也越来越多了。希望‘河长’们继续当好河流的‘父母官’,让大家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美!”
“河长制”:从太湖走向全国
不止在江西,放眼全国,从流域治理来看,多个省份都以“河长制”为蓝本,建立了相应的水污染防治责任制。来自水利部的数据显示,全国已有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海南等8个省市党委或政府出台了文件,在全境推行河长制;16个省区市的部分市县或流域水系实行了河长制。
“河长制”的推行起源于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事件,一场引起全国关注的太湖水危机突然降临,无锡成为大自然向人类发动进攻的承受者。
为了重现往日的“太湖美”,太湖水危机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生活在太湖周边的人们痛定思痛,进行了监测预警、调水引流、打捞蓝藻、控源截污等多方面的努力,探索“河长制”则是其中的一项制度创新。
针对流域河流水质直接影响太湖的实际,无锡市确定,在全市各级党政一把手中,全面推行水功能区达标“河长制”,“河长”主要职责是督办河流水质的改善工作,一河一策,逐条治理。
落实“河长制”助推治水常态化
“河长制”一经推行有人便喊出了“有问题找河长”这一口号,既显示出了各地党政负责人的责任明确,也表现出了党政机关俯首接地气,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良好姿态,体现出“河长制”的价值所在。
此外,对“河长制”的落实,还涉及到社会的监督,放之于具体情景而言,表现出的就是主动接受民众监督的决心。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类似,将河流保护的责任具体到相关负责人身上,正是将改善环境质量的任务,得到层层分解落实的既定目标。可以说,“河长制”的推行,不仅解决了制度层面的责任模糊问题,更是对河长们的细化考核,“河长制”的考核重心调整,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在倒逼各个地方自觉地将治污排污纳入常规管理体系。
人人有压力,治理才有动力。上有考核,下有监督的综合体系,更能让各级党政负责人们,担负起治水的责任。以往过于集中和泛化的治理方式,如今已经变为常态的治理。
结语
任何事都得有人管,而管事的人更需要监督,水环境管理的“河长制”也是一样。河长制如何避免成为“河长秀”?这是必须直面的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当“河长制”高调登场,实有必要审视如何让新制度避免走过场,走形式。只有建立完善对“河长”的定期考核、日常抽查、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河长”认真履职,确保边区内河清水绿。
(参考资料:无锡日报、中国经济网、南方网、德州新闻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