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三年砥砺构筑江南“水魂”满城绿意生态新境界

2016/9/21 9:07:09
51282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筱阳
关键词:五水共治污水处理污水处理设备
导读:早在2013年,20万元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黄浦江死猪漂江等事件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这,也吹响了浙江全面治水的集结号。
  【中国环保在线 地方新闻】“哲学上讲纲举目张,治水就是浙江转型升级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更具持续发展能力的‘纲’。”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说,浙江把治水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是由客观发展规律、特定发展阶段、科学发展目的决定的。在浙江这样的江南水乡,治水就是抓转型、治水就是抓生态、治水就是抓民生,治水就是抓政治。可以说,“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治污良方。

  
  三年砥砺构筑江南“水魂” 满城绿意生态新境界
  
  早在2013年,20万元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黄浦江死猪漂江等事件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浙江省政府召开全省清理河道清洁乡村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决定对全省农村开展“大扫除”,对河道进行大清理。
  
  半个月后,浙江省召开第十次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省委书记夏宝龙强调,要把群众改善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引导到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上来。在随后召开的全省城乡环境整治提升推进会上,浙江省长李强强调,各地要以治水为重点,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加快建设美丽浙江。
  
  一场席卷全省的清理河道、清洁农村行动迅速展开。同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河长体系,并由6位省领导担任6条跨行政区域省级河道的河长。同年12月,浙江省委作出决定,着眼于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其中,治污水被摆在了位。
  
  由是,一场党委政府主抓、各级各部门联动、全民共同参与的“清三河”行动在浙江全省全面铺开。
  
  携手前行换来碧水清波
  
  “那时的夏天傍晚,村里老老少少都泡在溪水里。我也常跟着去小溪游泳。”出生在“西施故里”——浙江省诸暨市的周枭迪说,然而后来他越来越少下河,“溪水被污染,岸上堆满垃圾,溪流中再无人影。”
  
  2013年,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明确要求要打响治水攻坚战,以治水为突破口推动转型升级。同年12月,浙江省委作出决定,着眼于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五水共治”,治污先行,治污水被摆在了位。
  
  浙江省立下了治水的“三五七”目标,即:三年(2014—2016年)要解决突出问题,明显见效;五年(2014—2018年)要基本解决问题,全面改观;七年(2014—2020年)要基本不出问题,实现质变。而年,则是全力以赴清理整治黑河、臭河、垃圾河“三河”,基本达到水体不黑不臭、水面不油不污、水质无毒无害、水中能够游泳的目标。
  
  “有问题,找河长”。浙江省成立了由省委书记任组长的“五水共治”领导小组,6名副省级领导担任6条省级河流的河长。如今,已形成省级河长6名、市级河长199名、县级河长2688名、乡镇级河长16417名、村级河长42120名的河长制体系。
  
  誓改村庄池塘黑、臭、脏的面貌,还群众一口口清澈见底、可游泳的池塘,成了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五水共治”工作的着力点之一。3年来,路桥区每年按1%数量推进“示范池塘”建设。全区已清理池塘近3000口,完成率全省领跑;建成“示范池塘”83口,区级配套补助资金1300万元。全区近进行的一次池塘水质抽检中,所有抽检池塘皆摆脱劣Ⅴ类水质,大部分回归Ⅳ类水质,个别达到了Ⅱ类和Ⅲ类。
  
  而这,只是浙江大力治水的一个缩影。
  
  自加压力提高污水处理标准
  
  这不,如今浙江新一轮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对“五水共治”已取得巨大成效、地表水水质大幅提升的浙江来说,城镇污水处理厂严国标一级A排放标准,只是钱塘江、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一条底线。
  
  2016年,浙江台州、宁波、金华等地的污水处理厂,通过工艺改造,积极探索推行高于国标的地方标准,在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指标上参考地表水标准,明显优于“严国标”,使污水厂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Ⅳ类水的标准,可直接为自然水体提供常态、稳定的生态补水。
  
  “污水厂出水水质主要指标,如果能达到地表水Ⅳ类水标准,那么每天10多万吨的出水,将成为激活城市水体的一股清泉。”宁波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工程师周瑜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后,不仅能减少污染物的流入,还能大大缓解目前生态用水短缺的困境,给像宁波这样一直缺水的城市河网“解渴”。
  
  让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成为净化水体的清泉,在技术上能实现吗?在台州市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地表水准Ⅳ类标准建设的1.2万吨/日处理项目,已经正常运行一年。该项目出水水质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悬浮物等主要指标均优于地表Ⅳ类水标准。其中,每天还有6000吨经过反渗透膜处理的出水,水质可类比纯净水。这1.2万吨的日出水,部分被用作河道生态用水改善当地水质,而经过反渗透系统的产水,则供给电子仪表、制药及锅炉等作为特种用水。
  
  在义乌,也有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探索推行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义乌标准”,要求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总磷浓度分别比国家一级A标准降低八成和两成,并配套开展治污绩效考核。通过增加人工湿地、完善处理工艺、改进运营管理等措施实现达标,目前这9座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回补义乌江和城市内河,相当于义乌新增了一座3000万立方米中型水库的生态水量,使干流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全民治水带来幸福感
  
  而在加强水污染治理力度与加快污水处理厂转型升级之余,浙江治水经验更是成了美丽中国的有力佐证之一。环保部长陈吉宁曾公开表示,从浙江经验中可以看出,做好新时期水环境保护工作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统一布局,还应“自下而上”依靠群众,只有全民行动,才能形成大的环保合力。
  
  以金华浦江为例,每月一次的“清三河”行动,雷打不动。仅2015年,全县累计发动干部、群众和环保志愿者33万余人次,清理河道1200条次,清除垃圾4.5万余吨。浦江还建立“水岸同治”长效机制,将河道河岸保洁纳入农村环境卫生体系,全县共配备河道保洁员618名,成立义务护水队302支,日常巡查、保洁从不懈怠。正是全民治水的排山倒海之势,荡涤污泥浊水,成就了浦江治水不可逆转的绿色发展浪潮。
  
  2015年,浙江地表水省控断面III类以上比例达到72.9%,比2013年提高9.1个百分点。同时,全省规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3%、6.9%和6.9%。浙江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水环境质量的双提高,成为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
  
  陈吉宁对此感慨道:“浙江这些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环境的变化。环境改善后,浙江城乡差异缩小了,发展质量提高了,老百姓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治水如何发动群众?推进信息公开、强化社会监督是一条捷径。浙江环保的经验是,不但坚持信息透明,还要坚持“严执法”。2015年,浙江全省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2513件,罚款4.63亿元,行政拘留92人,刑事拘留103人。据陈吉宁透露,浙江的环保立案数量居全国首位,而且占到全国环保案件总数近一半,执法之严可见一斑。
  
  此外,三年来浙江创新治理机制,形成了党政负责人牵头领衔、多部门联合作战的“河长制”机制。如今浙江已有6名省级河长,199名市级河长,2688名县级河长,16417名乡镇级河长以及数万名村级河长。同时,四套班子齐上阵,各部门落实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
  
  (参考资料:新蓝网、浙江日报、中国环境报、浙江在线)

热门评论

上一篇:居民区光伏项目步履维艰 上海多部门需竭力联手

下一篇:企业环保信用五色评价 一处失信将四处“碰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