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多元共治破“五难”问题雾霾治理科技创新要跟上

2016/9/30 11:44:32
48098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Alice
关键词:雾霾空气质量大气防治
导读: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引起各界关注,PM2.5、雾霾等词语走进人们的生活。时常大面积来袭的雾霾困扰着人们的生活,空气质量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中国环保在线 废气处理】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引起各界关注,PM2.5、雾霾等词语走进人们的生活。近阶段,时常大面积来袭的雾霾困扰着人们的生活,空气质量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表示,治理雾霾亟需加强科技创新。



多元共治破“五难”问题 雾霾治理科技创新要跟上
  
  时下,又一轮雾霾天气侵扰江淮大地,呼吸之患严重影响广大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无风就是霾”,类似调侃道出了很多人的无奈。随着供暖季临近,华北地区的雾霾再次造访,九月份的北京已现十面霾伏。
  
  由此看来,雾霾已成为我国人们的“心肺大患”。
  
  为减轻“呼吸之痛”,我国已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发布史上严“大气十条”,“重拳”修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目前,中央和各地地方财政已先后至少投入数百亿元人民币,用于机动车尾气控制和油品升级等。但京津冀等地仍然不时遭遇“霾锁连城”。
  
  对此,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表示,污染治理有三个阶段,要从没搞清楚污染源,治理的效果就不佳,也见不到效果,发展到持续治理,但是受很多自然的边界条件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环境质量,再到后的进一步治理污染排放,不再受这些气候条件、水文条件、边界条件的影响,终解决环境问题。
  
  目前中国大气环境治理正处在第二个阶段,走向第三个阶段,硬举措应对硬挑战之下,空气优良天数、重污染天数、全年PM2.5浓度,都发生了积极变化,去年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1%。
  
  众所周知,雾霾成因复杂,但除气候条件之外,根本的原因是经济发展方式相对粗放,能源消耗增长过快,人为污染排放的快速增加、长期积累,这一点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转变粗放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应把雾霾治理与供给侧改革结合起来,这就对相关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雾霾治理是经济领域内的“蓝海”。创新驱动是根治雾霾的重要手段,结合供给侧改革要求,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先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应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强化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产业人才培育,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到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让治理技术尽快发挥出大功效。
  
  然而当前,我国雾霾治理仍存在三点突出问题:过度依赖政府,未能形成多元共治格局;过多采用临时性、应急性治理机制,缺乏可持续治理;过于分散和各自为战,制度缺乏稳定的正向激励。治理过程面临五个关键难点:治理主体意愿不一致,难持续;治理手段不经济,难推广;治理与经济发展,难兼顾;治理目标较模糊,难监督;治理制度不健全,难实施。
  
  为解决以上问题和难点,达到持续有效的治理效果,须建立可持续的治理机制,从强化治理意愿入手,依托制度的可持续,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形成“中央主导、地方负责、区域联动、企业主动、社会监督、全民参与”的多元协同治理局面。
  
  “现在对雾霾的治理措施都是对的,只要坚持下去肯定能够见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强调说,有鉴于此,全社会对当前采取的治理雾霾措施要有信心,对实现目标要有耐心。同时,政府一定要有定力,把相关政策坚定不移地落到实处。
  
  同时,解振华曾表示,治理雾霾要有信心、耐心和定力,雾霾问题“10年左右能解决”。
  
  (参考资料:中新网、新京报、光明日报、安徽日报)

热门评论

上一篇:今冬雾霾依旧“猖狂” 新法护航大气污染治理

下一篇:九成多人口“艰难”呼吸 中国污染排行靠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