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繁荣背后遭遇多重掣肘污泥处理如何走出寒冬

2016/12/7 10:35:14
40011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筱阳
关键词:污泥处理污泥处理设备污水处理
导读: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污泥处置行业发展。其中,妥善处置污泥、提高处置效率和降低处置成本等成为行业关注热点。
  【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处理作为“污水”的孪生兄弟,污泥处理市场开始逐渐升温。据《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2016版)》,目前全国产生的含水率80%的污泥超10万吨/天,妥善处理处置率仅在31%—36%之间。庞大的污泥产生量及不及格的处理率,让不少专家、企业判断污泥将成为下一片蓝海。但与此同时,“好看不好吃”至今仍被视作污泥处理的现实尴尬。

“截至2016年3月,我国已建3910多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能力已达到1.67亿立方米/日。作为污水的衍生品,我国每年产生3000万吨—4000万吨市政污泥(含水率在80%)。”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此前曾公开表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市政污泥产量将达到6000万吨—9000万吨。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污泥处置行业发展。其中,妥善处置污泥、有效利用污泥中的资源、提高处置效率和降低处置成本等成为行业关注热点。2015年发布的“水十条”规定: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应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禁止处理处置不达标的污泥进入耕地;非法污泥堆放点一律予以取缔;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于2017年前基本完成达标改造,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

2016年5月发布的“土十条”提出,鼓励将处理达标后的污泥,用于园林绿化。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十三五”期间,污泥处理行业将会获得政府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从而激发巨大污泥处理市场潜力。然而,尽管污泥处理推进多年,目前我国污泥处置仍存重水轻泥、处置率低、处置技术落后、责任主体不明等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形成含水率80%—75%的脱水污泥。之后,污泥的主要去向有如下几种:填埋、焚烧、堆肥和建筑材料等。其中填埋和堆肥是主要的污泥处理方法,分别占污泥处理率的44%和31%左右。节能环保协会秘书长李军洋表示,这些方法并不能完全消化我国巨大的污泥产量。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污泥年产量约7000万吨,其中市政污泥和工业污泥各占一半。污泥危害大,而我国目前污泥无害化处置水平落后,加上“重水轻泥”的问题,使得污泥面临极大的处置压力,实际有效处置率不到25%。即使像北京这样设施发达和完善的城市,2015年的污泥无害化处理率也仅为23%左右;计划建设的15座污泥处理设施,10座尚未开工。

原国家环保部副部长王玉庆指出,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中许多污泥处置设施不能正常运行,或者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维修率高等缺点,是导致目前我国污泥处理现状不佳的主要因素。中国到“十一五”期间污泥处理设施的投资仍只有污水处理设施投资的40%。有些污水厂为了节省运行费用,甚至将已建成的污泥处理设施长期闲置不用。而在国外,大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施的投资甚至可以达到污水处理设施投资的1.7倍。

同时污泥处理仍面临着经济、技术、政策方面的挑战。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整个市场玩家,除了目前处理水务投资的公司分兵污泥处理之外,所有从事垃圾处理的公司都可能进来,因为专业上同属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本来一些公司就既做污水处理业务,又做废物处理业务,像金州工程、桑德环保。还有一些搞垃圾焚烧发电的、搞堆肥、生物质沼气、生物质发电的公司,也会转过来。”这使得污泥处理技术大致分为污泥的堆肥化处理技术、污泥的建材化技术、污泥的厌氧消化(制沼气)技术等多种。

不过,在这些环保公司的垃圾发电项目遍地开花的同时,这些颇具实力的环保公司的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却在近些年鲜有落地。诸多技术长袖善舞的背后,是技术的不成熟的尴尬。而对于一些大行其道的所谓新技术如厌氧技术、热干化等等,目前实施这些技术的项目运行顺利的。

诚如在广西,有一片2000亩的污泥地利用试验基地,不仅种树还种庄稼。地是向农民租用的沙荒地,并给农民发工资耕种,产品卖出去还有收入,后把沙荒地变为可耕田。“此产业链从无到有。污泥作为社会环境产品,创造了很不错的价值。”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理事长主任杨向平说。

广西虽是欠发达省份,杨向平认为其在污泥处理方面有新思路,政府各部门联手做污泥土地利用规范,在法律上提出污泥农用的支撑体系,在十几个县市做了试点,其工作很值得在全国推广。而“污水、污泥是宝贵的有机肥原料。污泥回归农田是自然规律使然,疑虑是可以通过努力和技术攻关来解决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杰说。

从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看,鼓励污泥回归土地,是近几年比较受肯定的方式。业绩资深人士王洪臣表示,虽然农业利用有风险,仍然应该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使污泥资源化。污泥的农业利用,总体上在严格的处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评价、跟踪、监管,可以实现利用资源、控制风险,兴利趋弊,是污泥处理处置的途径。

可这条路也走得异常吃力。对于污泥的出路问题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杭世珺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指出,国外的链条是畅通的,我国的污泥链条总是走不通,缺政策。污泥入土,就会涉及到农业部和林业部,各部门利益的冲突成为污泥入土的困扰。农业部的一位领导曾对此表示,没有明文反对污泥农用,但农业部却不掌握哪些是合格的,哪些是不合格的。可食品安全责任却在农业部身上。这就很难办了。

但我国污泥农用尚未完全放开。在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马小蕾看来,目前污泥处置的标准需要细分和量化,具有可监管性,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放开污泥的出路。与此同时,在制定标准方面,我国各部委之间协调不够,其他部门单位参与少,还需全国“一盘棋”。

(据中国环境报、中国环境报/王卉、E20水网固废网/李晓佳、生命时报/王黎洋、能源杂志/闫笑炜)

热门评论

上一篇:水环境治理市场集中度亟待提升 细分领域前景可期

下一篇:工业废水处理现新风口 智慧水务助力精细治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