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一策实现上下游共治河长制打造水清岸绿
- 2016/12/12 10:40:08
- 45130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编辑:筱阳
- 关键词:污水处理污水处理设备河长制
【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处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12月11日公布,《意见》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推行河长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抓紧制定出台工作方案,到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
“家乡的望虞河变清了!”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不少居民感叹。“小时候的北潦河回来了!”江西省靖安县大桥村村民陈声龙感慨。
身边的许多河湖在变:污染的河清澈起来,断流的河流动起来。
这些变化源于河长制——河湖管理的模式创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8个省市全面实行河长制,16个省区市在部分市县推行。从实践看,河长制成效明显,维护了河湖健康生命,保障了水生态安全,形成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我们生存发展离不开江河湖泊的滋育。然而,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老水问题相互交织,河湖健康状况堪忧。
早在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面积爆发,水源恶化,市民抢购纯净水。这年8月,无锡市印发《无锡市河(湖、库、荡、氿)断面水质控制目标及考核办法(试行)》,将河流断面水质检测结果纳入各市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内容,各市县区不按期报告或拒报、谎报水质检测结果的,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2008年6月,江苏在太湖流域推广“河长制”:每条河由省市两级领导共同担任“河长”。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河流管护责任人。效果立竿见影。此后,北到松花江流域,南至滇池,“河长制”走向全国。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海南8省市全境推行“河长制”,16个省区市部分实行“河长制”。
另据11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在部分省区市近十年实践基础上,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的“河长制”将在2018年底前全面建立。根据意见,我国将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总河长,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主要河湖设立河长,由省级负责同志担任;各河湖所在市、县、乡均分级分段设立河长,由同级负责同志担任。
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李原园看来,“河长制”迈出从“部门制”向“首长制”关键一步。就像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一样,“河长制”可以说是“水缸子”首长负责制。“党政同责,首长负责,像抓粮食安全一样抓水安全,就一定能够做到。”与此同时,各地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机制不断涌现。怎么治理一条河,管好一片湖?江西给出的答案是“河长制”。在这个湿润多水、河网遍布的南方省份,祖祖辈辈的人们都在学着和水打交道,现在,他们对如何治水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作为水乡人,江西省水利厅厅长罗小云认为,“河长制”让每一片需要保护的水域有了责任主体,使原本无人愿管、易受污染的河流,变成了萦绕在“河长”们心头无法放下的“乡愁”。河流养护落实到党政领导身上,首先解决了原河道水环境管理责任不清、职责不明的问题。定点到人,过去可以推的事情,现在责任划分清楚了,推也推不掉。由党政首长来挑水环境管理的头,就是抓住了管理的源头、责任的源头和治污的源头。
江西“河长制”的重点在于防,而位于海河入海口的天津,则主要在于治。“这些年天津工农业快速发展,来自上游和本地的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水少、水脏、水流不畅成为严峻挑战。”天津市水务局副巡视员梁宝双说,黑臭水体之痛唤起了天津的治理决心。2013年,天津在全境内推行“河长制”,目前共有厅局级河长35人,街镇级河长173人。
梁宝双认为,“河长制”能大限度整合各级党委政府的执行力,弥补多头治水的不足。天津市成立了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下设河长办,建交、财政、环保、国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治水不再是某一个部门的任务,而是整个天津的大事。
而事实上,改变的除了环境,还有人。江西靖安县水务局局长王仕钦感慨,“河长制”在江西推行1年,不仅使河流又回到初的模样,还影响到每一个临河而居的百姓。“以前没人管,大家你扔我也扔。现在镇长、村长没事就会来走走,保洁员每天下河打捞垃圾,大家也不好意思再乱扔乱排了。”村里人不仅开始约束自己和家人的行为,碰到陌生人向河道扔垃圾也会主动制止。
更深的影响还在岸上。王仕钦说,“河长制”让考核重心发生调整,环境倒逼的压力使地方自觉地将治污纳入常规,并抓住契机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在靖安,凡是可能对河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行业一律被拒之门外,“我们现在的重点是发展旅游业、绿色产业,打造全域有机农业。”
在未来,随着“河长制”的全面推进,省长、市长、县长、乡长、村长都可能成为“河长”,成为我们“母亲河”的生态卫士,而越来越多的人也会参与到“母亲河”的治理之中。
(据新华社/王立彬、世界环境、人民网/赵永平、中国经济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