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构建城市供水新格局逾19亿方南水润泽北京

2016/12/27 15:47:22
46384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筱阳
关键词:南水北调供水设备北京
导读:两年来,北京市已累计接收南水19.3亿立方米,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二类以上,全市直接受益人口1100余万。
  【中国环保在线 地方新闻】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两年来,累计调水量达70多亿立方米,惠及沿线33个城市,8700余万人受益。而在受水区,水质改善则更为明显。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的监测显示,使用南水北调水后自来水硬度由原来的380毫克每升降至120毫克到130毫克。
 
  2014年12月27日,南水进京,北京市民喝上了的丹江口水库来水。两年来,北京市已累计接收南水19.3亿立方米,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二类以上,全市直接受益人口1100余万。
 
  众所周知,北京是资源型缺水的特大城市。南水通水前,城市用水以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再生水等本地水资源为主,其中地下水是主力水源。通水两年以来,按照“喝、存、补”的用水原则,19.4亿立方米的进京江水,有13.2亿立方米用于自来水厂供水,2.8亿立方米存入大中型水库,3.4亿立方米用于回补地下水和中心城区河湖环境。城区自来水中的南水比例已经超过7成。
 
  按照北京市政府批准的《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配套工程总体规划》,2020年前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分“三阶段”目标:江水进京前实施河北应急调水,配套工程具备接纳年调水4亿立方米的能力;结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具备接纳年调水10.5亿立方米能力;2020年前,具备接纳年调水14—17亿立方米的能力。目前,前两阶段工程任务已基本完成,具备每年接纳国家分配水量能力。
 
  三个阶段任务完成后,北京将实现密云水库、地下水源与外调水源三水联调的供水格局。南水北调将成为北京的主力水源,来水主要用于城市生活,将为中心城和新城20余座自来水厂提供水源,与北京市现有城市供水系统联网后,供水范围将达到6000平方公里,基本覆盖本市平原地区,涉及除延庆以外的15个区。
 
  过去,北京“三杯水中有一杯来自密云水库”,而现在,南水北调中线水已经超越密云水库成了本市供水主力。供水范围基本覆盖中心城区、丰台河西地区及大兴、门头沟等新城,昌平、通州部分地区居民也能喝上南水。目前,北京接纳南水北调来水的水厂共七座,总规模超过300万立方米。南水入京量稳定在日均340万立方米左右,其中水厂取水225万立方米(夏季供水高峰期),占城区日供水量超过七成。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新闻发言人梁丽介绍,“南水”进京后,城区居民饮水水质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以南水北调来水为单一水源的水厂供水范围内效果尤为突出,自来水硬度由以前的380毫克/升降为120—130毫克/升,居民普遍反映自来水水碱减少、口感变甜。
 
  居民饮水水质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在以南水北调来水为单一水源的郭公庄水厂供水范围内效果尤为突出,自来水硬度由以前的380毫克/升降为120—130毫克/升,居民普遍反映自来水水碱减少、口感变甜。此外,因为有充足的南水保障后,北京近两年已关停城区自备井200余眼,让近60万市民喝上了市政自来水。
 
  据了解,为了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效益,进一步扩大供水范围,北京市配套工程建设仍在紧张进行中。通州支线、通州水厂已基本完成调试,具备向通州新城供水条件;良乡水厂工程正在进行调试;团城湖至第九水厂输水工程(二期)、河西支线工程、亦庄调节池二期工程即将开工建设;石景山水厂、门城水厂、长辛店第二水厂(一期)、亦庄水厂工程也在开展前期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通州支线和通州水厂的竣工,南水经由东干渠的化工桥分水口引出,东流9公里抵达水厂,开始进行带水调试,每小时进水量为400立方米。经检测,通州水厂处理后的南水已通过严格的饮用水国标检测。这意味着制水水线已经完全打通,具备供水条件。
 
  “通州水厂正式投入运营后,每天的供水量是20万立方米,完够满足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用水需求。”建设方京通水务相关负责人说,通州水厂也将成为本市第8个承接南水的水厂。
 
  而事实上,中线通水近两年来,北京主力水厂逐步使用南水置换密云水库水,减少出库水量,同时利用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向十三陵、怀柔、密云等水库蓄水约2.92亿立方米,入密云水库2亿立方米,水库蓄水量已超过16亿立方米,创2000年来蓄水新高。
 
  展开一张《北京市供水图》,就能清晰地看到全市的供水格局。“以前,主要承担供水任务的第三水厂、第九水厂、第八水厂都在城北,城南和郊区缺少骨干水厂。”北京城市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王军说,“南水进京后,郭公庄水厂、通州水厂都陆续建了起来,新机场水厂、房山良乡水厂等也在规划中,未来的供水格局将更加均衡。”
 
  (据人民网—海外版、法制日报/耿学清、中国网/何珊、北京日报/朱松梅)

热门评论

上一篇:甘肃刮起“绿色飓风” 各地立转立办信访问题

下一篇:天津建设风电项目 绘制“十三五”清洁画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