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南水北调通水两周年逾70亿方长江水惠及8700万人

2016/12/28 8:42:45
25910
来源:人民网 赵永平
编辑:筱阳
关键词:南水北调供水设备水质监测
导读: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在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上,这个不等式令人纠结。50年论证,12年建设,南水北调有多难?千里江水效益几何?相关媒体探访沿线寻找答案。
  【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处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两年来,累计调水量达70多亿立方米,惠及沿线33个城市,8700余万人受益。工程保障了受水区居民生活用水,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库区和沿线治污环保,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在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上,这个不等式令人纠结。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河川径流80%以上;而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量只有全国1/14。干旱!缺水!北方大地遍布对水的期盼。
 
  调南水解北渴,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梦想变成现实。东中线工程全面通水两年“大考”,水质全线达标,生态环境改善,受水区覆盖京津两市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的33个地级市,受益人口达8700万人。这一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取得实实在在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
 
  50年论证,12年建设,南水北调有多难?千里江水效益几何?相关媒体探访沿线寻找答案。
 
  一条解渴北方的“生命线”——
 
  南水成“主力”,水质好了,水量足了,用地下水少了
 
  一拧水,水就哗哗流出来。北方缺水,也许很多人看不见。
 
  严峻现实不容忽视。地表水在衰减,据统计,华北地区上规模的21条河流,90%已经渐渐消失。地表没水用地下,华北平原每年超采地下水60多亿立方米。长期超采,地面沉降、河流干涸等生态危机接踵而至,发展付出的代价沉重。
 
  “黄淮海水资源难维持可持续发展,调水是必然选择。”水资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说。
 
  南水北调东中线全面通水两年,70多亿立方米长江水带来什么?
 
  一条调水线就是一条生命线!
 
  供水结构在变。两年来,受水区6省市利用南水置换,压采地下水2.78亿立方米。
 
  在北京,南水占到城区日供水量近七成。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新闻发言人梁丽说,目前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0提升至1.2。“多用地表水、压采地下水,”全市地下水埋深回升0.53米。
 
  在天津,14个行政区居民都喝上南水,从单一“引滦”变双水源保障,供水保证率大大提高。南水置换地下水,天津地下水位回升17厘米,改变了农业、环境用水“靠天吃饭”的局面。
 
  在河南,累计分水22亿立方米,36个县区1600万人受益。去年大旱,缺水的许昌盼来清水,一个周庄水厂保障市区95%的供水,用水高峰时群众不用半夜接水了。
 
  在河北,四条配套输水干渠全部建成通水,石家庄、廊坊、保定、沧州等7个城市1140万人受益。
 
  在山东,东线工程累计调入水量11亿立方米,两条输水干线再加上引黄济青和胶东调水,在齐鲁大地编制出“T”形大水网。未来,南水北调将成为山东大的战略水源,大大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
 
  供水水质在变。“水碱少了,口感甜了!”北京丰台区星河苑小区居民王冬梅,拿出自家烧水壶现身说法。监测显示,北京自来水硬度由每升380毫克降至120—130毫克。许多地方净水器下岗。河北黑龙港地区,几百万群众彻底告别饮用苦咸水、高氟水的历史。
 
  应急能力在变。2014年大旱,河南平顶山“水缸”白龟山水库见底,盼水、找水,这座百万人的城市供水告急。关键时刻,南水北调应急调水,丹江水400里驰援,解了平顶山市的燃眉之急。
 
  同样大旱,苏鲁交界的南四湖湖底干裂,濒临危机。调水解渴,东线泵站开足马力,长江水飞奔800里,让久旱的南四湖再现生机。
 
  面对种种质疑,南水北调两年的实效是好答案。“没想到供水效益这么好,受益人口这么多!”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鄂竟平表示,设计之初,南水北调是作为补充水源的,而现在,南水北调成为了很多城市的主力水源,“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决策是科学的、正确的。”

 

热门评论

上一篇:污水处理行业前景可期 三类企业抢占市场先机

下一篇:四大污染源掣肘美丽乡村 农村治水疾呼利好政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