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水资源税试点渐入佳境以税收杠杆助力绿色发展
- 2016/12/28 13:55:43
- 37000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编辑:筱阳
- 关键词:水资源税地下水中水回用
【中国环保在线 地方新闻】河北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以后,取水行为由原来的缴费模式转为新的缴税模式,通过建立规范公平、调控合理、征管的税收管理制度,倒逼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倒逼非地下水资源利用,确保子孙后代用水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来自国家税务总局日前的公开消息称,河北省试点水资源税以来,前3个月,全省累计接受水资源税纳税人申报27816户次,入库水资源税4.3亿元。与改革前水资源费征收数据对比,水资源税收入明显增长。2015年全省水资源费收入9.3亿元,月均0.78亿元。费改税三个月月均入库1.43亿元,同比增收0.65亿元,增长83%。
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实现增收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政策性增收。改革费改税的同时,调高了取用地下水、超采地区取水和高耗水企业的征收标准,增加了收入。二是管理性增收。实施费改税后,税收刚性增强,严格依率计征,增加了税款入库。
事实上,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让河北启动水资源税征缴试点工作显得格外有现实意义。7月1日,呼吁多年的水资源税改革在河北落地,为此,河北做足了文章,除了调研、测算、宣传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水利部三部门进一步向河北省政府印发了《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暂行办法》。
与此前煤炭、原油、天然气等已实施从价计征改革相比,此次在河北试点将地表水和地下水纳入征税范围,实行从量定额计征。考虑到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和地裂等较严重的后果,三部门要求,改革后对一般性取用水按实际取用水量计征,设置低税额标准:地表水平均不低于每立方米0.4元,地下水平均不低于每立方米1.5元。
对于取用地表水的企业而言,缴纳的水资源“税”与“费”相比基本不变。而对于主要取用地下水的企业而言,用水负担或将成倍增加。在众多业界资深人士看来,水资源税改革,能够利用税收杠杆调节用水需求,有效加强水资源保护,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同时促进企业转变生产方式。而在河北试点,就是要在试点地区清费立税,为全国完善资源税制试制度、趟路子。
首先是企业节水降耗积极性明显提高。众所周知,水资源税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加大对取用地下水企业的征管力度,来引导企业调整用水结构,少用稀缺的地下水,尽量使用地表水。据测算,改革后河北省每立方米水资源税的平均税额,地表水为0.3元,地下水为1.23元。从平均税额看,地下水是地表水的4.1倍;地下水严重超采区是非超采区的2.5倍,是地表水的11.8倍。较大的税额差有利于引导企业及时调整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
诚如钢铁作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水资源费改税后,河北钢铁企业又将面临怎样的成本变化呢?相关媒体随机采访了多家河北省内钢企,他们的答复基本是:改革后不会对企业成本带来太大影响,因为企业使用的是中水。中水又称再生水或回用水,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可进行有益使用,其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内污水(下水)之间。《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暂行办法》要求,对取用污水处理回用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免征水资源税。
截至10月底,水资源税征收4个月,在河北省纳入水资源税管理的888户钢铁行业纳税人中,774户纳税人取用地下水,占比87%;税收收入0.99亿元,占钢铁行业全部水资源税收入的 91.67%。钢铁行业累计申报缴纳水资源税1.08亿元,缴纳税额位居各行业。地下水税额标准的提高,促使企业取用地下水不再“任性”,而节能节水则可以让企业畅享税制改革带来的红利。
为保障水资源税顺利征收,河北省地税局与省财政厅、水利厅、住建厅等部门研究起草了《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河北省水资源税征收管理办法(试行)》等多个文件,报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后,下发执行。同时,还建立了改革路线图、推进任务表,明确了相关政策、征管流程,构建了水资源税征收的制度框架。
与此同时,为实现信息共享利用,河北省地税局还开发上线运行了水资源税征管信息传递平台,实现了地税与水利部门之间取水许可信息、取水量信息、年度取用水计划等信息的实时传递。下一阶段,河北省地税系统将重点配合水利、公安部门开展打击非法取水工作,继续开展取水量计量联合核查,建立取水量核定公示制度,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税征管流程,全面提升管理质效。
此外,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中,财政、地税、水利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信息交换、联合检查、协同监管等多项工作机制,共同构建了“水利核准、纳税申报、地税征收、联合监管、信息共享”的管理模式,形成治税合力。
(据每经网/李彪、中国环境报/周迎久、央广网/于闻、经济参考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