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多方合力共筑环境竞争力实现经济与环保双突破

2017/1/18 14:16:09
25698
来源:光明网
编辑:周末
关键词:环境治理雾霾环境权重
导读:在发展绿色GDP过程中,需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培育环境竞争力的新常识,转变传统发展经济旧思维,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向突破。
  【中国环保在线 媒体导读】环境是经济和人们存活的母体,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环境也是竞争力。在发展绿色GDP过程中,需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培育环境竞争力的新常识,转变传统发展经济旧思维,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向突破。

 多方合力共筑环境竞争力 实现经济与环保双突破
 
  近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在月度例行宏观数据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印发的多个涉及到生态文明指标的考核,对生态环境质量等体现人民获得感的指标赋予很高的分值和权重。具体而言,人均GDP增速权重仅占1.83%,但是单位GDP能耗权重达到2.75%;PM2.5指标达标权重占2.75%,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权重为2.75%;地表水劣五类水体比例、森林覆盖率等权重也为2.75%。(1月15日财经日报)
 
  在评价指标中增加环境权重的考量,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创举。之前,就有绿色GDP的创意和做法,尽管其具体制度设计与此次生态文明指标的考核有所不同,属于在GDP的增长中减去环境受损的成本,但是其根本宗旨和基本诉求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环境的青山绿水,防止污染的发生。可遗憾的是,绿色GDP的设想似乎并没有在现实中生效,人们的感受是:经济的确在快速增长,但是环境也确实在不断恶化。比如,2016年让人有些透不过气的雾霾天气。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央出台了生态文明指标的考核,并将环境权重加大,超过对GDP增长的强调。无疑,这是一种导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对环境的保护,不能再陷入先发展再治理的困境。对于地方官员来说,导向就是其努力工作的方向,当GDP成为评价官员的主要甚至是指标时,他们必然产生不可抑制的GDP崇拜;而当生态文明的各项指标直接影响其标价时,对环境的重视必然更有可能成为现实选择。这就是顶层设计的意义和政策导向的价值。
 
  当然,这种理念的转变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所谓被动,是因为导向变了,为了紧跟导向,必须对发展的理念做出适时的调整。而所谓主动,就是真正理解导向转变的深层背景和深刻内涵,从内心深处意识到环境其实也是一种竞争力。以往,无论是在官员的评价时,还是市场的比较中,都存在着关于竞争力的刻板成见——竞争力就是经济竞争力。我们在城市排名时,习惯以GDP的傲人总量做指标;我们在评价官员时,喜欢以推动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作为视角。似乎,有钱的城市就是大城市,能经营的官员就是有能力的官员。在强调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人们形成了经济竞争力的固定印象。
 
  而事实上,经济与人皆不能独立存在,环境是经济和人们存活的母体。而且,在所有关于城市的发展指标中,环境是决定城市生活质量的真正“短板”,即便一个城市的经济再发达,其他的综合指标再高,一旦环境的“短板”无法跟上,那么城市的发展就真正存在了“短板”——人们因为无法接受城市环境,而放弃在城市生活。2016年,这样的个案因为“四面霾伏”而在一些城市出现。如果任由这样的问题恶化,则用脚作出投票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毕竟,环境关系着人们的健康;而与健康相比,其他所谓的精彩不过是过眼云烟。
 
  即便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环境的保护也可以促进产业的转型与塑型。在持续发展理论中,不问具体环境肆意发展经济的莽撞做法是无法持久的,而且可以肯定一任官员的短期任性的经济发展,必然给地方的经济常态化发展造成长久的损坏。对于地方来说,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环境特点进行科学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才能健康,经济发展的态势才能迅猛,人们才能真正于经济发展之中体验到获得感、幸福感。所以,应该认识到,强调环境权重并非对经济的遏制,而是对经济的一种良性促进。
 
  环境也是竞争力,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这应该成为一个新共识。此前,绿色GDP之所以未能成为真正的评价指标,原因并非在于统计方法之难,统计数据之繁杂,而在于人们的观念还未改变,制度的设计还未刚性化。现在,当生态文明考核指标已经超过GDP增长指标时,应强调制度的刚性及考核的严肃,在制度的顶层设计之下,培育环境竞争力的新常识,从而改变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旧思维,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向突破。(作者 乾羽)
 
  原标题:治霾新政能否催生“环境竞争力”

热门评论

上一篇:上下同心通力合作 打好防霾治霾持久战

下一篇:齐心协力共建美丽乡村 垃圾分类贵在引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