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破解垃圾围城之困“浙江经验”领跑全国

2017/2/6 15:50:04
38987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周末
关键词: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垃圾围城
导读:从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入手,先后出台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开展农村垃圾减量化,垃圾分类“浙江经验”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肯定,并将逐步在全国推广。
  【中国环保在线 环保示范】垃圾终端处理量减少,资源回收利用率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浙江省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创新垃圾分类方法。从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入手,先后出台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开展农村垃圾减量化,垃圾分类“浙江经验”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肯定,并将逐步在全国推广。

 破解垃圾围城之困 “浙江经验”领跑全国
 
  破解“垃圾围城”这道难题,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被公认为是好的途径。
 
  然而,说说容易做起来难。2000年,全国就确定了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十几年过去了,一些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还是停留在起点,如何让垃圾分类真正落到实处,依然面临许多难题。
 
  目前,浙江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这道难题正在被有效破解。“垃圾围城”的浙江答卷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肯定,并将在全国推广。
 
  建章立制
 
  早在13年前,浙江省委、省政府即做出决策: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2014年至今,浙江已出台《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和《浙江省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政策,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出要求。
 
  为让垃圾分类全面推开、落到实处,浙江省还建立了层层考核制度。目前,杭州、宁波、绍兴、金华等市已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到市本级对各部门、各城区和各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年度工作考核。此外,全省各地还探索建立了多元化的筹资机制,用于垃圾分类处置的长效维护。
 
  今年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17年十方面民生实事,其中的主要事实就是制定垃圾分类办法,加快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垃圾填埋场生态化改造,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
 
  “农村包围城市”
 
  垃圾分类,要从源头分类抓起。可以说,浙江的垃圾分类,开始于城市,标杆在农村,环境整治蕴含着城乡统筹发展的智慧。
 
  从2013年起浙江省就将相继作出开展生态省建设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决策部署,推动建立城乡联动的垃圾集中处理网络体系,选择一批村庄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垃圾分类制度由点及面,不少地方甚至实现了“全域覆盖”。
 
  多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加入美丽乡村建设,每天就将建设全省垃圾终端处理量不断减少,资源回收利用率明显提高,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浙江省农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推动城乡垃圾分类,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是解决垃圾“进城下乡”的有效途径。
 
  分类减量
 
  分类只是步,只有做好后续处置,才能真正实现垃圾减量、变废为宝。
 
  浙江省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积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推进试点创新,各地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主要分为3种模式:机器肥、太阳能普通堆肥和微生物发酵处理。
 
  资源化处理、变废为宝关键是如何提升后续处置。浙江采用分类收集车,并以推广终端设备与技术为抓手,促进前端分类就近就地资源化,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前端分类、中端回收、终端处置,形成了一条完整闭合可循环的全产业链,这正是浙江成功实施垃圾分类的可贵之处。
 
  减量化、资源化,让垃圾产生了生态效益。以金华市为例,如果全市全面实施垃圾分类,每年可减量垃圾66万吨以上,减少清运和处理费用约2亿元,垃圾减量后还能延长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实现经济、生态效益的双赢。
 
  水清岸复绿,城乡景色新。伴随着“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垃圾分类已经让浙江城乡呈现出全新面貌。如今,这场“绿色革命”正掀起更高的浪潮:力争到2020年,全省50%的建制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达到省级标准,县以上城市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探索形成符合浙江实际、具有浙江特点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热门评论

上一篇:化“三废”为清洁能源 山东淄博变废为宝有妙招

下一篇:严控严治水污染 湖北“铁腕治江”挺起生态脊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