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叫好不叫座专家学者支招应对战术
- 2017/4/12 15:36:07
- 44440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编辑:周末
- 关键词: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垃圾处理
【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今天的垃圾,将是明天的资源。垃圾分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是人人都能做到也能做好的小事;但垃圾分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也并非易事,需要政府、企业、民众共同发力。针对如何推进垃圾分类,中国环保在线综合整理业内专家学者意见,以飨读者。
垃圾分类叫好不叫座 专家学者支招应对战术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部分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成为强制规定。随着国家政策大力推进,和的大力提倡,垃圾分类正深入人心。
然而,垃圾分类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繁杂的系统工程,这项工作在实际推进中并不尽如人意。而且,垃圾分类在我国已经推行多年,仍然收效甚微。如何让垃圾分类的理念与知识深入人心?如何让分类贯穿回收全过程?聚焦推进垃圾分类的现实路径,看看业内专家学者怎么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循环经济与环境预测评估研究中心副主任杜欢政:
顶层设计的关键是理念的转变。理念转变的基础上,要形成一套组织体系。组织体系从顶层设计角度来讲分两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国家各个部委之间职能的分工;二是地方政府要从垃圾的前端分类到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在各个环节上要匹配,地方部门管理职能上要统一。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
补齐“全民参与”短板,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另一方面要倡导消费模式的改变,不仅要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还要鼓励充分使用再生制品。比如,在垃圾分类的前端,通过建立居民“绿色账户”“环保档案”等方式,对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居民给予可兑换积分奖励;在垃圾分类的末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积极探索特许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专业化服务公司。
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何晟:
由于垃圾分类涉及每一个家庭,即使有了法规,居民普遍有“罚不责众”的心理,实际处罚方面也面临着取证困难的问题。因此,垃圾分类必须改变居民的习惯,要么有正面的引导,要么有强制的惩罚。采用公共机构和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居民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
垃圾分类如同一个“木桶”,法制化是它的“底座”,但目前还不牢固;政府推动、资金保障、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虽是“长板”,但全民参与是一个明显的“短板”,后者直接影响到垃圾分类的效率和效果。由此看来,垃圾分类亟需补齐“群众力量”这块短板。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刘长兴:
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的主要途径,也是解决垃圾围城难题的有效手段。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设计垃圾分类的具体规则需要考虑如下条件:1、公众环境意识是实施垃圾分类的基础条件;2、地方政府管理水平是推进垃圾分类的前提条件;3、监督成本是设计垃圾分类规则的重要考量。
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张志勇:
为解决垃圾收集和处理问题,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张志勇建议,应由政府主导建立垃圾分类处理体系,采用奖励的办法提高企业、社区、个人参与分类收集的积极性。
中山大学环境与生态研究院院长杨中艺:
垃圾分类,政府应该重视第三条路,所谓的第三条路就是垃圾资源化利用。政府可以考虑去扶持具备先进技术的企业,通过负面清单把淘汰落后的垃圾分类处理技术,让它们来服务我们的垃圾分类。
北京零废弃环保项目发起人毛达:
宣传教育、奖惩措施和完善收运处理体系,三点对于推进垃圾分类都有重要作用,其中奖惩措施为重要。除此之外,要不断完善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体系。后,要加强宣传,确保居民熟悉了解垃圾分类的流程,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
结语
垃圾分类,“三端”一环不能落。从前端分类到中端回收、再到终端处理,这“三端”的每一端都不能少、都必须科学。要着力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管理方法,努力促进相关政策无缝衔接、后续措施细化具体、各个环节公开透明,为垃圾分类提供全过程支持。
中国环保在线认为,除却政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以及企业技术提升,在垃圾分类系统中,分类、转运、处理三个环节应做到“环环相扣”。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