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全面推行超低排放改造

2017/5/3 10:19:26
28018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
编辑:Leven
关键词:超低排放废气处理工业废气处理
导读:“超低排放”概念自2011被提出至今已过去六年时间,全国燃煤电厂大范围开展施行“超低排放”也已过去两年之久,本文对“超低排放”的出现、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梳理。
  【中国环保在线 废气处理】在大气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中,全国掀起了“超低排放”改造热潮。经过了初的争议之后,一系列政策落地,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也随之而来。但是,目前我国的超低排放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未来攻克低负荷脱硝、脱硫废水零排放这样的技术难点将成为关键。

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全面推行超低排放改造
 
  “超低排放”概念自2011被提出至今已过去六年时间,全国燃煤电厂大范围开展施行“超低排放”也已过去两年之久,本文对“超低排放”的出现、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梳理。
 
  1“超低排放”概念的由来
 
  “超低排放”这一概念,早是在2011年由浙能集团提出的。次年,浙能集团就开始着手广泛调研国内外燃煤机组污染物治理的先进技术。对于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的定义,起初存在多种类似的表述,如“近零排放”、“超净排放”、“超洁净排放”等,有业内人士认为,燃煤机组排放水平达到“超清洁”、“近零”状态的难度超过了当前工程技术水平,“超低排放”这个叫法从排放标准角度界定概念上来讲更加合理。
 
  2015年中国电力发展论坛上,国电科学研究院燃机研究所所长刘志坦,在经过大量对比和数据分析后得出结论:“要实事求是、科学命名。‘近零排放’、‘超净排放’和‘燃机排放’等概念不严谨、不科学,建议使用‘超低排放’概念。”
 
  2“超低排放”起初的争议
 
  “超低排放”概念一提出,在电力行业迅速引起广泛争议。质疑一方中,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曾在《煤电近零排放不科学》一文中提到:(1)“近零排放”的概念不清,一般是以“燃机排放标准”作为判据,对排放标准的表面化错误理解造成荒谬的结果。(2)烟气连续监测技术难以支撑“近零排放”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用日平均浓度或者多日平均浓度的监测数据与排放限值直接比较是概念性错误,运行时间不足也难以证明“近零排放”系统的稳定性。(3)“近零排放”在技术上并没有重大创新,且严苛的条件并非一般燃煤电厂都能达到。(4)“近零排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投入产出比太低。
 
  支持一方中,北京国能中电节能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裁江浩认为,近零排放是破解一次能源结构性矛盾的必由之路。江浩认为,近零排放是东部地区雾霾污染的佳解决方案。近零排放可以让燃煤电厂的排放堪比燃气发电,甚至还优于燃气发电,这可以彻底打破燃煤电厂的环境瓶颈。实现煤电型火力发电厂的排放标准达到燃机的排放标准,可以很好地解决能源布局向西部转移的各种缺点,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会大幅度提高。
 
  3一系列“超低排放”项目的出现
 
  尽管对于“超低排放”质疑不断,但是超低排放的改造项目还是一个接一个的开展实施投运。
 
  首套烟气超低排放装置于2014年5月30日13时45分在浙能嘉华发电有限公司的8号机组投入运行。2014年7月16日,江苏省内首台套煤机“超低排放”环保改造机组在国电江阴苏龙热电有限公司正式投运。2014年7月21日,浙能嘉兴电厂两台百万千瓦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目通过国家机构检测认定。2014年9月17日,浙能六横电厂2号机组圆满通过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行,正式移交生产。2014年9月11日,华能淄博白杨河发电有限公司6号机组总排口废气通过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数据完全达到超低排放标准。2014年9月,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河北华电石家庄裕华热电有限公司1号机组环保“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目,日前竣工完成,顺利投产。
 
  4中央政策的出台和鼓励措施
 
  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2015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020年之前对燃煤电厂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至此超低排放的指标也得到进一步的明确。针对燃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烟尘(PM)的排放提出了“50355”的要求,即在基准氧含量6%的条件下,污染物排放浓度NOx<50mg/Nm3、SO2<35mg/Nm3、PM<5mg/Nm3
 

热门评论

上一篇:全国治霾力度持续提升 京津冀“煤改气”加速落地

下一篇:“透明杀手”乘势来袭 臭氧污染治理不容忽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