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技术与监管两不误 垃圾焚烧发电正打破掣肘

2017/8/7 11:17:57
40919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墨泉
关键词:垃圾焚烧垃圾发电设备垃圾焚烧厂
导读:在我国人均占地面积较小的背景下,垃圾焚烧发电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在我国人均占地面积较小的背景下,垃圾焚烧发电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专家表示,从国内的垃圾处理实践表明,垃圾焚烧发电处理是解决生活垃圾处理的选择。尽管如此,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的道路并非坦途。

技术与监管两不误 垃圾焚烧发电正打破掣肘
 
  目前,我国90%以上可利用的废弃物,都以填埋或焚烧的形式被处理掉。其中,相较填埋等方式,垃圾经焚烧后不仅可大幅降低体积,避免对地下水和土壤造生二次污染,解决用地紧张等问题,还能“变废为宝”,用生活垃圾进行发电,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垃圾焚烧发电,似乎昭示着中国垃圾末端处理的未来。2010年以来,中国垃圾焚烧发电厂以每年约30座的速度增长。如今,全国已有垃圾焚烧发电厂约250座。根据住建部、环保部等五部委发布的《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意见》,到2020年,全国城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总处理能力50%以上。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仍存“掣肘”
 
  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未来8年里,预计中国居民将会每天产生140万吨垃圾,是美国居民的两倍,而这些垃圾将会有一半在焚烧厂里进行焚烧,而目前焚烧厂的管理者对利益的兴趣要高于对清洁空气的兴趣。
 
  对利益的盲目追逐,成为邻避运动的一大元凶。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4月以来,仅是媒体曝出的信息,由于老百姓反对而被迫中止的垃圾焚烧项目规模就已合计近3000吨/日。可见,“邻避运动”仍旧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落地的一大阻碍。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长朱明表示,群众对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及相关的污染物处理技术不了解,产生恐惧心理,对垃圾发电一概排斥;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没有发挥出来、监管不到位,项目公开透明不够,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已建垃圾处理设施运行不规范,污染物处理不过关,引发群体意见。
 
  今年初,两家民间环保组织发布调查数据,从2016年12月1日到25日,在公开自动监测数据的72座垃圾焚烧厂中,有27座垃圾焚烧厂存在超标行为,25天内共超标2533次,政府对这些超标的焚烧厂却未加管理和处罚。此外,由于目前我国垃圾分类还未完善,塑料袋、泡沫饭盒等含氯制品和含盐较多的餐厨垃圾很可能混入生活垃圾中,造成垃圾混合焚烧,甚至产生二恶英等污染物。
 
  技术进步与过程监管两不误
 
  不过,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却一阵见血指出,目前邻避运动围绕的核心就是二恶英对环境和身体健康的危害,但“二恶英有害论”本身是一个没有论据的伪结论。许多邻避群体事件打着这面旗帜是莫须有的。
 
  徐海云表示,在我国垃圾焚烧,尤其是垃圾焚烧用于发电领域,存在一个不正常的现象:一般来说,先是有基础研究然后才会产生一个产业上的应用,而现在情况却是产业走在了基础研究的前面,这种不正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和阻碍基础研究上的创新和提高。他还表示,垃圾焚烧技术作为一项涉及到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垃圾处理方式,离不开政府监管和民众监督。
 
  对于焚烧厂,焚烧烟气是集中排放,属于点源污染,可以实现对常规污染物排放的在线监测。但目前二恶英和重金属无法实现在线监测,因此对二恶英和重金属排放浓度的控制需要严格控制焚烧过程和烟气净化过程的工况。焚烧厂运行过程监管有利于焚烧过程和烟气净化过程的规范化,使二恶英和重金属的达标排放更有保障。
 
  此外,从政府的角度,一方面要提高监管的水平,政府能力不具备的就请第三方专业监管,建议地方政府定期开展焚烧设施选址区域环境影响后评估,通过贴近老百姓的数据来论证项目无害化;另一方面要敢于曝光,敢于处置一批不合规企业,才能挽回民众的信任。
 
  总之,垃圾焚烧行业尚属新兴行业,各方面都亟待完善,虽然其市场规模或将达到千亿,但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还需尽快解决。相信随着国家政策的完善,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垃圾焚烧行业,也期待它们带来更好地技术和管理方式,让垃圾真正通过焚烧变废为宝。

热门评论

上一篇:“鞠躬尽瘁”后去了哪? 废旧家电遭遇冰火两重天

下一篇:邻避群体事件频繁发生 垃圾焚烧如何“得民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