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构排污许可证体系“扫一扫”实现“三监联动”
- 2017/9/5 15:14:00
- 26390
- 来源:中国排污许可
- 编辑:Sunny
- 关键词:污水处理设备工业废水处理设备水质分析仪器
【中国环保在线 地方新闻】近年来,环保政策严密布施,与之相应的,政府部门正建立更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上海市环保局便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构建制度框架体系,在污水排口安装二维码,手机扫一扫,即可获取每个排放口相关的许可证信息、监测记录和执法记录,实现了排污的信息化管理。
上海建构排污许可证体系 “扫一扫”实现“三监联动”
上海的工业园区有许多工厂和工厂相邻,还有临近的生产装置,临近的烟囱,临近的污水排口,次参与执法的环保人员也好,次参与监督的社会公众也好,在不久的将来,或许都不会有一丝的混淆——“手机扫一扫”,立马就能将与每个排放口相关的许可证信息、监测记录和执法记录“掌握”在手里。
落实到具体排污口的环境监管
在先行先试,推进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时候,上海市环保局一直在思考如何打造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制度框架体系,来做好污染源的管理工作,终为环境质量的改善服务。他们提出了从严控制许可量,围绕设施管理,在此基础上强化证后监管的工作思路。所有的排放量核定,以及设施管理的要求,终都是落到后的排放口上来的——说到底,环保管的是企业的排污行为,所谓全过程、精细化的管理,其实也就是搞清楚每一个排放口背后,与之相连的产污环节、治污设施和环境管理要求究竟是怎样,有没有落实到位;许可排放的污染物有哪些,许可排多少,实际又排了多少?
因此,管好排污口,并不是“末端管理”,而是大有文章。上海市以排污许可证为载体,以大数据的手段,在排污口的管理上尝试制度融合——实现监管、监测和监查统一联动,真正把许可证“核心制度”的意义和作用体现出来。经过他们长期的积累和积极创新的实践,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从排污口规范化到信息化
早在1996年,环监局就发布过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的技术要求文件,后来又发布了开展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试点工作等通知,各省市都陆续开展了相关的工作。上海也对1000多个重点的排污口进行了规范化整治,按照规范立起了排放口标识。但是,这些排放口的牌子仅在环监部门执法检查的时候起到了作用,就是一个提示合法建设的排污口位置的标识,而对其他环境管理并没有能提供便利。从社会监督的角度,民众也仅仅是知道这里有一个排放口,无法查验它被允许的排放情况和它真实的排放情况。
实际上,上海市在多前就已经在努力推动“三监联动”,试图将固定污染源的环境管理统一起来以提升行政效能和管理效果。
2016年,以排污许可证为依据,上海市对28家试点企业开展了“三监联动”管理的试运行。统一调度监测、监查和监管,几个条线的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在以前,不同部门的系统都是分别开发的,同一污染源的数据在不同系统中有着不同的编号和名称。而这次改革,就是要建立起这些数据一一对应的关系,实现闭环管理。证后监管重要的工具就是信息化技术,上海市做了一个证后监管的系统,为了这个系统能有效运行,他们给这个系统安上了“一对翅膀”,一个是移动监测,另外一个是移动执法。在数据统一的基础上,“三监联动”的涵义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排放口信息化管理试验
在“一个平台,一对翅膀”的格局下,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口有了两个现场端的平板。无论是监测去采样,还是执法去检查,都有现场的移动端,可以进行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而这个数据跟排污许可证的证后管理系统平台是相连接的。目前,移动监查系统已经开始在使用现场端了,移动监测的1.0版本已经出来了,还正在打造2.0版本。上海市环保局相信一等这对“翅膀”长好了之后,整个的“三监联动”将是非常的。
首先,每一个排口都有了统一的编码,构成信息传输基础。以排污许可证编号和排放口编号为基础,通过一定的加密和验证措施,形成的排放口编码,并通过全市统一的一套系统生成的二维码。
然后,是统一标牌设计。每个排放口的二维码放置于排放口标牌的显著位置,通过扫描该二维码,可以实现快速查询相关信息,包括污染源的基本信息(经纬度、编号、投产日期、技术负责人、联系电话、执行的排放标准等)、许可信息(各种污染物的许可排放浓度、总量)、监察信息、监测数据等,甚至还可以在线查看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证正副本、环评批文、竣工验收文件。
在已经获得了批新版排污许可证的吴泾热电厂,甚至连废水不排厂外的脱硫废水车间排口都装上了这样的排放口标牌。即便不外排,依据“全过程”管理的思路,相关的监测还是定期要做并且记录在案的,而这些记录都藏在了排放口标牌的二维码里。执法人员用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这个排口许可排放的污染物类型有几种重金属,每种重金属的许可排放浓度是多少,近这几个季度的自行监测结果是否达标,等等。
实际上,对于吴泾热电厂等规范化管理的企业,自行监测和管理台账原本都是在做的,通过排污许可证的进一步明确和执行报告制度的建立,企业与监管部门之间建立起了更为通畅的信息桥梁。通过排放口信息化的设置手段,管理的效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于排放口较少的热电企业来说,这种管理带来的便捷还没有完全体现出其威力。而随着许可制改革在更多行业的推进,当一个钢铁厂,或者石化厂的几十上百根烟囱都装上信息化的二维码之后,移动执法的便捷就将呈现出来了。
严格执法的保障
所有的信息化设计和制度融合的推进,都是实现排污许可证作为固定污染源管理基础制度的条件。而说到底,无论是多高科技的技术和多的制度设计,也都需要依靠严格的执法来保障落实,否则也都会成为“花架子”。
2016年修订通过的《上海市环保条例》,进一步强化了排污许可证制度,明确了无证排污、超总量排污和不按许可证排污的处罚情形,设置了停产、罚款等法律责任。尤其对不按许可证规定的排污情形,设置了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则——这既是树立排污许可制度本身的性,保障其作用的发挥,也为国家的排污许可立法实践提供了先行先试的经验。
根据“一证式”管理的要求,上海市明确,企业申请材料应当提供排污单位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维护规程。排污许可证在落实执行报告、自行监测、台账记录和信息公开等企业四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政府规章、排放标准、技术规范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原辅材料控制、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冬防及总量减排任务、无组织排放控制、列入计划的设备维护及开停工等管理要求,将设施管理的规范要求作为企业必须遵守的强制规定,规范了企业管理。而所有这些内容,都清楚地写在了每一个排污单位的许可证副本中,在其排放口的标牌处,只要扫描二维码,就能下载查看详情。
原标题:上海如何实现污染物排放口的信息化管理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