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打造“海绵体”全市按下绿色新城建设快进键
- 2017/9/28 14:43:51
- 44301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编辑:Leven
- 关键词:海绵城市再生水污水处理
【中国环保在线 地方新闻】深圳市探索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水城共融体系也是其中一部分。因此,深圳全市按下了海绵城市建设快进键,力争成为一个“蓝绿交融”的智慧新城。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深圳“海绵体”成为现实的那一天已经在望。
深圳打造“海绵体” 全市按下绿色新城建设快进键
早在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的时候就明确指出,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城市。要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示范区,探索可推广的、可复制的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规划还强调,要在循环经济、生态环保等领域引入PPP模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进行绿色化改造。而在深圳实施的五大重点任务中,建绿色低碳之城已经被写进了未来工作中,全力开展水、大气、土壤防治三大行动,并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一个智慧新城必然少不了“蓝绿交融”的生态主题,所以重构城市水循环系统的海绵城市建设才会受到重视。为此,2004年,深圳市就引入了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理念,2016年又一举入选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建设之路由此打开。
由于深圳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发展状况和经济地位,国家对于深圳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果也颇为关注。8月中旬,住建部刚刚在珠海集中对广东省各城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情况进行了巡查。专家指出,深圳试点工作须以系统思维推进,完善顶层设计,量化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成效。
实际上,深圳市在海绵城市建设顶层设计方面没少下功夫。目前,《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已经下发,同时出台的还有《深圳市海绵城市规划要点和审查细则》等管控文件。至此,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顶层设计框架基本搭建完毕。
根据专项规划,深圳将继续建立规划指标体系,并且划定了六类海绵城市功能分区,提出分级分类的目标管控指引。还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布局,详解重点区域的规划案例,全面落实管控要求,将关键指标纳入了“两证一书”审批环节。
为了更好地衔接海绵城市建设专项方案,深圳还印发了《深圳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试行)》。10月1日起文件正式生效,对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作出了具体规定。此文件意在提高深圳地下管廊建设科学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为海绵城市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在深圳地方扶持下,全市海绵城市建设步伐大幅提速。“龙岗样板”就是深圳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龙岗区相关负责人认为,要将打造绿色龙岗海绵城市作为“对自然的回馈”。龙岗的建设目标是成为深圳发展的“第三极”,追求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活。
有鉴于此,龙岗确定了“三环五水、蓝绿交织、散点星罗、城水共融”的海绵空间理念和“山环水润、产城融合”的总体战略目标。未来,龙岗还将走多元建设道路,事半功倍地建设城市“海绵体”。除了龙岗区,光明新区带来的示范效应也不容小觑。
从2009年开始,光明新区就开始了先行先试,今年4月,其在2016年度海绵城市试点绩效评价中为深圳刷足了印象分。而在7月,深圳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也是落户的光明新区,本地化技术路线和实施路径研究和实践再次起航。
截至目前,光明新区已经有6项工程完工,引导社会资本助力有望进一步加快新区“海绵化”步伐。据悉,光明新区还计划投资300亿将光明小镇打造成“深圳的生态后花园”,建成后就将成为该区面积大的海绵体系。
曾经,深圳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的“深圳奇迹”。而新时期,在生态文明建设旗帜下,深圳依然要做一个先行者。打造新城新气象,共建水城共融体系,深圳是否能拿下海绵城市建设的又一个“深圳奇迹”的荣誉呢?我们拭目以待。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