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干杰:推进环境综合整治 发展绿色经济新常态
- 2017/10/18 13:29:12
- 39060
- 来源:《环境保护》 李干杰
- 编辑:Sunny
- 关键词:环境综合治理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
【中国环保在线 领导之声】绿色发展是顺应绿色世界潮流、承担共同责任的重大决策。“十二五”以来我国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治污减排任务超额完成,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中国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逐步健全环保法规标准和制度,推进生态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深化,优化经济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和结构优化升级 。
李干杰:推进环境综合整治 发展绿色经济新常态
“十二五”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十二五”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作为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任务,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坚决向污染宣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大力实施“大气十条”,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建立健全区域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建成发展中国家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部具备细颗粒物(PM2.5)等六项指标监测能力。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和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2015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50微克/米3,首批开展监测考核的74个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3.6%,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分别下降27.1%、20.9%、27.7%,大气污染防治初见成效。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比例提高至64.5%,劣Ⅴ类比例下降至8.8%,大江大河干流水质明显改善。酸雨面积恢复到20世纪90年代水平。完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治污减排任务超额完成
全国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由2010年的1.21亿吨增加到1.82亿吨,已成为污水处理能力大的国家之一。全国脱硫、脱硝机组占火电总装机容量比例由2010年的82.6%、12.7%提升至99%、92%。完成煤电超低排放改造8400万千瓦,约占全国煤电装机1/10,正在进行改造的超过8100万千瓦,电厂煤耗已达世界先进水平。4.8万家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成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10年分别下降12.9%、13.0%、18.0%、18.6%,“十二五”减排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环境保护调控优化经济发展
在内蒙古、江西、广西、湖北4个省(区)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试点,出台《关于贯彻实施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的若干意见》,在浙江、新疆等13个省(区)开展省级环境功能区划编制试点。国家层面完成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环评。各级环保部门完成4000多项规划环评审查,国家层面完成300多项。国家层面审批项目环评文件1164个,对153个不符合条件项目不予审批,涉及总投资7600多亿元。加强标准引导,发布国家环保标准493项,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执行更加严格的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生态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深化
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20.36%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51亿立方米,土地沙化面积减少6.0%,石漠化面积减少4.7%。建成自然保护区2740个,总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16个省(区)开展生态省(区)建设,1000多个市(县)开展生态市(县)建设,92个市(县、区)获得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命名。中央安排专项资金275亿元,在23个省(区、市)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支持7万个村庄实施环境综合整治,1亿多农村人口直接受益。
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不断加强
安排中央专项资金172亿元,支持重点区域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50个危险废物、273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基本建成,历史的670万吨铬渣全部处置完毕。相比2007年,2015年铅、汞、镉、铬、砷五种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下降20.8%。核设施安全水平持续提高,核技术利用日趋规范,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放射源事故发生率下降到万分之一以下的历史好水平。各级环保部门妥善处置各类环境事件近2600起。
环保法规标准和制度逐步健全
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实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6”方案制定出台。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发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稳步推开,绿色信贷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健全,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开展试点。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取得明显进展。联合多部门开展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全国共检查企业540万余家(次)。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协调配合机制,环境司法取得重大进展。
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从总体上看,环境保护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多阶段多领域多类型问题长期累积叠加,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环境质量差、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生态受损严重、环境风险高隐患多,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不足,环境保护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和短板。可以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环境保护既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既是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窗口期、转折期,也是攻坚期、提升期,必须将提高环境质量这个核心贯穿到环保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认真谋划、精心安排、扎实推动,确保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立足国家发展全局,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创新创造和新概括,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航标灯塔。
绿色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又融合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大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各地方、各部门、各行业都要坚持绿色发展,不能只讲发展不顾环境,不能先发展后环保。如果经济发展一味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是吃祖宗的饭、欠子孙的债,不算本事、难以持续;也不能只强调环保不顾及发展甚至搞垮了经济,同样不算本事,后也会伤害环保。
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这其中蕴含着的就是绿色发展将为中国经济的长久繁荣开新局。工业革命以后建立起来的、一直沿袭的传统“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损耗和高碳排放”道路已不可持续,新的发展理念已然开启新的发展格局。绿色发展可以归纳为5个“新”,即“新理念、新资源、新模式、新方法和新业态”。有了新的理念,我们的眼里就能够看到不一样的资源,借助新的模式,包括数字时代的各种新型商业模式,采取新的方法,就可以转化、培育出新的业态。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成为新时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战略方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途径,是推动国家发展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