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浙携手共护“山水画廊”升级跨省流域治理模式
- 2017/10/27 15:38:05
- 39265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编辑:筱阳
- 关键词:生态补偿跨省流域治理水环境治理
【中国环保在线 地方新闻】早在2012年,财政部和环保部牵头,皖浙两省共同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正式实施。这是全国跨省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首轮试点为期三年。而在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局局长聂伟平看来,“到2020年,新安江将基本形成‘流域水质保持优良,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生态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新局面。”
皖浙携手共护“山水画廊” 升级跨省流域治理模式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无论是安徽黄山人,还是浙江杭州人,都对新安江怀有特殊的情感。
一江清水,流出了生态财富,也淌出了理念变迁。发源于安徽黄山的新安江是安徽三大水系之一,两岸风光秀美,有“山水画廊”之称。公开资料显示,新安江安徽段年平均出境水量达57多亿立方米,占千岛湖年均入库水量58%以上,千岛湖的水质,很大程度上被上游的“邻居”所决定。
为了守护好这一滩碧水,新安江跨省生态补偿试点自2011年起,先后开展两轮。生态补偿不是短期行为,上下游意见也会经历从分歧到弥合的过程,因此必须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共识,在中央、省级层面积极牵头协调下,实现求同存异。早在2011年,在财政部、环保部的积极推进下,为期3年的全国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启动。
在财政部、环保部的推进下,新安江流域开展了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安徽浙江两省以水质“约法”,共同设立环境补偿基金。其中,年度水质达到考核标准(P≤1),浙江拨付给安徽1亿元;水质达不到考核标准(P>1),安徽拨付给浙江1亿元;不论上述何种情况,中央财政3亿元全部拨付给安徽。水质主要监测指标是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考核依据是安徽、浙江两省跨界断面水质监测数据。
2014年,这个全国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到期,站在新的起点上,皖浙形成共识,谋划推进新一轮试点。2015年,两省签订新一轮的生态补偿协议,新安江随之启动全流域综合治理。新安江流域建设保护局局长聂伟平表示,新一轮试点必须跳出治理看治理,要实现原来的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项目推动向制度保护、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的“三个转变”。
在此理念下,催生了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升级版。皖浙两省横向沟联、互访协商,黄山市和杭州市定期交流协商,建立联合监测、汛期联合打捞、联合执法、应急联动等机制,统筹推进全流域联防联控,合力共解各项难题。据新华网此前报道,安徽省水环境保护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新安江流域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累计完成投资近86亿元。此外,黄山市每年还滚动推进100多个新安江综合治理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55亿元。
和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开展前相比,新安江的水质可谓今非昔比。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新安江综合治理累计完成投资 501.1亿元,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为优,跨省界街口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同时,千岛湖营养状态出现拐点,营养状态指数开始逐步下降,并与新安江上游水质改善趋势保持同步。
“一江清水,奔流千年”,是过往,也是未来,是皖浙两省人民的共同承诺。下一步,众多业界人士指出,“如果两省能在产业转移、人才培训方面加强双方合作,改‘输血式’为‘造血式’补偿,推动全流域发展一体化,将更有利于实现两省共建共享、互利共赢。”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