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垃圾分类市场化的五大乱象和三点建议
- 2018/8/18 18:22:43
- 25152
- 来源:E20水网固废网 洪翩翩、李少甫
- 关键词: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新兴市场的崛起,必将伴随着阵痛和探索。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入口环节,其市场化模式和方向正搅动着整个固废行业的发展,而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垃圾分类市场化?则需要业内人士共同去寻找答案。近日,中国固废网发起了“我们需要怎样的垃圾分类市场化?”的话题讨论,引发业界关注与交流。
垃圾分类市场化的五大乱象和三点建议
针对这一话题,此前,中国固废网特别采访了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何晟,也邀请了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垃圾分类委员会主任、贵州高远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董事长兰亚军发表了题为《垃圾分类的根本出路在市场化改革》文章,此文为系列之三,汇总凝练了近日来中国固废网所了解到的有关垃圾分类市场化可能存在的一些乱象,同时提出了三点建议,供业内参考,也欢迎大家继续投稿,留言交流。
先来一波“吐槽”:垃圾分类市场呈现五大乱象
1.口号响、实操难?
——“政绩压力,地方政府急于将垃圾分类推向市场,企业作了接盘侠,效果如何则另当别论。很多时候,垃圾分类还是口号响,实操难。”
——“垃圾分类项目多为2-3年的短期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将居民宣教、正确投放等作为主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检查垃圾分类成效?如何考核投放准确率,这些都不免令人疑惑。”
——“从小区里就能看出来垃圾分类项目的钱去了哪,我看大多用都在了拉横幅、建垃圾房、买垃圾桶上,政府要的也是这些显而易见的东西。”
——“即便是垃圾分类走在前列的试点城市,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在家辛辛苦苦分拣好了,可是等垃圾车一来,所有分类好了垃圾全部被倒进车箱里混合在一起拉走了。收运环节没做好就谈垃圾分类,只能是做做样子。”
2.活儿从政府到居民,终甩给了企业?
——“可以说全国大部分国民都做不到自觉分类。居民做不到分类时常会出现,终还是需要我们企业自己进行二次分拣。”
——“从全产业视角来看,前端分得好,形成不同的收运体系,肯定是好,但是实际中,前端很难实现理想的分类,再加上收运跟不上,对于终端处理企业而言,要想赚钱,就得在终端重新统一进行再分类,很多时候,前端分类是给甲方看的。”
——“现在的垃圾分类项目普遍属于短期项目,短期内,将教化民众这事交给企业,很难做到,在硬性考核压力下,企业也只能自找出路。”
3.“裁判员”不太专业?政令不一?
——“我们有好几个垃圾分类项目,目前的操作都是政府指哪我们打哪,规则政府定,我们重在配合,实际发言的机会很少。”
——“政府需要理性,规则得定好,但在执行过程中,非理性地执行还是时有发生。换一个局长,规则就变了,换一个监管单位又变了,南方和北方不同,街道东头和西头监管也不同,耗在这些问题上的成本很高。”
——“不行就扣钱,再不行,就换人。”
——“垃圾分类开始推行时,有效性需要高于科学性、操作性高于规范性,这是其能够运行下去的一个根本动力。对于企业而言,所谓能赚钱,一是政府支付给企业相应的处理运营费用,二是企业需要自己挖掘可回收垃圾的价值,赚一点钱,三是在过程中探索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有效降低成本还能让甲方满意,这往往是难的。”
4.五颜六色的垃圾袋和智能化垃圾桶就是垃圾分类市场化的方向?
——“以前的垃圾筒,招标采购价大概是三四百一个,现在有的智能垃圾桶要价达到七八千一个,本来四百块钱搞定的事情,现在弄到八千块钱,老百姓说政府搞垃圾分类,费用也交了,桶也买了,钱哪里去了。”
——“现在垃圾筒一般质量好的可以用2-3年,质量差的一年就坏了,垃圾筒终也会变成垃圾,还不能资源再生,这都是问题。”
——“垃圾分类也许搞活了做垃圾袋和做垃圾桶的产业……”
5.这波考核内容好像超纲了?
——“目前,政府对垃圾分类的考核内容主要是人在不在,人头对不对,分得质量怎么样,其他一概不管。”
——“政府的考核内容其中一项是,每一个箱房需要配置一名员工,8小时工时,工资则不低于3000,费用不够可以通过卖废品补充。这投入,难以想象。”
——“垃圾房有没有建好,垃圾桶数量够不够等都是重点考核指标。”
再来一波正经点评:垃圾分类需要你我他
关注的人可能能感觉到,垃圾分类市场的崛起来得快速而猛烈,中国固废网此前的统计也证实了这一点(详情请点击:上半年超5亿项目落入7类企业手中,垃圾分类搅动固废市场),而浩浩荡荡而来的新生市场,也滋生了一些乱象,不少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对此表现出了担忧。可以肯定的是,新市场的诞生,必然伴随着不断地探索与碰撞,而乱象之所以产生,与垃圾分类的行业属性不无关系。
周知的是,垃圾分类是政策导向非常明显的行业之一,其一大主要特征便是对政策的高度依赖,有政策时高歌猛进,无政策便寸步难行。2017年,《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2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建城【2017】253号)两个重磅文件的出台,使得垃圾分类迎来了第二春,也极大地刺激了垃圾分类市场的释放。
对于垃圾分类的政策性行业属性这一点,也不止体现在国家层面,在地方层面上也是一脉相承。从地方政府角度而言,跟随国家政策制定本地地方垃圾分类相关文件,提出地方的目标、工作方案等,这些都从根本上决定了当地垃圾分类产业的发展方向。但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在上传下行中出现了偏差,在顶层设计尚不完善、配套监管制度尚不明晰的情况下便匆忙将垃圾分类工作推向市场,就可能导致“成本高、乱指挥、效果差”等现象出现。
除了地方政府有难言之隐、急切之心外,企业主体也表示有苦水要倒。从市场大环境来看,垃圾分类市场尚处初生阶段,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因此在交易过程中,企业主体的话语权略显薄弱,不得不按照地方政府提出的目标、考核内容执行,为达标而运营,而刚刚变身市场“裁判员”的地方政府也还在角色适应中,总体来看,市场也就无法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但话分两头,就企业自身而言,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一些企业涉足垃圾分类业务也是从“政策好”、“市场火”等比较笼统、片面的角度,对垃圾分类行业、产业利益的驱动链条等认识不清、判断不明,时常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这也是造成垃圾分类项目出现“建站、购桶、发袋、标语、口号”等面子工程的原因之一。事实上,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主体,如果无法从全局出发,根本上改变居民的行为习惯,垃圾分类项目都无以为续,很容易一切归零。
另外,上述乱象中还提到“先分后混”的现象,这可以称得上是垃圾分类的顽疾之一,而这一问题也使得目前的垃圾分类市场卡在了前端,效果并不太好。
E20研究院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分类收运体系的不完善,而重要的则是末端分类处置设施体系的不完善。如果无法形成分类的全产业链条,末端没有相对应的分类处置设施,前端成功分类的垃圾终还是要全部运往生活垃圾焚烧厂,对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的提升毫无裨益,也体现不出对居民宣传时所提及的垃圾分类的好处。这样的做法终就成了说一套做一套,赔本赚吆喝。
基于以上,E20研究院固废产业研究中心对垃圾分类市场化也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1.完善的顶层设计必不可缺
从政府角度而言,垃圾分类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顶层设计,将前端分类、中端收运、资源回收利用、末端处置甚至于再下游的产物去处全部进行系统化的规划布局,才能形成完整的垃圾分类产业链条,有助于垃圾分类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应尽快建立、完善良好的法律体系,为垃圾分类提供法规保障。无论从垃圾分类工作的日常管理或者垃圾处置费的收费工作角度来看,法规的保障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没有法律的约束下,垃圾分类的日常管理将异常艰难,对于不进行分类甚至偷排乱倒的居民来讲毫无违法成本,时间一长必将影响自觉坚持、遵守垃圾分类相应要求的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信心。
2.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费机制
垃圾分类的推动离不开收费机制的完善,在行政命令强制的前提下,经济手段的刺激往往能使居民获得切实感受,在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已经进行多年,知晓率已经颇高的情况下,通过将“处理垃圾需要付费”、“分类后可减少进入焚烧厂的垃圾,在减轻社会污染的同时减少家庭垃圾处理费支出”的理念传递给市民,将垃圾分类的真正主体——公众带入战场,进而共同打造政府、企业、公众全面参与,多方协同的垃圾分类新格局。
3.垃圾分类需从政策导向型向内生驱动型行业转变
从产业角度来看,垃圾分类需从政策导向型向内生驱动型行业转变。跟随政府的政策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需考虑到垃圾分类行业的特殊性,在推行早期以有效性和操作性为主,为项目的稳定、持续运营打下基础,逐步加强垃圾分类工作的科学性及规范性,形成一套规范的工作方法,不但达成考核目标还可尽可能降低运营成本。另外企业还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探索分类产品的销路及去处,深入挖掘可回收物中的剩余价值,并尽量降低对政府补贴及运营费的依赖,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项目的运营质量,真正实现内生驱动。在以上基础上,还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从而形成完善的闭环产业运营模式,进一步提升利润空间。
总而言之,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的有机结合,也需要产业、资源、战略的有效统一。实施垃圾分类市场化,必须把法规制度建设作为主线,把末端设施体系建设作为支撑,把培养居民主动分类意识作为目标,真正做到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E20研究院固废产业研究中心行业分析师丁宁对本文亦有贡献。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