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产业红利期已过去,效果时代呼唤技术回归
- 2018/9/1 9:22:22
- 18985
- 来源:中国水网
- 编辑:谷林
- 关键词:环境治理产业PPP项目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在市场化、信息化不断成熟的发展大势下,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正愈加公平,环保产业亦将随之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值此期间,业界呼吁环保企业要能统筹全局、有一揽子解决方案才能实现区域环境的综合治理。
谈当前的产业形势,离不开市场大势的影响。作者在E20专题群与企业沟通时,不少企业经营者坦言,随着降杠杆政府资金紧张,市场增长低于预期,融资难、融资贵造成企业经营困难,以及税收、人力成本增加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叠加,中小微环保企业日子会越来越难过,环境产业也面临着优胜劣汰的洗牌。现在现金为王,需要大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目前所谓的“国进民退”不赖国企,出事的不少民企之前太过凶猛,本来大家也都是对结果心知肚明,就看谁跑得快早上岸。甚至有人劝诫同行:如果企业稳扎稳打,不靠过渡举债跑马圈地,兴许还能撑过这一段,否则还是早点套现好。
一位不愿署名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在当前的大背景下,环境企业本身肯定都会受到一些影响,但对整体市场的评价不能主要依靠那些出了问题的企业。他认为,总体来说,当前的环境产业发展有些虚热。他之前了解过一家国外企业,化的环境企业,在很多国家有基地有工厂,高精尖技术密集,做了很多实事,市值才只有十亿欧元。而国内的环保企业,做的是一些更简单的事情,却可能市值上百亿。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他认为,我国的环境产业经历了从设备到工程技术到政策和资本推动的过程,市场粗放、资本狂野,没有真正技术积累和产品打磨的过程。紧随着社会发展的浪潮,快速虚胖。不少企业,外面看,会觉得发展的挺好,市值高、速度快,实际上它也许并不想这么高这么快,但是它停不下来。对于已经在上位的企业,高处不胜寒,不进则退,慢下来、停下来,可能就会出问题,起码被外部认为出了什么问题。
他个人觉得,纵观历史,环境产业市场的红利期已经过去,环境企业像之前那样被高估、追捧的火热场景将会过去。前段日子一些企业发债失败,不是因为没人愿意给它们投钱,而是现在不再像过去那样,没那么多人为它们鼓掌喝彩了。一些企业被收购,有各种原因,但也是企业的一种选择,或没有别的选择。
在前不久召开的“2018(第十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在致辞中表示,2018年,是环境产业的转折之年。资本泡沫骤然退却,环保督察不断加严,环境质量改善和资金短缺的双重压力,让地方政府和环境企业腹背受敌。
另一位投资企业资深人士对中国水网介绍,近一两年开始有个迹象,就是生态环境部逐渐开始从运动员和参与者的角色,往裁判员的角色转变。之前环保都考核各地区的污染物排放量,并没有明确考核单个设施的排放标准(指对主管政府),主管部门(环保部、建设部)同时是运动员和裁判员。随着资本市场火爆+政府债台高企,让政府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金融放大杠杆,努力表外融资,PPP模式应运而生。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PPP项目不是按照治理效果付费的,而是按照工程进度付费的。这个时期,又加进来财政部和发改委等玩家,但是并没有专门的裁判员,都是身兼数职。而近几年开始,环境主管部门大力发展环境在线监测体系和环境巡视督查,对政府主官的考核也从很久以前的总量考核变成能落地的一票否决。
他认为,当裁判员归位,手里有望远镜(监测体系)、哨(巡视)和红牌(约谈、问责),才能做好裁判员。在生态环境部作为裁判员的角色明确的前提下,他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内,环境产业会迎来环境治理真正的“效果时代”。如果把PPP火热阶段作为一种“出轨”,未来,也可以说是“效果时代”的回归。
对于环境治理的“效果时代”,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曾指出,效果时代指的是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时代,以考核环境质量变化来衡量环保工作。
2016年,薛涛专门就“效果时代”写过专题文章。在文章里,他指出:进入效果时代,基于百姓诉求和上级政府的正式压力,引发的环境治理效果需求恰恰是未来环境产业的发展机会。在这样的机会下,E20研究院划分的I方阵的一级开发商,将成为承接地方政府环境质量需求的重要力量,A/B方阵将有可能升级到该阵营,其它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或重资产集团有可能破门而入。而这,基本上就是近些年市场格局变化的真实写照。
对于现状和未来,前述不愿署名的企业经营者认为,现在不是对很多事情下结论的时候。虽然红利期已经过去,但市场仍然大有可为。就如环境产业早发展的那批企业,它们能时代,不是因为它们多厉害,而是它们赶上了那个值得庆幸的时代。
现在或许是“坏”的时代,但可能也是未来发展的机遇期?
薛涛认为,在转折之年,作为绿色发展突破的重要支撑,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尤为重要,且伴随环境督察升级,技术支撑作用逐步凸显。他认为,在效果时代,A/B方阵的重资产企业,即使不升级到I方阵,也会在面对来自地方政府的需求以及自身求发展的过程中,选择做宽的战略,依赖于广泛的上下游合作,尤其是技术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自身在交易结构设计、政府关系、投融资和项目管理等方面优势,采用拿来主义避免自身在原创技术快速迭代方面的劣势。因为在环保设施真正进入认真运行,业主开始真正关心排放效果和运行成本时,技术才会真正被尊重。
E20环境平台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傅涛回顾产业发展的20多年历程时也指出,环境产业实际上是环境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甚至在某种阶段是的载体和桥梁。十年后,市场需求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也逼迫行业重新回归技术思考。
但傅涛也强调,“此技术非彼技术”,十年以前的技术探讨与十年之后的技术探讨,有很大区别。新时代的技术探索,不仅要求污水处理厂能稳定运营,还需要把稳定运营的效果让人民感知到,传递到经济可以支撑的范围中。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