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200亿立方清泉千里奔袭 南水北调尽显多重利好

2018/9/17 10:17:37
48062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编辑:筱阳
关键词:南水北调供水设备
导读:来自日前中国水利部的公开消息称,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200亿立方米,供水量逐年增加。另据监测,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输水水质一直保持在II类或优于II类,已成为京津冀豫鲁地区不少城市供水的“生命线”。
  【中国环保在线 环保示范】迄今,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已调水200亿立方米。而在4年前通水后,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改善了受水区水质,增加了生态环境用水,还修复了区域生态,遏制了地下水超采状况,为沿线地区的环保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200亿立方清泉千里奔袭 南水北调尽显多重利好
 
  短短近四年,调水达到百亿级立方米,1亿人受益,这是南水北调工程交出的漂亮成绩单。来自日前中国水利部的公开消息称,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200亿立方米,供水量逐年增加。另据监测,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输水水质一直保持在II类或优于II类,已成为京津冀豫鲁地区不少城市供水的“生命线”。
 
  南水北调是世界上规模大的调水工程,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分别从长江的上中下游取水,分三路向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区供水。水利部数据显示,工程供水量逐年增加,工程稳步达效。经过十多年努力,东线输水干线水质稳定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标准,中线水源区丹江口水库水质一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纵贯北国的这条新水脉,两年来不仅有效保证了沿线城镇居民用水,改善了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破解了各地水资源困局。通水以来,中线一期工程已不间断安全供水1371天。东线已累计调水到山东省近30亿立方米,去年全年度调水到山东达到11亿立方米,较前一年相较增加20%以上。目前,工程已成为京津冀豫鲁地区近50座大中型城市的主力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亿人,改变了北方受水区的供水格局提升供水保证程度。
 
  丹江水水质如今长期稳定在II类标准,沿线一些受水区水质差的状况大为改善。尤其是中线水源切换后,城市居民饮用水水质改善明显,受水区群众对此大加称赞,纷纷表示“水垢少多了,口感变甜了!”在北京,南水占到城区日供水量近七成,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0提升至1.2。从缺水到喝上水,从喝上水到喝好水,通水以来沿线受水省市供水安全系数有效提升。
 
  浩浩北送的南来水,不仅是一条蓝色生命线,更是一条黄金新水脉。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保障京津等华北地区城市供水安全的同时,也发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4年来,北京、天津等6省市累计压减地下水开采量远超7.4亿立方米,地下水位得到不同程度回升。沿线城市河湖、湿地以及白洋淀水面面积明显扩大,大幅度改善了区域水生态环境,受水河流重现生机与活力。
 
  不仅如此,南水北调水逐步置换受水区超采的地下水和被挤占的生态用水,生态环境恶化态势大为改观。从2018年4月开始,向沿线受水区河北、河南、天津等省市生态补水,截至6月30日累计补水8.7亿立方米。尤其是保证了2017年胶东大旱供水需求,确保了青岛、烟台等城市的用水安全,维持了济南泉水的持续喷涌。在河南,21座水厂由地表水切换为丹江水,置换出的地表水用于工农业生产、生态建设,发挥了显著效益。
 
  一些北方大中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缓解,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创造了机会和空间。一方面,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从调水源头到沿线各地,铁腕减污,累计关停企业3500多家,新建污水处理厂350家,新建垃圾处理设施150座。另一方面,调水沿线转变用水方式倒逼发展转型,淘汰限制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培育新型产业。据测算,南水北调为东中线受水城市每年增加工农业产值近千亿元。

热门评论

上一篇:“山竹”凶猛奔袭粤桂多地 核电如何修炼“铁布衫”

下一篇:光伏建筑一体化驶入快车道 描绘万亿级节能减排新蓝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