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央1号文件今年关注农村垃圾哪些事?
- 2019/2/21 9:21:36
- 26056
- 来源:中国固废网 李少甫、丁宁
- 关键词:农村垃圾处理中央一号文件
【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发出《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里提到了哪些农村垃圾治理的相关事宜?对固废产业又将带来哪些机遇?E20研究院固废产业研究中心时间对文件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文件原文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
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中央财政对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等给予补助,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给予奖励。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允许县级按规定统筹整合相关资金,集中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等有机结合。
E20研究院解读
此次文件再次重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突出了中央对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视和决心。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中两大重点任务便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以及“厕所粪污治理”。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工作任务中提到: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处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行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重点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污染“上山下乡”。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篇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生活垃圾的收运体系使用“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传统集中处理模式,效率较低且不具备与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想匹配的能力。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曾于2018年印发《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三步走”实施方案》,其中提出了一套”在源头建立农户分类体系→根据分类要求改造现有收集点以避免重新混合收集→配置满足分类清运要求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并根据当地人口、垃圾量情况优化建立分类垃圾处理设施”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同时根据农村生活类、产业类、服务消费类和公共机构类等四类再生资源的特点,分类建立不同模式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并引导资源回收和垃圾处理的两网融合。在《三年行动方案》中也提到“各地区要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经验做法,结合本地实践深入开展试点示范,总结并提炼出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的环境整治技术、方法,以及能复制、易推广的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建成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相信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案能给各地垃圾分类示范县的建立工作提供借鉴。而后根据典型示范地区整治进展情况,集中推广成熟做法、技术路线和建管模式,使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整体提升。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我国部分地区已有成功案例,如浙江金华模式和湖南长沙模式。
1. 浙江金华模式
浙江金华模式,是农村垃圾分类的典型代表。金华于2014年5月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探索出“二次四分”的垃圾分类方法、“垃圾不落地”的转运方法、“阳光堆肥房”就地资源化利用方法,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财政可承受、农民可接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农村生活垃圾减量70%。目前,垃圾分类已覆盖100%的乡镇和98.1%的行政村、85%的自然村。
金华模式的推广,核心在于其“二次四分”法被广泛接受并付诸实践。农户按“会烂”和“不会烂”标准进行一次分类,村保洁员在农户分类基础上进行二次分类,将“不会烂”垃圾再分为“好卖”与“不好卖”两类,并对农户分类进行及时纠错。保洁员利用两格式分类收集车将“会烂的”和“不会烂的”垃圾集中收运至村内或联村阳光堆肥房,其中前者投入堆肥间堆肥,后者当中,“好卖的”被投入临时存放间贮存,由金华市指定市供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对市场上不予回收的废旧塑料、玻璃等进行上门定时兜底回收,费用将归为保洁员所有;“不好卖”的垃圾则按“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原则,经乡镇转运后由县(市、区)统一处理。通过“二次四分法”,一方面有效破解了农村居民年龄差异大、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带来的分类不到位的难题,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从而降低转运、焚烧环节的成本和环境压力。另一方面打通了分类后各类垃圾的处理(或再利用)渠道,确保分类后的垃圾能够分类处理或者得到妥善利用。
据调研,金东区所有行政村已全部建立垃圾分类工作体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县域全覆盖。金华全市已建成阳光堆肥房2275座、微生物发酵器101座,大量垃圾不出村就能就地处理,产出物由专业公司或农业合作社收运,用于制作有机肥或直接还田增肥。据测算,一年中,有近70%的生活垃圾留在农村堆肥房,另有10%至15%的垃圾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剩余需要转运处理的垃圾,只占原来的15%至20%,每年能节省下垃圾清运、填埋等费用500多万元,10年可以收回投入成本。
为了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常态化,让垃圾减量可持续,金华市建立“财政兜底、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资金筹集模式,减轻农村基层的资金压力。各级财政投入主要分一次性投入和长期投入,相关支出列入预算。一次性投入包括阳光堆肥房,每个行政村补助10万元,分类垃圾桶(箱)、垃圾车等配套设施每个农业户籍人口补助20元;长期投入主要包含保洁(分拣)员工资、设施运维费用、不能堆肥且回收利用垃圾的转运处理费用,目前财政按人均80元左右标准予以奖补。同时,金华还按村设立“共建美丽家园维护基金”,资金来源主要是社会各界捐资和村民自愿缴纳卫生费,其中卫生费标准一般为每人每年12元至30元。
2. 湖南长沙模式
湖南长沙县逐步转变过去“户投放、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转移式处理方式,按照“全域覆盖、全民动员、全面推进”的思路,推行农户生活垃圾“三分法”,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投放,倡导易腐垃圾不进桶、不出户,引导村民源头减量、就地生态处理,积极构建“户分类投放、村分类收集、镇分类中转、县市分类处理”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新体系。
图 1 长沙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转运处理路径图
长沙模式在分类服务、清运转运、分类处理全流程进行了市场化运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分类服务方面,湖南长沙模式引进了市场化力量,通过“一起分类”的模式构建了从容器(蓝箱、蓝袋)、收集场地(小蓝屋)、运输车辆(蓝车)到分拣打包中心(蓝岛)的“蓝色分类模式”,用以进行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的全流程分类:
1、建立村小蓝屋用于收集存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由村保洁管理
2、建立镇中转站收集村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由镇环卫部门负责管理
3、建立蓝岛集中分拣打包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
4、建立蓝车团队完成收运工作
在收转运环节,通过服务外包,三年共投入垃圾清运费4000余万元,由专业公司负责全县城乡垃圾压缩站的终端清运,统一送市中转场后、进入市属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在末端处理环节,长沙县打通了垃圾分类回收终端处理渠道。2013年10月,通过采取自购服务方式,推出了有毒有害垃圾“统一收集、统一运营、统一处置”的举措。经过近四年的探索,2017年5月,通过公开招标,两年共计投入389.4万元,引入长沙县大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全域推进新一轮城乡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统一回收、统一清运、统一处理”服务,不仅打通了全县低值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处置渠道,解决了镇村垃圾分类的后顾之忧,也减轻了长沙市终端的处置压力,还让废弃的玻璃、塑料、橡胶、纺织品等变废为宝。而针对农村垃圾中含量较高的有机垃圾,长沙县也正在进行农贸市场果蔬垃圾及园林绿化垃圾的处理的试点项目,相关处置基地于2016年10月投入建设运营,项目用地36亩,规划产能200吨/天,实现乡镇垃圾处理不出镇。在实施效果上,以长沙县春华镇九木村为例,每月转运的其他垃圾由未分类前的100吨,降至2吨,减量化效果明显。
厕所粪污治理篇
在“厕所粪污治理”方面,此次文件中提出中央财政将给予专项补助,同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与《三年行动方案》中提出的“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形成呼应。其中强调了“规范推广”PPP模式,近年来中央对PPP的合规问题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我国厕所革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5000年前的公厕起源,到以普及公厕为目标的公厕革命1.0时代,再到整治环境、提升公厕服务质量的公厕革命2.0时代,逐渐步入以智慧公厕为代表的公厕革命3.0时代。我国公厕革命经历了从产生,到保量,再到保质的过程。
在2015年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在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有关报告上作批示,要求抓“厕所革命”,提升旅游品质。中国国家旅游局于2015年4月6日,制定出台三年计划,提出从2015年至2017年,通过资金补助等方式持续推动,3年内全国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5.7万座,实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
2017年11月27日,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指示,强调要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说,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农村综合环境治理,尤其是生活垃圾及厕所粪污等关系到百姓日常生活质量的民生问题得到更多重视。
据E20研究院观察,公厕作为环卫配套设施中的重要一环,自1979年以来呈现持续、快速发展趋势,到1995年达到113461座以后总量基本保持平稳。其中,城市及县城地区随着其人口的持续增长,城镇(城市、县城)公厕设施近十年保持匀速增长趋势,复合增长率为2.03%。与城市扩容速度相比,这一增速仍略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居住条件较为完善,对公共厕所设施的需求相对较低。农村地区(乡、镇)公厕数量近年来基本保持平稳,但农村地区与城镇对公厕设施的需求存在本质区别,许多农村地区尚未达到厕所入户的居住条件,公厕设施成为了这部分农村地区生活的必备基础设施,直接影响了居民的人居生活环境。厕所问题不仅关系到旅游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到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特别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公厕条件远不能达到干净、卫生的低标准。提升农村地区公厕数量以及质量将是建成文明城市和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件原文
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养殖大县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治理全覆盖,下大力气治理白色污染。
E20研究院解读
此次文件中主要以化肥农药、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重点内容对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提出要求。而一个月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关于农业方面也曾提到相关内容。(相关阅读:解读堪称固废十条的“无废城市”—天罗地网合久必分)如“逐步实现畜禽粪污就近就地综合利用…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种养循环的多种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到2020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坚持因地制宜、农用优先、就地就近原则,推动区域农作物秸秆全量用…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以回收、处理等环节为重点,提升废旧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再利用水平…到2020年,重点用膜区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奖励或使用者押金返还等制度,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实施无害化处理”。而在化肥减量方面《无废城市》中则是以调整补贴的形式“加大对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生产有机肥的补贴力度,同步减少化肥补贴”进行改善。旨在通过增加有机肥的补贴力度,一方面促进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的末端产品销售,提升其价格竞争力,结合化肥补贴的减少,使得有机肥料进一步推广使用,替代原有化肥使用量,达到化肥使用量负增长的终目的。E20研究院认为,加强补贴力度对于推动秸秆综合利用起到积极作用,但仍需注意到的是,我国农业生产模式较为分散,不利于秸秆综合利用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同时由于农业生产利润较低,农业生产者对有机肥多存有审慎态度,导致有机肥的销售易受阻,对补贴依赖较高。且在农业生产者采用有机肥后农业产品的附加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者对有机肥的认可程度难以得到切实提升,有机肥摆脱补贴难度较大。而补贴的形式终究无法长存,各地在推进畜禽粪污、秸秆等资源化利用的过程中还将继续探索资源化产品的出路。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