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PPP迎来升级版:两大领域有望获取优先权
- 2019/3/11 13:38:09
- 61299
-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编辑:筱阳
- 关键词:环保PPP污水处理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一方面,环境质量改善加码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寒冬之后资本市场多对市场持有观望态度,环保PPP项目随之进入深度调整期。但就在日前,一则颇具回春意味的《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日前,财政部印发《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在环保圈内迅速引起震动。其中明确,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污水、垃圾处理等依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表现为政府付费形式的PPP项目除外。财政部PPP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末,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项目累计超过8598个、投资额为接近13.19万亿元。
“规范”成为《意见》中出现的高频词。健全制度体系,明确“正负面”清单,明确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严格项目入库,完善“能进能出”动态调整机制,落实项目绩效激励考核。建立完全与项目产出绩效相挂钩的付费机制,不得通过降低考核标准等方式,提前锁定、固化政府支出责任。
绩效考核必然成为下一步PPP的热点。《意见》的基调有两点:继续推动PPP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与控制政府债务,包括支出责任。一方面,社会资本负责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并承担相应风险;另一方面则明确政府承担政策、法律等风险。加大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参与PPP项目的支持力度,向民营企业推介政府信用良好、项目收益稳定的优质项目,并在同等条件下对民营企业参与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这其中,属于正面清单的污水、垃圾处理这两大领域,则有望获得优先权。从“国家账本”来看,2019年中央财政将安排600亿元资金支持污染防治。具体来看,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分别领到250亿、300亿、50亿元防治资金。而在环保大部分领域,尤其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这类传统的以保底量及达标排放为基础的付费模式项目,可以理解为100%。
但与此同时,这类业务融资额小。“一些环保企业大规模融资,用的就是PPP模式,去借债、贷款融一大笔钱,大搞项目扩张,但三年债期后无法支付,就满世界找钱。”环保专家骆建华坦言。但随着《意见》逐步落地,特别是市场化的退出渠道建立,就可以打消社会资本的顾虑,吸引更多具备实力的社会资本参与到PPP项目中来。
这也意味着PPP进入规范常态化调整发展阶段,同时也给予了市场规范运作PPP项目的信心。在业界资深人士看来,是因为前几年环境产业那种游戏规则已经失效了,玩PPP很厉害的一些企业完蛋了。而这也反过来将倒逼环保企业创新转型升级,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未来竞争将更多集中在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上。以水环境治理来看,在趋严的政策环境下,需要社会资本在村镇供排水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使其成为可行性缺口补贴项目类型,因而村镇供排水格局或将呈现新的业态。
在控制政府债务方面,《意见》细化了财政支出责任的细则要求。考虑到各地PPP推进状况的不同,没有按照原文一刀切“原则上禁止”,而采用一定限额限制。对于新上政府付费项目而言,财政支出责任占比超过5%的地区,不得新上政府付费项目。建立PPP项目支出责任预警机制,对财政支出责任占比超过7%的地区进行风险提示,对超过10%的地区严禁新项目入库。
社会资本看中的高回报、挣快钱时代已经过去了。《意见》对使用者付费项目和开发性(资源补偿/自我融资)PPP项目利好,对有能力把市场需求做起来且财务自我平衡的投资者有利。对于符合导向的环保优质项目,会随着政策的明确有望重新打开,但具体落地还需要时间。诚如黑臭水体和农村环境治理的刚性需求通过PFI来释放空间进一步被当前对纯政府付费的紧缩态势所压制,困局未解。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