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2018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19/5/10 8:58:28
20264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厅
关键词:水处理除尘设备
导读:2019年5月9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18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对2018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公报》显示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全市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68.4,比上年提高0.9%。
  2019年5月9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18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对2018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公报》显示,经过全市共同努力,全市空气质量、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一、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8年,全市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值为51微克/立方米, 同比下降12.1%;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值分别为6微克/立方米、42微克/立方米和78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25.0%、8.7%和7.1%。
 
  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浓度值为1.7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0%;臭氧(O3)日大8小时滑动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值为19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5%。
 
  2018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27天,达标天数比例为62.2%,达标天数比上年增加1天,比2013年增加51天;空气重污染天数为15天,比上年减少9天,比2013年减少43天。
 
  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2018年,全市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主要污染指标年平均浓度值降低,劣Ⅴ类水质比例下降。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源水质标准。河流I-III类水质河长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河长比上年减少13.7个百分点。湖泊II-III类水质面积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面积比上年减少10.7个百分点。水库II-III类水质总蓄水量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密云水库和怀柔水库符合饮用水源水质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全市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土壤生态环境风险得到管控。
 
  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2018年,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与上年相比基本稳定。
 
  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2018年,全市电离辐射环境水平处于天然本底水平,环境电磁综合电场强度远低于规定的控制限值。
 
  生态环境状况良好。2018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68.4,比上年提高0.9%。其中,植被覆盖指数有所增加,生物丰度指数和水网密度指数基本保持稳定,土地胁迫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呈下降趋势。
 
  二、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主要任务超额完成
 
  发布实施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蓝天保卫战2018年行动计划、秋冬季攻坚方案,以PM2.5治理为重点,以精治为手段、共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聚焦柴油货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防治领域,坚持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并重,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着力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完善柴油货车监管闭环管理机制,促进高排放柴油车淘汰更新。报废转出国Ⅲ标准柴油货车4.7万辆,累计推广逾23万辆新能源汽车,完成320座汽油年销量2000~5000吨的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控改造。完成450个平原村和剩余8家燃煤锅炉房的清洁能源改造,平原区基本实现“无煤化”。淘汰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656家,石化等重点行业实施深度治理,减排挥发性有机物2100吨。
 
  发布实施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8年重点任务分解,完善水污染治理长效机制,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发挥“河长+警长+检长”联动机制,清理整治违法排污行为。实施跨区、跨乡镇水环境区域补偿机制,形成上下游齐抓共治水环境的格局。
 
  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开展地表水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三年专项行动,全面启动农村地区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非建成区84条段黑臭水体治理,河湖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发布实施北京市打赢净土持久战三年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8年重点任务分解、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规划,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人居环境、农产品质量和饮用水水质安全为重点,突出重点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
 
  三、生态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压缩审批时限,下放市级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限55%到区级部门。清理环保证明12项,简化办事要件37%。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实现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办理。
 
  实施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有序推进排污许可证核发。完成101家屠宰、陶瓷、淀粉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提前完成140家污水处理厂排污许可证核发。强化证后监管,开展排污许可专项执法,对重点企业开展抽查检查,夯实企业主体责任。
 
  实施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推进排污费向环境保护税平稳转换,启动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投入力度,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等。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组织开展生态环境领域重点科研项目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科技支撑。推动快速监测技术科研开发力度。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成覆盖全市乡镇(街道)的粗颗粒物自动监测网络。
 
  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邀请,在“气候行动峰会”北京边会活动中分享北京市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在京举办“2018年北京大都市清洁空气行动论坛”,集合智慧持续助力北京蓝天保卫战。具有广泛影响的环保非政府组织—亚洲清洁空气中心(Clean Air Asian)授予原北京市环境保护局2018“夏港空气质量管理卓越贡献奖”集体奖。
 
  四、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管持续加强
 
  2018年,全市加大协同执法、科技执法、随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在固定源方面,全年共立案处罚环境违法行为4929起,处罚金额22956.22万元。查处重大违法案件1032起。利用热点网格识别空气污染异常高值区域,发现突出环境问题,提高执法效率。对PM2.5浓度排名靠后和断面水质不达标及下降幅度大的乡镇(街道)开展“点穴式”执法行动。
 
  在移动源方面,聚焦重型柴油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巩固深化“公安处罚、环保检测”执法模式,全年人工检查重型柴油车216.88万辆次,立案处罚超标车32.53万辆次;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15868台次,立案处罚1851台次。发挥源头管控作用,完成313个车型557辆新生产、销售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执法抽检工作。规范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行为。强化油气油品监管执法,全年检查加油站、储油库、罐车和油气回收设施1.8万座(辆)次,处罚154起。
 
  五、区域联防联控成效显著
 
  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完善,工作力度不断强化。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领导下,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坚持“落细、落小、落实”原则,综合治理与重污染应对相结合。区域空气质量继续呈现整体改善趋势。
 
  水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持续推进。京冀两省(市)政府签订《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推进水资源与水环境质量同步提升,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力度进一步加大。京冀两地联合开展大清河、白洋淀流域水环境专项执法行动,跨界流域执法检查形成合力。京津冀三地开展“突发水环境事件联合应急研究性演练”,跨界水环境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不断增强。
 
  六、全社会参与“一微克”行动
 
  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公众参与,形成良好的社会共治氛围。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广大市民通过各种方式践行绿色生活,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开展环保有奖举报且对经查证举报线索属实的748人进行奖励。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北京市将继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建设“天蓝、水清、土净、地绿”的美丽北京,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标题:《2018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热门评论

上一篇: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 东莞成立环境资源巡回审判庭

下一篇: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开工 鄂竟平马兴瑞出席建设大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