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互联网+”能否成为推手

2019/6/5 10:42:44
47629
来源:环保在线
编辑:三两半整理
关键词:垃圾分类智能回收互联网+
导读:根据《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显示,居民对垃圾分类认可度高,但实际行动却很低。智能化便利了日常生活,果不其然,“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出现,不仅激励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投放过程中,对居民正确投放有一定的监督作用,而且还能为政府推进垃圾分类提供帮助。接下来“互联网+”又该如何培养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喝过的奶茶算哪一类垃圾?”“卫生纸是可回收垃圾吗?”“过期的化妆品该往哪扔?”“粽叶又该放到哪一个垃圾桶呢?”......如果位于某一个小区的垃圾桶旁,这样的问题刚从右耳朵冒出去,左耳朵又会进来一个。新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显示,在垃圾分类领域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现象,受访者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认可,但实际行动与认知程度差异大,有近七成受访者认为自己“垃圾分类”做得较差。
 
  垃圾分类是改善生活环境,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培养居民垃圾分类好习惯,有赖每一个人从源头入手,提高分类意识,让垃圾分类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为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取得明显的成效,北京、上海、天津和杭州等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北京、上海和宁波已经率先进入了快车道,打开了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北京推动“强制分类”学校医院等机构先行,并逐步实现全覆盖;上海于2019年7月1日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违反垃圾处理单位高罚款50万元;宁波规定个人未分类投放高罚500元,单位未分类高处罚1万元。
 
  面对垃圾分类制度日益趋严,全民参与度又不高的情况,“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扫码、投递,根据投递的物件即可获得相应的收入,手机上还可查看回收桶是否已满,免得白跑一趟。”通过兑换积分和奖金的形式激起了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其中,“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已成为热点,多地开始积极推进。
 
  2019年初,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也添加了“垃圾分类回收平台”功能,针对低价值的回收品,可按重量兑换“能量”,随后在环保商城里根据累计的“能量”兑换实物或优惠券。
 
  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平台优势,解决生活垃圾分类的难题是切实可行的。“互联网+垃圾分类”的模式在垃圾分类的投放和收集环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自动称重和积分奖励功能激励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投放过程中,对居民正确投放有一定的监督作用。
 
  此外,现在多家垃圾回收企业已经打造了自己的大数据平台,可以直观了解垃圾回收、分类和处理的情况,其中的信息采集、投放溯源、现场监管、管控垃圾流向、数据自动上传等功能,可以为政府推进垃圾分类提供直接帮助,能更加有效处理生活垃圾。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马俊伟指出,当前许多“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的企业,还仅仅停留在回收环节,前期的分离和后期的处理很少涉及;再者,受利益驱动和成本制约严重,处理技术还不成熟。
 
  未来“互联网+垃圾分类”的走向,是如何将“互联网+”有机融入到垃圾分类整个系统之中,服从并服务于整个垃圾分类系统,探索出了一条公益性与赢利性相结合、高科技与传统性相结合、回收和资源利用深度结合的垃圾分类模式。目前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从源头抓起,增强垃圾分类意识,让居民主动参与其中,形成可持续的分类习惯。

热门评论

上一篇:垃圾分类如火如荼 利用率却上升缓慢 这个国家经验值得借鉴

下一篇: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仍处于上升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