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新政策再次入场2019年京津冀大气治理在关注什么

2019/10/17 10:30:32
50304
来源:环保在线
编辑:筱阳
关键词:废气处理超低排放散煤治理
导读:面对即将到来的蓝天保卫战关键年,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质量攻坚成效便显得至关重要。近日,生态环境部在且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通过对燃煤替代、机动车减排、工业应急管理等多个板块定制精准治理方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新一轮大气治污攻坚战俨然已吹响号角。
  进入秋冬时节,京津冀及周边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开始打响新一轮大气治污攻坚战。
 
  近日,多部门联合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明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全面完成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尽管改善目标较9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有所降低,但仍高于2018年。《行动方案》制定的具体目标为上述地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6%。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曾对此指出,“可以说,重点区域秋冬季期间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已成为影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矛盾和突出短板。”特别是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过程频发,生态环境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秋冬季期间PM2.5平均浓度是其他季节的2倍左右,重污染天数占全年90%以上。同时硝酸盐浓度和占比大幅度超过硫酸盐,成为PM2.5中主要的二次无机组分,其浓度快速上升已成为PM2.5爆发式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也充分说明了大气污染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由于污染物排放强度大,一旦出现不利气象条件,首先形成本地积累型污染。尤其是2018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出现反弹,其中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6.5%,重污染天数同比增加36.8%。此外,晋冀鲁豫交界位于背风坡区域,但重污染企业密集,是区域污染的“热点”。
 
  仅邯郸、沧州、济宁和北京等4个城市完成了当年秋冬季大气治污攻坚方案中PM2.5浓度改善目标。对23次污染过程的精细化定量化分析表明,每次污染过程都可以解释为污染物本地积累、区域传输和二次转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据多位业界专家分析,远超环境承载力的污染排放强度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形成的主因。
 
  据预测,受厄尔尼诺影响,2019-2020年秋冬季气象条件整体偏差,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进一步加大了大气污染治理挑战性。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随着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即将迎来收官之年,这个秋冬季的攻坚成效,直接影响着治理目标能否实现,较往年更为关键。双重压力之下,2019年任务更为艰巨。也正因此,与前期相比2019年的攻坚行动更趋于理性,强调差别化精准治理。
 
  对比除了推进清洁取暖、锅炉综合整治等常规做法,今年还特别强调“控煤”,并首次单独列出相关要求。《行动方案》确定今年10月底前,“2+26”城市完成散煤替代524万户。坚持综合施策,强化部门合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开展柴油货车、工业炉窑、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扬尘专项治理行动。而分别占据汽车排放总量65%的区域内柴油车氮氧化物和99%的颗粒物排放,亦是下一步运输结构调整的重点。
 
  生态环境部还将严格要求地方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继续指导各地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开展应急联动。重点推进晋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要重点强化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减排。天津、山东加大化工园区整治力度,推进安全、环保不达标以及位于环境敏感区的化工企业关闭或搬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将把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重点攻坚任务落实不力、环境问题突出,且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恶化的地区作为重点。
 
  《行动方案》明确了15个明确绩效分级指标,同时细化分级办法,确定A、B、C级企业,实施动态管理。环保绩效水平高的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可不采取减排措施。尤其是在钢铁行业方面,《行动方案》明确高标准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并推进精准治污,因地制宜实施“一市一策”,全面加大西南传输通道城市污染减排力度。

热门评论

上一篇:酝酿8个月,“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

下一篇:广西环境保护:展开八桂生态新画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