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保护任务下,三峡集团的大纵横与大压力
- 2019/11/27 9:16:08
- 19128
- 来源:中国水网 李艳茹
- 关键词:三峡集团流域治理
2018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三峡集团新的战略发展定位文件,明确三峡集团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基础保障作用、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这也意味着三峡集团在新时代有了新的战略发展目标。按照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的新提法,“三峡集团要在水资源相关产业大显身手,两翼齐飞,不仅要做大的清洁能源集团,而且要做大的生态环保集团。”
从近期的项目信息及企业动态中也可以看到,在流域治理板块,三峡集团独树一帜,拿下了水环境后半场的大多数项目,并通过合纵连横将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式方法带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在这张宏图之下,三峡集团大过了所有的环境企业,其挑战及压力也明显区别于过往环境企业的所遇所感。
大纵横——高于行业、高于部委的视角
在系统治理这一层面,治污不再是单个项目的事情。“水十条”及“长江大保护”任务之下,行业太需要一个平台去落实国家政策层面要求,关注省市、部委等各方的管理诉求和利益诉求以获得更多支持,整合系统机制和服务能力,为系统化治理制定规则,和其他行业进行合作等等。这个平台需要体现国家意志,需要有高于行业、甚至高于部委的视角。
三峡集团扮演了这个角色。它搭起了一个巨大的平台,也展示出了其作为行业平台的合纵连横及整合推进实力。
1、整合产业力量
2018年来,三峡集团前后签署了几十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快马加鞭地牵手了一大波新老朋友,努力实现合作、互利与共赢。由于合作企业阵容强大,被行业称为“三峡集团的豪华朋友圈”。(相关阅读→《 长江大保护里的“高富帅” 818三峡集团的豪华朋友圈》)
经过数年的积累和梳理,今年6月5日,长江生态环保产业联盟宣布成立。联盟汇集了产业相关的精锐力量,将多家头部金融机构、研究机构、咨询机构、环境企业、建筑公司纳入其中。(相关阅读→ 《长江生态环保产业联盟成立大会环境日在芜湖召开》)
包括: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等入选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工程咨询公司、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中国通用咨询有限公司、北京金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清控伟仕有限公司、E20环境平台入选咨询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入选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北控水务集团、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桑德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环境集团、苏伊士新创建有限公司、中国光大有限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投资运维专业委员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建设专业委员会。
近期,三峡集团对产业力量的整合从协议框架到了股权及项目合作:认购了包括北控水务、武汉控股、国祯环保等企业部分股权(其中国祯环保为控股认购),与多家企业组建联合体拿单,合作走到了更深入的阶段。
2、资金筹措
在上述产业联盟中,便特设“金融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入列金融专业委员会,为大保护基金提供支持。
今年10月,由三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北控金服(北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长江绿色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三峡资本持股比例70%,北控金服持股比例30%。这部分基金将会“重点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点投向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修复、水环境保护等领域”。
10月,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在北京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举行座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合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11月,三峡集团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以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宗旨,围绕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建设、清洁能源开发和脱贫攻坚等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和多领域合作。
此外,三峡集团在债券市场也有着顺畅的融资渠道。债券品种多、金额大,仅2019年绿色公司债券,证监会的批准金额便为“不超过人民币 200 亿元(含 200 亿元)”。从三峡集团债券市场半年报来看,当前三峡资产负债率仅为48.71%,融资空间充裕。
三峡集团债券基本情况
3、多方沟通
三峡集团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为建设三峡、开发长江而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已发展成为总资产超8000亿的中国大的清洁能源集团和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在优越基因及行业地位的带动下,三峡集团与中央部委、地方政府的沟通要更加便捷顺畅,为推进区域联合打下基础。去年,三峡就与长江经济带沿岸的湖北、湖南、重庆、宜昌、九江、岳阳、芜湖等地的地方政府签署大量合作协议。今年以来,座谈与签约继续进行。重点事件如下:
5月6日,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在北京与来访的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蒋旭光一行举行座谈,双方就三峡水利枢纽运行管理等深入交换意见。雷鸣山表示,希望水利部给予三峡集团更多指导和帮助,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6月9日,三峡集团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湖北武汉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保障流域防洪安全、共抓长江大保护、水资源高效利用、基础信息共享、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深入推动长江的保护与发展。
8月,雷鸣山一行在上海拜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双方就共抓长江大保护、新能源开发、金融合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9月,雷鸣山拜会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蒋超良表示,三峡集团扎实推进湖北长江大保护工作,成绩显著。希望双方在已有的良好合作基础上,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加强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大压力——行业所有痛点的集合与放大
在长江办印发的《关于支持三峡集团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几项重点目标:2018年,组建实体,提出新模式新机制;2020年,城镇污水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中远期,长江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绿色产业链形成。要求三峡集团实施先行先试项目、探索合作模式、全面参与共抓大保护。
对照“长江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的大目标,可以发现,目前当前的水环境治理还有诸多短板需要补齐。管网、截污、污泥、水系生态多样性营造等等。此外,“共抓大保护”的提出,恰逢环境产业寒冬之际。企业爆雷、项目烂尾的情况并不少见,导致在清旧账的过程中“次旧账”的产生。由于涉及空间广、任务重,在探索长江大保护治理过程中,三峡集团几乎能够遇到环境水务企业遇到过的各种痛点。由于要解决的问题更加系统综合,三峡也必将面对环境企业未有过的、更接近本质的困难和压力。
1、带动社会资本,解决资金回报问题
依据试点城市推算,长江经济带水生态环境保护资金需求在2万亿元以上,且大多治理需求是水环境治理、土壤修复、管网完善之类盈利性较弱的项目。这些领域需要沉淀大量资金,且收益来源有限,在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背景下,依靠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治污难以为继。若用传统“大开发”的模式新建更多的管网与基础治理设施,效果可能不够理想。
“三峡集团已经落地项目100多个,计划年内投资项目规模约300到500亿。”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郭亚丽博士在“2019(第十一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介绍,根据发改委对三峡集团的进一步要求,至2020年,三峡集团规划每年投入长江大保护项目规模300到500亿元、带动社会资金3000到5000亿元。
投入资金不是目的,需要考量的指标是对社会资本的带动。目前来看,在长江流域环境治理中,三峡集团仍然是投资主力,对于社会资金的带动效果不够显著。而对于社会资金来说,尤其是经历环境产业寒冬的社会资本,项目回报率、投资回收期、地方政府的支付能力,仍然是大流域治理中绕不过的问题。
“价格机制的探索是三峡集团的重点工作之一”,郭亚丽认为,价格机制不突破,模式的探索、治理路径的探索都受限制。三峡集团首先推进价格调整机制为导向的模式,具体实施商业模式包括“PPP+EOD”、“PPP+EOD+GSF”等PPP改良模式,另外大力推行成本控制、开源节流模式。
长江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峰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表示,推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地方政府发行生态环保专项债,以及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专项发展基金、转移支付资金对长江大保护的支持。深入研究长江大保护的电价、财税、污水处理收费等政策,争取国家部委的电价、融资,财税等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污水处理收费机制改革。
2、探索流域综合治理机制,厘清点和面的关系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强调系统治理,即回答点和面的关系问题。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分析:“过去,综合性治理方案虽然已经将管理问题、产权问题、股权改革、技术路线等考虑得很全面,但不能解决点状问题上相生相克的关系,具体实施中这些关系往往更加复杂。点的叠加是综合,不等于系统。”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环境治理产业从点状污染治理发展而来。从点源污染治理,发展到城市、县域的污水厂/垃圾厂,再到近几年出现的水环境区域整治。尽管从项目内容来看,单个区域的水环境项目包含区域内污水厂、河道、面源等多个要素,已颇具综合型,但放之于长江大保护的层面,仍是碎片化治理。从前期三峡集团拿下的一系列大额水环境项目来看,目前仍以区域分割状况下的水环境治理为主,区域联动、大流域综合治理/管理机制尚未全面形成。
当前,三峡集团正在积极探索厂网河湖岸一体和流(区)域特许经营机制。但由于长期以来环境领域的行业分割、区域分割特征显著,地方政府配合程度、项目规划的合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联动机制的建立。
1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在安徽马鞍山市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现场会中总结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情况。他指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一些地方对高质量发展认识不到位、自觉性不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3、发挥大业主专业化能力,推进技术的适应性落地
随着流域综合治理的要求从排放达标、总量控制走向了断面达标、区域达标,对于治理相关技术的要求也将逐渐从单项水处理技术走向流域综合治理成套集成技术、智慧水务技术等。
作为长江治理的大业主,三峡集团迅速组建了产业联盟、丰富技术工具箱,但长江治理涉及面广、事项繁多;环境产业技术品种良多,通常有着各自的适应条件。如何甄别技术特征及有效范围、进行有效的技术组合、发挥好产业技术力量、推进技术的适应性落地,对于大业主的专业化能力也将是一项考验。
此外,对于当前部分领域的技术缺项,三峡集团也有着“补全”的压力,去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集成攻关,研究制定管理法规和智慧化手段。类别包括:高排放标准条件下尾水处理技术与设备研究、污泥资源化利用和处理处置技术与设备研究、管网高效探测及修复技术与设备研究、污水系统提质增效技术体系研究、流域精细化管理法规和智慧水务系统研究等。
目前,依托搭建起的五大平台之一——生态环保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三峡集团正致力于前瞻性、综合性技术研发,及成果的示范应用。未来技术整合+研发效果如何,值得期待。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