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为了不让TA“感冒”一场高达240亿的环保行动仍在持续

2019/12/23 14:12:09
56533
来源:环保在线
编辑:筱阳
关键词:水质监测三江源环保水环境治理
导读:处在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享有中华水塔之美誉。来自青海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公开消息,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已取得初步成效,约合增加了48个西湖湖面面积。
  “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的生态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们曾用“三江源感冒,打喷嚏”做了个形象的比喻。这里每年向下游输送超过600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分别占长江、黄河、澜沧江总水量的25%、49%和15%。然而,这里的生态环境一度不断恶化。曾几何时,因人为活动、过度放牧、自然变迁,这片原始沃土呈现退化、沙化危机。到2004年时,过去的4000多个湖泊,90%以上干涸,黄河源头一度断流。
 
  “力度之大,理念超前。”之后的十余年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蓄势待发:大河小河一起治理,截污纳管、生态重塑等措施一起发力。在环境“倒逼”下开始“铁腕”治理,青海对三江源地区4州17县市全面实施沙化治理、禁牧封育、退牧还草、湿地保护、人工增雨等项目。全面停止对三江源地区的GDP考核,陆续关停一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将全省90%左右的国土,纳入工业禁止或限制开发区域。
 
  为守护这片净土,2005年起我国先后启动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二期工程。其中,投资75亿元正式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对这个重要水源涵养地进行人工干预应急式保护。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还大力推进以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农牧业为主的绿色发展方式。2005年至今,我国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投入资金已超180亿元,今年将再投9亿元。
 
  然而,重生的三江源,生态依然脆弱,相关体制机制矛盾同时显现。2014年1月,投入更高、标准更严格的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正式启动,生态恢复治理面积达到39.5万平方公里,也标志着三江源生态保护踏上了新的征程。通过数字化网络将视频监控数据实时传输至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形成了监测与监控的双组合管护模式等。
 
  2016年6月,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挂牌,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三个园区管委会一并成立。随着国家公园试点的推进,国土、环保、水利、林业等县级主管部门一体纳入管委会,也整合成管委会下的资源环境、执法局一家。同时,打破原有大小自然保护区条块分割,对12.31万平方公里的园区实行垂直统一管理。
 
  在从无到有的实践中,三江源国家公园基本完成相关部署意见确定的31项任务。在这期间,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关系被理顺,九龙治水局面打破,执法监管碎片化问题得到解决。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已经具备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条件。
 
  “通过实施禁牧退草、人工增雨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十几年来,黄河源头的湖泊数量增加到5050个。”三江源区水源涵养量与2004年相比,由每年384.88亿立方米增加到年均408.95亿立方米,增幅达6.25%。数据显示,在青海省境内,黄河、长江和澜沧江干流水质优良率已达到100%。作为三江源头,青海每年向下游输送约600亿方源头活水,惠及全国20个省区和缅甸等澜(沧江)湄(公河)流域5个国家。
 
  与此同时,青海全面落实抑尘、减煤、控车、治企、增绿措施,继续以两市六州政府所在地城镇为重点,强力推进全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促进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旨在清洁取暖的“煤改电”工程也在玉树市等地加快普及,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0万吨。尤其是2019年,三江源地区生态修复力度仍将持续加大。到2020年,三江源远程视频观测点位将达到100个,三江源地区一、二期工程总投资有望达到240亿元。

热门评论

上一篇:净水厂宛若江南园林 碧水源MBR技术助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发展

下一篇:头顶亚洲污水处理厂规模的TA,污泥处置迎来大迁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