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环评报告冲上热搜背后环保首道关卡还缺点啥

2020/4/24 11:50:20
53961
来源:环保在线
编辑:筱阳
关键词:环评环评报告环评制度
导读:一份涉嫌抄袭且存在多处明显错误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让原本备受争议的环评制度再度站在聚光灯下。随着生态环境部启动问责程序、项目建设被暂停、相关主管部门严肃查处等一系列举措相继落地,关于环评领域的新一轮变革风暴已在路上。
  当环评报告撞上抄袭,就不再是件小事。
 
  先来看看,环评有多重要。作为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管理制度,环评又被称为“卡住违规建设项目的硬杠杠”“环境风险的过滤器、安全阀”。立足于此,环评报告并非写论文,而是关涉建设项目能否运行。本该严肃的环评报告,却因复制粘贴而变得极为轻佻。更有网友吐槽:抄作业连名字都抄错,这种水平连小学生都不如。
 
  实际操作中,环评报告从立项到编制完成,往往需要两三个月,而报告书也会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不断延期。不同的环境影响,就需要建设不同的预防设施,采取不同的预防手段。而以环评等管理制度,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是生态治理的重要抓手,对此决策层三令五申。
 
  但这道重要关口并非无懈可击。据生态环境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份错得离谱的报告并不仅仅是个例。在2019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环评环评文件复核的335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就有超过13份存在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内容不全等质量问题。近几年中央环保督察组的相关通报发现,环评监管不到位存在多种表现形式。
 
  后果有多严重呢?亦如央媒评论指出,如此“抄作业”,不是冷笑话,也不能仅把它当作笑话看。生态保护不能说说而已。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启动问责程序,项目建设被暂停。生态环境部迅即责成广东省、深圳市生态环境部门依法严肃查处,并要求将处理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目前,该案件已进入立案处罚阶段。但另一层更关键的惩戒威慑,到底能不能发挥效用,还有待观察。
 
  环评改革,不是放任,而是需要各级环境部门在环评文件的管理上进一步加严。种种迹象都在表明,整个环保体系在快速全面升级强化,环评作为其中重要板块,岂能不抓?与此同时,环境保护中的公共参与必不可少,必须进一步推进信息公开、畅通参与途径。监督企业、建设单位履行环境责任,促使环评机构自觉把好环评质量关,更好地为生态环境质量“代言”。
 
  一场关于环评领域的变革正在加速到来。为降低环境风险,与环评制度改革相伴的,还有更为严格的事中事后监管。对于下一步如何对环评加强监管的问题,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加强环评文件常态化复核。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类别、重点信用管理对象的抽查复核比例和抽取频次。
 
  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也将重点关注“未批先建”问题,将采取挂牌督办、约谈问责、环评限批等一系列手段措施,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重点对2019年11月1日后审批的以及正在审查、评估的环评文件实施编制质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迅速依法依规处理处罚。同时,运用全国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实现环评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跨地区信用分类监管,形成环评行业完整的诚信档案数据系统。
 
  除了监管强起来,还需法律硬起来,让法律长出“牙齿”。把质量标准“硬杠杠”划定出来,把监督问责的“紧箍”戴得更牢一些。有理由相信,正处于新一轮删修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必定进一步加大对环评机构和个人弄虚作假的处罚力度。如此,这道事关生态环境生命线的“阀门”,才能真正发挥刚性把关作用。

热门评论

上一篇:扛下这波反弹潮后 900亿危废处置市场喜忧互现

下一篇:重要时间点来了 双重利好下超80000亿环保市场重拾升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