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绿色发展示范案例(江苏篇)丨扬州:“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2020/6/3 9:10:17
20786
来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关键词:环保设备生态修复
导读:严格落实雨污分流,新建污水泵站,累计完成22家企业污水接管以及11.7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工作。全区21个行政村中已完成20个行政村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并配套铺设污水收集管网。创新垃圾分类管理,在辖区内实现垃圾三级分类,建立了易腐垃圾阳光堆肥房和细化处理中心,构建循环生态链条,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废弃物处理能力,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推进土壤污染的普查、管控、修复和治理......
  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加强典型宣传,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近期,我们推出“绿色发展示范案例(江苏篇)”系列文章,展示江苏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生动实践。
 
  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江苏扬州生态科技新城却实现了“鱼”和“熊掌”兼得,这里既有金山银山,更有绿水青山。
 
  2013年,扬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构想,设立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并从七河八岛区域着手,拉开了江广融合地带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序幕。
 
  近年来,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始终坚持“生态立区”定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仅实现了GDP连年明显增长,还形成了“城在绿中、绿在水中、水绿交融”生态格局。
 
  高起点规划,树立“生态优先”之志。在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成立之初,扬州市就以人大立法的形式,对该区域的发展形成了“四控一禁”的决议,包括控制水体和生态廊道宽度、控制建设高度、控制开发强度、控制污染排放和禁止违章建设。生态科技新城严格按照生态红线管控要求,进一步明确在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三区的基础上,将区域划分为生态保护区、公园绿地区、农业地区、旅游主题区和城镇地区五大功能区,给开发建设和污染排放带上“紧箍咒”,有效减轻了生态环境的增量压力。
 
  高标准建设,筑牢“生态环境”之基。近年来,扬州生态科技新城加快环境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全面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严格落实雨污分流,新建污水泵站,累计完成22家企业污水接管以及11.7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工作。全区21个行政村中已完成20个行政村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并配套铺设污水收集管网。创新垃圾分类管理,在辖区内实现垃圾三级分类,建立了易腐垃圾阳光堆肥房和细化处理中心,构建循环生态链条,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废弃物处理能力,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推进土壤污染的普查、管控、修复和治理,强化对辖区内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和利用处置的全过程监督,加快补齐生态短板。
 
  严要求整治,打出“生态修复”之举。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北部被扬州人俗称为“七河八岛”,境内水系纵横交错、水路运输交通便利,因多年地处城郊结区域,沿河船厂、砂石厂林立,万福片区拆解市场、废品回收点遍地,导致自然生态破坏,环境质量堪忧。扬州生态科技新城下决心花气力,投入100多亿元开展生态修复,通过“拆整搬建”组合拳,全面取缔200个废旧品集聚点,淘汰“散乱污”作坊40多家,关闭汽车拆解市场69个,关闭和搬迁全境39家船厂和砂石厂,淘汰燃煤设施49个,全面治理辖区内200多条河道48公里岸线,恢复1000多亩滨水空间,并引进实施一批生态旅游项目,彻底改变了积存40年的“脏乱差”面貌,形成了“城在绿中、绿在水中、水绿交融”生态格局。
 
  新模式推动,走好“生态经济”之路。生态资源既是新城的宝贵资源,也是新城的“颜值”,更是新城独特的竞争优势。扬州生态科技新城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开创了立体式综合规划模式,划定60%以上土地为生态开敞区,在生态上做足加法。围绕公园和度假村,发展“生态+旅游”,做好生态休闲文章;围绕深浅赛艇基地,发展“生态+体育”,做好体育竞技文章;围绕科技产业综合体,发展“生态+科技”,做好科技创新文章,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论在扬州形成生动实践。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GDP增幅分别为2016年8.7%,2017年8%,2018年7.5%。
 
  通过多年的理论实践,生态科技新城的绿色GDP保持稳定增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生态建设不断完善,实现了经济、生态的“鱼”和“熊掌”兼得。
 
  原标题:扬州:“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热门评论

上一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陕西省镇坪县

下一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隆子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