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首次“月考”后的喜与忧,看北京垃圾分类礼包有多大
- 2020/6/3 11:52:58
- 56025
- 来源:环保在线
- 编辑:筱阳
- 关键词:垃圾分类厨余垃圾处理固废处置
在生活垃圾分类这件“小事”上,北京首月成绩单正式出炉:在刚过去的5月,北京全市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达到740吨,环比4月份增长159%,同比2019年5月增长37%。随着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分类收运和处置力度不断加大,其他垃圾清运量在人员回流的情况下保持低增长。各区桶站配置率逐步提升,一半以上区已经达到了90%。
2020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重点聚焦垃圾的源头减量和强制分类。新规实施后,个人不按要求分类投放,经劝阻、书面警告后,高将面临200元处罚。单位则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处1000元罚款;再次违反规定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但同上海相比,北京的垃圾分类多了许多柔性措施,如不区分干湿垃圾,不要求定时定点投放,不强制破袋等。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分类投放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清运和处理也是关键环节。《管理条例》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北京从制度层面明确垃圾分类单位、个人责任,从垃圾产生源头到末端的处理,实行全流程分类管理。同时细化了垃圾分类链条上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责任界定,细化了小区物业、机关社会单位、公共建筑所有权人等10类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主体。
北京的生活垃圾被分为四类: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其中,厨余垃圾是分类重点,亦是难点所在。垃圾分类效果逐步显现的同时,仍存在部分社区桶站配置不齐全、垃圾清运不及时、混投混装混运等问题,需进一步完善解决。部分试点小区进行前端分类投放后,收集垃圾的环卫系统并未专门为之配备足够的分类运输车辆,后端处理企业也不会对这部分垃圾单独处理。
源头治理,是解决问题的“利剑”。目前,北京已经针对源头减量发布了一系列细化举措,下一阶段的重心既要落实已出台的政策,又要继续补短板,查漏洞。北京有关部门拟采取更严格的治理举措,一方面继续深化落实10类管理责任主体职责,加大对单位管理责任人执法力度,尤其对于混装混运及非法接收、违规接收混装垃圾的单位予以从严处罚。
另一方面将推行厨余垃圾分类质量“不合格不收运”管理新政。厨余垃圾应从产生时就与其他品类垃圾分开,投放前沥干水分。 收集运输单位依据合同对厨余垃圾的分类质量严格把关,由收集运输单位作业人员通过现场目测或采用工具翻查的方式进行判定。厨余垃圾中明显混有其他类别生活垃圾,或混有建筑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的,即判定为分类质量不合格。
垃圾投放、收运环节完成后,后端处理能力是考量垃圾分类能否可持续运行的一大关键变量。截至目前,北京全市已有1.2万处垃圾投放站点、124座分类驿站和密闭式清洁站完成升级改造,统一分类标识、设置公示牌。另据北京市城管委设施处副处长蔡华帅介绍,截至2020年3月底,北京有44座垃圾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32771吨。
在前述垃圾分类的导引下,也意味着相关固废处置企业提供的“点”状服务将扩容连成“面”,并逐渐向综合服务商的定位转变。从产业链协同角度而言,前端的垃圾分类服务、中端的垃圾分类转运、终端的厨余垃圾处理、渗滤液处置、垃圾焚烧等相关企业均将从中受益。前端清运、后端处理需要依赖政府、大型重资产传统企业,中间的回收部分需要有个体户与创业者公司,再对接下游再生资源企业等。
而从政策制定角度看,如何利用市场杠杆,提升分类效率,前景无限而有待摸索。生活垃圾分类专业化运营包括保洁、清扫、运输等,需要市场化的环卫一体化甚至城乡一体化共同推进。对此,业界专家表示,社会资本布局北京市的垃圾分类已经小有成效,后续随着政策的推进会有更多的资本进入这一市场。虽无法断言短时间内是否能迎来破局,但至少已经能看到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曙光。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