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技术动态一周(2021/08/29—09/5)回顾
- 2021/9/7 8:55:01
- 19955
- 来源:国网新能源云平台
- 关键词:新能源太阳能
新能源技术动态一周回顾(2021/08/29—2021/09/5)
太 阳 能
1、高效耐用空穴传输层材料实现有机太阳能电池18.77%最高效率
近日,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彭强教授课题组在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题为“18.77% Efficiency Organic Solar Cells Promoted by Aqueous Solution Processed Cobalt(II) Acetate Hole Transporting Layer”的研究论文。该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基于醋酸钴的新型空穴传输层材料及其水溶液绿色制备工艺,将有机太阳能电池二元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提高到目前最高的纪录18.77%。四川大学化工学院为该成果唯一通讯单位。
2、OpesSolutions研发新太阳能模块 可集成至车辆满足能源需求
据外媒报道,德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OpesSolutions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硅光伏(CSP)研究所合作研发了一款灵活、轻量化的标准太阳能模块,可集成至车辆,而且特别适用于货运自行车、电动公交车、卡车和货车等。该款无边框太阳能电池板名为SolFlex,基于效率达22%的太阳能电池制成,专为单边高热负荷应用设计。标准款太阳能电池板的尺寸为100x100x2.9毫米,重约3.4千克,输出功率达170 W。
3、中山大学在一维@三维有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进展
近期,中山大学毕冬勤团队报道了一种基于2-氯代三乙胺阳离子 (DEAEC+)的新型一维(1D)钙钛矿DEAECPbI3,其具有共面连接的[PbI6]4-八面体结构,这有助于降低在钙钛矿价带顶部占主导地位的 6s2 (Pb2+) 或 5s2 (Sn2+) 轨道能量,获得更好的环境稳定性。通过将其引入3D钙钛矿前驱溶液以制备1D@3D钙钛矿,发现1D钙钛矿会优先形成并作为模板进一步辅助3D钙钛矿晶核的生长,从而可以提高薄膜的结晶度,促进电荷传输并释放3D钙钛矿薄膜中的残余拉伸应变,提高PSCs的效率和稳定性。
4、南方科大何凤课题组在有机太阳电池领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何凤课题组在有机太阳电池的器件结构、聚合物光伏材料合成、界面工程等多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和Joule等材料和能源旗舰期刊上连续发表多篇论文,推动了有机太阳电池研究领域的发展。
5、SPI Energy子公司申请可伸缩太阳能车顶专利 用太阳能为汽车供电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8月30日,SPI Energy公司宣布,其全资子公司已经为一款用于电动汽车的可伸缩太阳能车顶申请了设计专利,该项新专利可让车辆的可移动、可伸缩车顶部门以全新的设计方式产生太阳能。SPI Energy是一家全球新能源公司,主要为商业、住宅、政府、物流和公用事业客户提供太阳能存储和电动汽车(EV)解决方案。
6、山东大学郝晓涛教授团队揭示有机光伏缺陷态动力学机制
近日,山东大学物理学院郝晓涛教授领导的有机光电子学团队在美国化学会期刊ACS Energy Letters (IF: 23.101)上发表了题为“Trap State Induced Recombination Effects on Indoor Organic Photovoltaic Cells” 的最新研究成果。博士生陈志豪为第一作者,郝晓涛教授、殷航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唯一通讯作者单位。
7、分布式光伏急需制定安全标准
近年来,分布式光伏项目安全问题屡次出现。亟待统筹管理,缺少有效保障,屋顶光伏安全标准的制定已迫在眉睫。目前部分海外市场,已针对屋顶光伏的安全性提出了快速关断等要求,可有效保障电站出现问题后的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减小损失,国内也可借鉴相关经验。
风 能
8、国内首次!10MW海上风机浮态安装!
8月29日,中交一航总承包分公司承建的福建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C区项目顺利完成C54机位风机机舱安装,此次安装使用起重船进行浮态安装作业。这是国内首次在外海浮态安装大兆瓦风机,此项工艺创新将会给海上风电行业施工创新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9、山东开创国内5.2兆瓦海上风机整体吊装先河
近日,距离海岸线30公里的海阳南部海域,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第28台风机,顺利完成整个机体与基础桩精准对接。这一重大突破实现山东海上风电首个风机整体吊装,开创国内5.2兆瓦以上海上风机整体吊装先河。
10、89米陆上叶片下线!
9月2日,电气风电自主研发的陆上叶片S89在上玻院东台新能源公司顺利下线,该叶片长度为89米,将配套电气风电全新一代产品平台机组。至此,电气风电在半年多时间内连续三次创造国内外风电叶片长度记录。
11、102米!电气风电自研百米级海上风电叶片顺利下线
9月1日,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自主研发百米级风电叶片S102在连云港中复连众顺利下线。该叶片长达102米,按照GL2015和IEC61400-5标准进行设计,满足海上I类台风风区。该叶片的下线,标志着电气风电正式进入海上风电百米级叶片时代!
储 能
12、StoreDot推出10分钟充满电的4680圆柱形电池
4680圆柱形电池越来越受到全球汽车制造商的青睐,StoreDot公司在极速充电的圆柱形电池领域已经研发三年多了。这一突破意味着全球汽车制造商将能够使用StoreDot的XFC电池,该电池在相同的成本下可减少50%的充电时间,包括软包和圆柱形电池。
13、六倍提升!科学家研发新型氯电池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基于氯和食盐的新电池化学,基于这种化学成分的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六倍。新型碱金属-氯电池可以适用于小型设备,如助听器,并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扩大到更大的应用。
14、青岛能源所开发出双碳双活性物质的新型锂-硫(硒)电池体系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研究员武建飞深耕锂硫电池领域,针对锂硫电池的本征缺陷提出了多种解决思路,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研究组博士生杨泽文利用硫和硒的协同作用,弥补各自体系的“木桶短板”,设计开发了具有双碳双活性物质的新型锂-硫(硒)电池体系。
15、新型催化剂实现燃料电池3万次循环高功率放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吴长征实验课题组与教授吴恒安理论计算课题组合作,合成了超小尺寸的铂基金属间化合物电催化剂。基于该催化剂组装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3万次循环耐久性测试后,仍然能维持81.5%的放电功率,实现燃料电池的高功率放电和长久循环稳定性。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氢 能 利 用
16、西班牙财团有意使用光电催化技术简化制氢工艺
在近十年的研究工作后,来自西班牙的两大能源企业Repsol和Enagás的一个研究小组成功开发出一项开创性的技术,在被称为“光电催化”的过程中直接利用太阳能来生产可再生氢气。
17、新技术让电动汽车充电站可以结合制氢和储能
EPFL物理和分析电化学实验室(LEPA)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系统,可以解决能源转型的两个首要任务:清洁制氢和大规模储能。他们的技术在运输应用中可能特别有用。
18、氢能实现规模化落地,还需突破三大难关
我国氢能发展还在初期阶段,急需关键技术创新、政策扶持、人才储备以及市场推广,更需要政府、行业以及全产业链共同发力,共同推进氢能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9、德州大学研究将未开发石油转变为清洁氢能源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将未开发的石油转变为清洁氢能源的方法,将火烧油层和二氧化碳(CO2)储存结合起来,以引领可能导致相对廉价的氢的转变。这项工作已经得到了美国能源部的认可,可以作为该部目标的一个重要垫脚石,即在短短十年内将清洁氢的成本降低80%,至每公斤1英镑,从而加速清洁能源的发展。
20、2025年前北京将推广一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日前发布《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设定的目标,2023年前,北京将力争建成37座加氢站,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到2025年前,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
生物质能
21、抵抗高温腐蚀磨损结焦 垃圾发电锅炉有了“防护衣”
8月30日,记者获悉,华北电力大学曲作鹏博士低碳环保新能源技术团队联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绿色非晶材料团队和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专家团队集智攻关,自主研发的多功能感应熔焊非晶复合防腐涂层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原标题:新能源技术动态一周回顾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