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阳平坚:全球碳中和博弈下中国的地位、挑战和策略

2021/10/15 9:32:11
19280
来源:E20水网固废网 阳平坚
关键词:碳中和碳排放
导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阳平坚博士表示,在全球碳中和博弈中,中国地位重要,挑战巨大,必须快速突破关键技术,摆脱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才有可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同时实现碳中和目标。
  碳中和是为了解决全球环境问题而提出的方案,但其实质又远远超出环境问题的范畴,成为一个考验全球治理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在稳定可靠而且经济可行的非碳能源得到普遍推广之前,碳排放权就是发展权,甚至是生存权。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和巨额财富,是在过去20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中,通过无任何约束的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而积累起来的。中国的风光水核等非碳能源发展迅速,但要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能源,还为时尚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阳平坚博士在2021(第九届)上海固废热点论坛上表示,在全球碳中和博弈中,中国地位重要,挑战巨大,必须快速突破关键技术,摆脱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才有可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同时实现碳中和目标。
 
  《巴黎协定》开启了全球气候治理的新进程,对世界各国的温室气体减排做出了新的安排。不同于此前《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在继续遵循公平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同时,允许各国基于各自能力的原则,制定符合自己国情和自身发展阶段的“国家自主决定的碳减排贡献”目标(NDC)。从《京都议定书》的“自上而下”变为《巴黎协定》的“自下而上”,减排规则看似更为务实,但同时也使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大增——如果不能形成强有力的全球治理机制,则会开启“所有人想干嘛就干嘛”的比烂之门。因此,未来的全球碳中和博弈将更加激烈和复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身处全球风云际会之焦点,碳中和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打好这场输不起的硬仗,拟从四个问题入手提出个人看法。
 
  碳中和到底是阴谋还是阳谋?
 
  气候变化,以及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提出的碳中和,到底是阴谋还是阳谋,甚嚣尘上,众说纷纭。自2020年9月22日之后,碳达峰、碳中和一时成为社会热词,但是有两个事实需要特别强调。第一,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作是一种准惰性气体,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在大气中可以留存数百年,因此工业革命时期排放的二氧化碳可能今天还在影响地球的气候,这是第一个科学事实。第二,不管是英国还是之后的美国、日本、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它们的发达程度和财富积累都是建立在巨额的历史排放基础上的,没有可靠的非碳能源支撑,中国的发展也不能例外。据初步统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排了大概1.5~2万亿吨二氧化碳,发达国家排放占比75%以上。

人类活动是1850年以来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
 
  阴谋论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方面,由于人类精确监测地球温度变化的时间不长,而各类古气候或地质考古资料又间接证明,地球的平均温度本来就存在周期性的往复波动。因此,即使IPCC历次评估报告描述全球变暖的语气越来越肯定,但依然有部分人认为全球变暖是一个巨大的阴谋。然而,2021年8月最新发布的IPCC第六次评估第一工作组报告以更加确凿的语言强调,全球各个区域和整个气候系统的变化为几千年来甚至几十万年来前所未有,一些变化(如持续的海平面上升)在数百到数千年内不可逆转。最近几个月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极端天气无不提醒人类,气候确实真真切切发生了变化,并且离我们很近。

经济增长和碳排放高度相关
 
  另一方面,全球仅拥有11亿人口左右的31个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碳达峰,并且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都是通过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的化石能源消耗得来。当前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快速追赶的关键期,经济发展必然带来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长,在非碳能源成为主力能源之前,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只能通过削减化石能源消耗实现,因而必然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阴谋论应运而生。
 
  那么,碳中和到底是阴谋还是阳谋呢?个人的观点是,不管是阴谋还是阳谋,中国别无选择,只能躬身入局。这是我国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现状和当前所处的国际政治形势所决定的。首先,我国幅员辽阔,受气候变化尤其是极端天气的影响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特别考虑我国主要河流的源头都来自高原冰川融水。其次,我国能源结构中缺油少气,2020年石油的对外依存度高达73%,且运输主要依靠地缘政治环境复杂的马六甲海峡,碳中和对中国来说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问题,只有尽快通过碳中和倒逼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才有可能破局。再次,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还不高,投入大,排放多,产出低,以2019年为例,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约为7吨/万美元,美国、日本和欧盟分别是2.2吨/万美元、2吨/万美元和1.58吨/万美元。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主席说“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要做”的原因,我们必须通过碳中和能倒逼发展质量提升。最后,中国当前已经是全球二氧化碳最大排放国,排放总量远超美国、欧盟、日本的加和,在当前逆全球化愈演愈烈的现实背景下,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中国和世界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如果中国不在碳中和上展示决心和做出行动,必将面临更大的国际压力。因此,面对全球碳中和博弈态势,中国只能化被动为主动,将碳中和当作提升自身发展质量的抓手。
 
  如果少了中国,碳中和到底还玩不玩得下去?
 
  前面已经阐述过为什么中国必须迎接碳中和挑战,下面再用几组数据进一步说明,为什么少了中国,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就根本玩不下去。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的人口大数是14亿,20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大约是100万亿人民币,约合14.7万亿美元,占全球17%左右,但这个比重仍在持续上升。目前全球31个发达国家,总人口数大概是11亿,占全球总人口比例15%,GDP约占全球总量61%,人均GDP超过4.7万美元/人。31个国家中,除了美、日、德、法、英、意、加和西班牙等少数国家人口超过3000万外,大部分国家的人口数不如中国一个中等大小的省。
 
  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约是340亿吨。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排放总量大约是320亿吨,除中国外,世界主要大国碳排放均有所下降。其中,中国大约排放99亿吨,占全球总量约31%;美国、欧盟(包括英国)和日本合计排放约80亿吨,全球排名前十之外的190个国家总排放量也大约为100亿吨。试想,按照中国2035年远景规划和第二个百年目标,14亿人以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迈入发达国家行列,再加上主要发达国家碳排放已经进入下降通道,届时全球的碳排放几乎就是中国vs外国的格局。

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碳排放情况
 
  还有众多的数据表明中国在全球碳中和博弈中的地位。

其一,我国是世界工厂,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占比全球约30%。尤其去年和今年受疫情影响,全球主要大宗商品供应更加倚重中国,进一步推高我们的碳排放。

其二,我国的煤炭消费量占比全球消费总量50%以上,煤电厂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70%,并且在短期内煤炭作为我国的主力能源地位难以改变,也即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量仍将随着经济增长而有所增加。

其三,中国的发电量、钢铁产量、水泥产量、汽车生产量、粮食进口量、原油进口量、铁矿石及其他重要矿产资源进口量……以及上述产品的消费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在全球采购什么,国际上价格就涨什么。

其四,继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后,2013年又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并保持第一至今,2021年我国是全球134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其五,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首倡国,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地区有着巨大而广泛的影响。中国走低碳发展道路,带头实现碳中和目标,能为后续致力于脱贫致富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良好榜样。
 
  基于以上分析,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博弈中具有一国定乾坤的独特地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拟和替代。中国如期实现碳中和,能极大促进全球更顺利实现碳中和;中国不能实现碳中和,全球再怎么努力也难以达成碳中和目标。也就是说,全球碳中和少了中国肯定玩不下去;我们不参与,别的国家一定会想办法逼着我们参与。这也是为什么说我们别无选择的原因。
 
  要打好碳达峰碳中和这一场硬仗,中国面临哪些挑战?
 
  目前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实现碳达峰,基本都是因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变化以及城市化完成、人口减少而自然形成,我国则是主动承诺、主动减排、主动达峰后快速迈向碳中和。从发展阶段看,发达国家是先发展再达峰,我们是在发展中达峰。发达国家达峰时都完成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我们目前还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进程中,人均GDP、居民收入等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面临同步实现经济更大发展和碳排放大幅下降的任务。且当前距离碳达峰目标年已不足10年,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过渡期,相比之下时间更紧、幅度更大、任务更加艰巨,面临着异常艰难的挑战。

相比主要发达国家,我国实现碳中和挑战更大
 
  其一,我国未来还面临巨大的经济发展需求。我国的人均GDP刚过1万美元门槛,按照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目标,人均GDP至少还要翻一番,达到2~2.5万美元;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到2050年建成现代化强国目标,更要求经济长时间连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巨量经济增长必须以能源消耗为基础,即使将来能源效率大幅提高,考虑我国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短期内难有根本改变,经济可靠的非碳能源短时间难以大规模推广,碳排放还将持续攀高,实现碳中和的难度可想而知。
 
  其二,当前我国很多地方对“双碳”目标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不统一,缺乏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有的地方政治站位高,领导也很重视,但对“双碳”战略到底该怎么落实,依然很茫然,因此抱有侥幸和等待观望心理,所谓“识不足而心慌”;有的地方由于过去发展相对滞后,担心落实“双碳”目标会影响经济发展;有的地方调门很高,急功近利,违背了科学原则和“先立后破”方针;还有的地方治理水平不高,“一刀切”或“平时不努力,考核抱佛脚”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社会民生和“双碳”信心。
 
  推进“双碳”行动必须“先立后破”
 
  其三,我国能源和电力转型难,面临极大的投资搁浅和社会民生问题。能源供需和电力的发、变、输、配、储都是巨型系统,体量大意味着惯性大,转弯难,决策容不得半点差错,一旦出了差错,则后果严重,纠偏困难。我国煤电厂、超级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巨额投资存在锁定效应和投资搁浅的风险。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我国煤电厂的平均年龄仅11.6年,而欧洲煤电厂平均年限多在40年以上。如果没有经济可行的碳捕集利用技术(CCUS),提前关闭煤电厂将导致天量的火电投资无法收回。此外,能源转型中的社会公正问题也不可忽视,例如数以千万计的传统化石能源行业从业者的生计问题如何解决,就必须提前谋划,妥善安排。
 
  其四,对关键碳中和技术的选择还缺乏系统、深度研究。如何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关键技术组合,不仅牵涉到能否以较低代价实现碳中和,而且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及能源和电力安全息息相关。以中美对比为例,美国对2050年实现碳中和给出了8条不同的可选技术组合路径,最优碳中和路径(保留部分化石能源)的投入折算成人民币大约是1.09万亿/年,约占GDP的0.41%,最昂贵的碳中和路径(100%清洁能源)成本约为2.56万亿人民币/年,占比GDP约为0.95%。目前我国引用较多的碳中和路径的总投资是139万亿(136万亿),约合3.9万亿/年,占GDP比例高达2%。可以看出,即使对比美国最昂贵的碳中和路径,我国的成本也高出不少。
 
  我国发展不均衡,广大地区发展需求旺盛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诸多挑战。碳中和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未来如何对各地方政府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赛马机制/划定红线,打消地方担忧侥幸心理,破解观望、等靠要状态,让率先行动的地方不吃亏等),实现碳中和所需巨额的资金从哪里来(全靠国家投资不现实,如何引流社会资本持续投入需要稳定可预期的政策支持)等,许多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明确。以上都是我国实现碳中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面对这样一场不能输的博弈,中国该怎么办?
 
  实现碳中和,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多约束条件下的多目标寻优过程,放到全球视野则关系到14亿中国人是否还有机会跨入发达国家的行列。随着欧洲主要发达国家一再加码目标,提出2030年碳排放比1990年下降55%,以及2050年甚至2045年实现碳中和,美国拜登政府上台伊始就重返《巴黎协定》,并誓言要再次主导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全球碳中和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国未来可能面临的形势将会异常严峻。未来的发展之路极有可能是步步惊心,必须慎之又慎。
 
  在这场大博弈中,中国必须坚守多重底线。一是要坚守国家自主决定发展(减排)目标和发展(减排)路径底线。中国是一个有着广泛世界影响但同时又受到多方围堵的大国,对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路径,必须自己根据国情和发展阶段自主决定,绝不能屈从外在压力被人牵着鼻子走,也容不得外来横加干涉打乱我们自己的节奏。二是要坚守能源和电力安全底线。构建以非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和以新能源为主要来源的电力系统,是顺利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但道阻且长,这个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型过程中必须坚持“先立后破”原则,坚决保障能源和电力稳定供应。三是要坚守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底线。实现碳中和的过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必须为在这场变革中可能受到冲击的群体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确保居民生活所需和社会稳定。
 
  科技创新是能否打赢碳中和这场大仗的核心关键。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实现碳中和目标,如果没有科技创新,没有关键技术的突破,就是一句空话。创新,不管是科学技术的创新还是制度体制的创新,一定要摆在各个地方政府落实“双碳”战略的首位。绿色能源技术的突破和推广尤为关键,是能否成功迈向碳中和的决定性因素。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电网、输配电和储能技术,以及碳捕集利用技术(CCUS)等,都是亟需突破的关键技术领域。电力、工业、交通、建筑是碳减排的四大关键部门,上述各领域不同程度存在技术短板。必须充分调研摸底当前国内绿色低碳技术现状,密切追踪国际前沿领先技术发展动向,瞄准适合于我国的关键卡脖子技术,尽快形成国家碳中和战略的科技支撑能力。
 
  我们还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双碳”推进要拒绝“大跃进”,要有久久为功、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领导干部要有担当,要坚持做难但正确的事情,不要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比如关键技术在突破,发展质量在提升,即使短期内经济指标难看一点,阶段性考核目标完成差一点,也没有什么关系。要坚持科学和统筹原则推进“双碳”行动。所谓科学,就是要科学评价现状,科学制定目标,科学做出决策。所谓统筹,就是坚持“全国一盘棋”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绝不是全国所有地方和所有行业都“一刀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差异巨大,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合理配置和优化用能权,在全国范围内让有限的排放配额发挥更大效益。
 
  从西方国家二元对立零和思维的角度来说,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如果14亿中国人要过上跟自己一样的生活,那么只能从自己这里分走一部分资源。不过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刀刃向内、自我革新的共融共生共赢智慧。以中国当前的体量和实力,真正能够打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只要坚定战略,坚守底线,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坚决不让他人打乱节奏,就一定能获得圆满结果。从应对气候变化角度,我们要大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主动承担与自己能力和发展阶段相匹配的责任,在国内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心更多转移到适应上来。从实现碳中和角度,要以碳中和目标为抓手,倒逼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地位,坚持“先立后破”原则和自主决策、能源安全及保障民生三重底线,尽快实现经济发展从资源依赖转向科技支撑。
 
  总而言之,碳中和、碳达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绕不过去的双刃剑。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我们每一次大发展跟能源利用升级都有关。煤炭时代成就了英国,油气时代成就了美国,人类即将进入以新能源时代,不管是风电光伏,还是水电核能,中国都已经站在了世界最前沿,相信碳中和时代一定是中国的时代。
 
  (本文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阳平坚博士在2021(第九届)上海固废热点论坛的演讲速记整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原标题:全球碳中和博弈:中国的地位、挑战和策略

热门评论

上一篇:清华大学施汉昌:智慧水务在排水中如何发挥更大效益

下一篇:张辰:再谈城镇污水系统碳排放研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