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三亚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发布

2022/1/13 13:35:43
21832
来源:三亚市人民政府
关键词:无废城市环境治理
导读:1月4日,三亚市人民政府发布《三亚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亚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育才生态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三亚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三亚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2021-2025年)
 
  为持续推进三亚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三亚市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形成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根据生态环境部等18个部委《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固体〔2021〕114号)要求,结合我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基础和“十四五”时期管理形势,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海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以助力减污降碳和自贸港建设为战略方向,大力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升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质量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宜居宜业民生幸福城市建设。
 
  二、建设目标
 
  到2025年,形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体系,“无废”旅游场景全面建成,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普遍推进,热带农业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陆海统筹污染治理日趋完善,建立固体废物智慧监管平台,环境风险管控能力显著提升,“无废城市”初步建成,为推动实现全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三、主要任务
 
  统筹低碳城市、卫生城市、绿色农业先行区等试点示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协同增效,把解决固体废物污染和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根本导向,构建全省“无废岛”建设的“三亚模式”,努力建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标杆城市。
 
  (一)推分类、提能力,践行绿色生活
 
  推行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探索推进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资源利用,减少填埋处置。将生活垃圾、再生资源、建筑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全链条闭环监管,推升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到2025年,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得到良好普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医疗废物100%无害化处置;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80%;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日趋完善,形成适合旅游城市固体废物处理的设施布局和技术模式。
 
  1.推行绿色生活消费方式,促进资源回收
 
  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制定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继续实施城乡一体化收运处理,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与处理处置体系,加强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分类收集、暂存和转运。根据旅游淡旺季的城市废物量波动,通过数据和物质流分析,科学配置废物清运车辆和频次,建立旅游城市废物产生量潮汐性波动解决机制和“前端+后端”的资源动态调节机制。分区域、分行业、分层级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积极探索“社区(农村)+志愿者”等模式。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各区政府(育才生态区管委会)至少建设一个大件垃圾拆解和园林垃圾破碎中心,原则上园林垃圾采用破碎堆肥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
 
  推动清洁低碳能源使用。推动宾馆、酒店、旅游景区等节能技术产品应用和清洁能源使用,发展节能、清洁、低碳的旅游能源系统,实施三亚低碳智慧能源综合利用海棠湾示范区项目。继续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崖州区和天涯区开展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
 
  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制定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实施计划。扩大绿色建筑标准的实施范围,推进新建建筑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增强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能力,实现装配式建筑产业供需平衡;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支持大型设计、施工和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向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型;推广装配式全装修。加强部门协作,争取专项资金对超低能耗建筑、高星级绿色建筑等给予奖励,保障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用地,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推动建筑节能、被动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发展。
 
  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盘活现有再生资源网点,统计再生资源网点的交易种类和数量,布局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网点、集散市场和再生资源产业基地,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系统与环卫收运系统“两网融合”。优化可回收物回收网点和大件垃圾拆解点布局,每3000户至少配置1个可回收物网点,每个社区(村、居)建设1个以上可回收物分拣中转站。在城市规划中解决再生资源网点的用地保障,健全废塑料、废纸、废金属、废旧纺织品、废旧家电、退役光伏组件和风电机组叶片等分类回收,加强废玻璃等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购买服务动态管理。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经营秩序,提升行业整体形象与经营管理水平。
 
  开展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严格执行动力电池溯源管理,配合省工信厅建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网络体系,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指导监督废旧动力电池有效进入正规回收渠道。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充分利用销售服务网络,在主要客户分布区域合理建立并公告维保回收网点,负责动力电池维修、更换及回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对报废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进行拆卸、收集、贮存,交由符合规定的回收利用企业处理。鼓励围绕通信基站、储能、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等领域,开展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商业化试点示范。
 
  推广绿色生活理念。引导公众绿色出行,加快实现公务、公交用车全部新能源汽车替代,鼓励共享单车、电动车规范发展。加强旅游、餐饮等服务行业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宾馆、酒店、景区景点、餐饮、娱乐场所不主动提供一次性消费用品,推行光盘行动。开展绿色商场、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校园、绿色部队等“无废细胞”创建,融入“无废”理念,引导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
 
  2.开展重点领域专项行动,推升精细管理
 
  专项治理建筑垃圾污染。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全面清查既有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点,开展植树种草绿化等生态修复。落实闭环联动监管,严格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处置利用单位的经营核准,严格项目开工前建筑垃圾处理方案的备案管理,强化源头管控;明确各区建筑垃圾定点投放,加强施工工地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分类存放和处置,加强中转储运场和消纳处置场所建设以及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管理,强化中端监管;加大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在政府投资的市政基础设施、海绵城市建设、房屋建筑中优先使用符合质量标准或取得绿色建材标识的再生产品,畅通资源化产品出路。
 
  专项整治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制定专项行动方案,规范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经营。协同推进荔枝沟报废汽车拆解厂搬迁,扩展经营范围至报废电动自行车,规范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市场秩序,全面提升行业发展和清洁生产水平。
 
  专项评估垃圾填埋场环境风险。全面排查整治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场。根据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位置、堆体规模、有机物比重、周边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侧向和底部渗透等情况,评估污染程度、风险等级和开挖条件,“一处一策”确定整治技术方法并开展整治。对超负荷或超库容的生活垃圾填埋场评估环境风险,制定相应风险的应急预案,加强风险应对措施并定期评估排查,视情采取局部开挖并焚烧的方式腾挪库容,保障城市固体废物的兜底处置能力。
 
  快递包装绿色转型专项行动。加强快递包装污染治理,持续开展重金属和特定物质超标包装专项整治。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巩固寄递企业中转环节使用可循环集装袋成效,提升循环集装袋(箱)、集装单元器具等应用比例。实施可折叠快递包装同城循环共配应用试点。推动快递包装减量,持续推动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全面推广使用电子运单,推动电商企业、寄递企业全面推广使用“瘦身胶带”、免胶纸箱等简约包装产品。加强可循环快递包装回收设施建设,率先在社区、高校、商务中心等场所,规划建设一批快递共配终端和可循环快递包装回收设施。
 
  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专项行动。制定危险废物专项规划,优化社会源危险废物产、收、运管理流程,推动建立社会源危险废物回收体系。联合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高校及研究机构实验室、医疗机构危险废物专项检查,定期组织专题培训,规范废矿物油、废铅蓄电池、废汽车尾气催化剂、实验室废物和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暂存和处置。巩固医疗机构废弃物分类工作成效和“小箱进大箱”模式,强化海棠湾现代服务产业园医疗废物规范收运和应急保障。推进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推动构建固体废物信息监管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托“无废”旅游示范基地和重点区域,构建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管理数据的信息化监管服务系统,打通生态环境、住建、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各部门相关数据,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形成全市固体废物全过程信息化追溯与管理“一张网”,综合展示固体废物管理成效,提升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水平。
 
  3.加快循环经济园区建设,试点工业旅游
 
  巩固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模式。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规划项目落实、优化设施布局、实施监管和服务。持续推进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新增粪便处理厂、大件垃圾处理厂、飞灰填埋场、炉渣处理厂、园林废弃物处理厂、报废汽车拆解厂(搬迁)、危险废物暂存等设施,形成园区内资源共享、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组合,探索物质闭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污染最小的发展模式。推进飞灰熔融处理技术,预处理后的飞灰烧结制陶粒、作为掺和料制作混凝土等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探索应用,减少飞灰填埋处置。
 
  打造工业旅游示范园区。因地制宜组织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开展工业旅游试点,提高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的关注度和支持度。园区管理委员会统筹对园区环境和园内设施实施美化、亮化,精心设计参观路线,配套电子大屏、多功能展厅、沙盘模型、宣传片、工艺展板、中控室参观、环保互动小游戏等,科普生活领域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转运、处理相关知识;组织开展“跟着垃圾去旅行”系列环保主题实践和亲子游活动,做到寓教于游、寓教于乐。
 
  评估园区减污降碳成效。以循环经济产业园为研究对象,结合《三亚市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2020-2030)》,分析各类废物处理设施的共生模式、物料和能量循环,通过物质流分析和温室气体减排核算,评估园区内各设施协同相较独立运行情景下减污降碳协同的现有成效和未来潜力。
 
  (二)重源头、全链条,防治塑料污染
 
  着力推进“禁塑”行动示范,分领域(行业)实施,逐步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和全方位落地;推进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资源化利用,减少塑料污染环境泄漏;推动近岸海域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治理,降低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到2025年,全市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列入《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试行)》的塑料制品,实现“禁塑”监管区域全覆盖,重点场所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替代品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三亚市塑料污染问题得到明显改观。
 
  1.源头禁限一次性塑料制品。分领域、分阶段实施禁塑行动示范。2021年起,全市全面落实“禁塑”工作重点任务,建设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厂,保障全生物降解塑料产品供应;2022年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疗机构、酒店、旅游景区、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禁止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和塑料餐具,开展禁塑工作宣传,普及禁塑法规政策,评估考核达标率达到90%以上;2023年起,“禁塑”工作重心由市本级向区、社区、村延伸。
 
  2.推进重点场所落实禁塑。开展农贸市场禁塑专项整治,通过全生物降解袋集中采购、以奖代补、摊位评优等,引导市场摊贩落实禁塑;开展形式多样的农贸市场专项禁塑宣传,引导居民形成使用菜篮子、布袋子买菜的习惯。推动星级酒店和旅游景区落实禁塑,开展禁塑宣传,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六小件”用品。与高校、餐饮企业以及国际组织共同推动循环包装的研发和使用,探索可循环使用食品包装餐盒及饮料杯的回收试点和推广应用。
 
  3.强化塑料废物污染管控。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强化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降低塑料垃圾散落进入自然环境的风险。开展农业源塑料废物治理,结合“清洁田园”、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标准地膜应用,对田间农业投入品实行“一管到底”,提高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
 
  4.推进海洋塑料垃圾清理。开展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现状调查和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借力海上环卫、湾长制、港口清洁行动等,在市民和游客集中区域开展不可降解塑料等垃圾的集中清理,筑牢陆源垃圾入海防线。
 
  5.加强禁塑国际交流合作。作为示范城市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为减塑、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三亚实践和经验。在海棠区蜈支洲岛及藤海社区实施净塑城市试点,开展公众宣传和国际交流,探索引进社会创新技术力量及商业模式,减少该地区30%的塑料污染。在西岛实施中挪合作海洋垃圾和塑料废物减量示范,开展监测和调查研究,提升海洋塑料污染防治的管理能力。
 
  (三)建示范、促循环,构建生态农村
 
  1.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发展生态农业
 
  结合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全国绿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市创建,以改善要素使用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崖州区国家绿色先行示范区为引领,大力发展节约型、立体型、循环型农业,加大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推动实现减肥减药和农业废弃物资源高效利用。到2025年,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15%;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95%以上,废旧农膜回收治理率达到8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建设立体种植示范基地。统筹协调林下经济与森林资源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依托育才生态区,因地制宜发展龙密食用菌林下种植、抱安南药林间种植、花卉无土立体栽培等先进技术,形成各具特色的立体复合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推广减肥减药创新工程。以减肥减药创新工程为抓手,着力推广节肥、节药和减排等农业技术,建立完善清洁化生产机制,发展节约型农业。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肥替代行动,积极发展绿肥,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推进“果(菜)-沼/有机肥-畜”等种养模式;加强植物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大力推行绿色防控,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强选择性的农药和新型施药器械,减少农药使用量;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探索推行零化肥、零农药的有机基地;建设节约型高校农业示范,联动发展生态农业科普研学旅游。
 
  推进畜禽粪污循环利用。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提高畜禽养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提升畜禽定点屠宰场环境管理水平,无害化处置病死畜禽。鼓励农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主体相互联合,有效利用种养配套生产、农废循环利用等方式实现主体间小循环;因地制宜建设农牧对接、畜禽粪污综合处理中心等关键节点,依托雪古丽、万保等生态循环农业经济示范园,实现区域循环;全市统筹布局沼气工程等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工程,构建形成“示范点-示范区-示范市”农业循环体系。
 
  持续推进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制定农业面源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以源头信息监管为抓手,建立健全农药经营单位档案,建立可追溯的农药销售电子台账,要求农民实名购药。制定全生物降解地膜使用技术规范,推广安全可降解地膜示范工程。各区根据实际情况,在田间地头、村口和农药经销点合理规划布局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箱,提高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依托田洋回收点开展农膜、农药包装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和台账记录,落实使用者妥善收集、生产者和经营者回收处理的责任,降低农田残留地膜量。
 
  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面推行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和信息化管理,以秸秆直接还田、秸秆青贮、堆腐还田、畜禽粪污有机肥处理厂区域收处为主要途径,推进主要农作物秸秆全量资源化利用。
 
  2.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对农村畜禽粪污及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和就地处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推动村容村貌提升。推进绿色休闲农业,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深化文明生态村建设。到2025年,推进建设34个美丽乡村,30个绿色休闲农业项目,市级以上生态文明村不少于60%,实现农村生活环境整洁宜居;乡村旅游区等公共场所建设A级以上厕所,100%村级公共厕所建成无害化卫生厕所;全市行政村及自然村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完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进一步完善“村收集,区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系统,新增农村各类生活垃圾处理设施8座。各地根据实际需求,按照每个自然村不少于1个以上垃圾收集点、6个以上保洁员的标准配备,实行农村环卫保洁定人定岗定责,健全农村卫生保洁长效运营机制,提升保洁质量。提倡农村园林垃圾、厨余垃圾就地处理,从源头减少农村垃圾清运量。
 
  全域推进农村厕所高效改造。扎实推进农村户用卫生厕所革命,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卫生厕所,人口规模较大村庄配套建设公共卫生厕所,逐步扩大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覆盖面。推进椰级乡村旅游点A级以上厕所建设,推进“互联网+”公共厕所建设。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社区、行政村为基础,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百村示范,全域整治”,全域部署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重点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沟渠池塘漂浮物和障碍物,整治垃圾乱扔乱放,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完成废弃矿坑的系统修复,推进立才农场采石场、龙楼队采石场、大出水采石场、荔枝岭采石场、北罗岭采石场、铁炉港口岭采石场6个矿山的闭坑治理和修复。对已完成生态修复的33个废弃矿坑进行养护,巩固复绿效果并增加碳汇。开展尾矿库风险隐患排查,做好高峰扎南村红石铁矿尾矿库治理和修复。
 
  规划推进绿色休闲农业项目。通过基本农田、南繁基地与旅游结合的模式,推进34个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推进休闲农业项目,将热带特色农业与景观打造有机结合,修建生态农业展览馆廊,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推广绿色生活理念。
 
  深化文明生态村建设。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加快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积极实施“五化”工程,推动“网红”民宿开展美丽庭院建设,提升村民和游客的生态文明理念。
 
  (四)清河湾、净岛屿,保护蓝色海洋
 
  加强陆源入海污染控制,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和湾长制,推进流域固体废物治理;推进港口、码头配套船舶产生各类废物的接收设施建设和转运服务,强化海域污染事故应急能力,提升港口环境治理水平;全面启动海上环卫,清理整治海湾废船,强化海岸清洁;打造“无废岛屿”示范基地,形成“时尚”旅游特色品牌。到2025年,全市商港、渔港(中心渔港)建立并推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监管联单制度;岸滩和近海海漂垃圾治理基本实现全覆盖,美丽海湾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打卡“无废岛屿”成为三亚旅游特色亮点。
 
  1.推进美丽海湾建设。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和湾长制,以湾区综合治理为抓手,实施“一湾一策”精准治理。完善“湾长制”管理体系,强化与“河长制”管理衔接。在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榆林湾,开展“美丽海湾”先行示范区创建,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2.持续推进海上环卫。在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榆林湾、崖州湾和红塘湾区域全面落实海上环卫工作,有效治理岸滩和近海海洋垃圾。在崖州中心渔港开展无人环保船海上垃圾收集打捞试点,逐步建立以无人船机械清理为主、人工为辅的海上环卫作业模式。
 
  3.清理整治废旧船只。持续打击“三无”船只(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清理整治三亚湾、红塘湾、西岛、崖州中心渔港等海域、海滩及绿化带堆放的废旧船舶、游艇等,对扣押船只依法进行拆解销毁,加强海岸线清洁。
 
  4.加强港口船舶污染防治。严格港口经营资质要求,完善港口及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配置,持续加强港口污染物排查整治。制定游艇水污染物“零排放、全接收”工作方案,实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监管联单制度。提升港口船舶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和生活垃圾等接收能力,加强与市政公共处理设施衔接。
 
  5.加强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完善海洋环境风险防范应急体系,建立应急队伍,完善应急物资。不同海域分别建设应急设备库,每个分区应急设备应急处置能力达到200——300吨,全市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能力达到1000吨。
 
  6.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启动建设红塘湾、蜈支洲岛、崖州湾和西岛海洋牧场,探索使用废旧船舶作人工鱼礁,推动渔业从传统池塘养殖向深水网箱和海洋牧场转型。完善海洋牧场发展政策体系,引导建设生态修复型、休闲旅游型、科研实验型、深海智慧型多元化海洋牧场,推进国家海洋牧场创新示范基地建设。
 
  7.打造“无废岛屿”示范基地。以蜈支洲岛、西岛、崖州湾科技城、梅联村等为优先示范,探索建立与旅游行业相结合的“无废”生态岛屿模式。通过各类固体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物质流分析,优化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路径,规划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和园林垃圾堆肥处理等细分类收集和就地处理方案。建设“无废”体验馆、展览馆等特色示范基地和“净滩”“(潜水)净海”等特色活动,创新旅游打卡新热点,综合展示“无废岛屿”建设举措和成效。
 
  (五)广宣传、多融合,打造“无废”窗口
 
  围绕“世界一流滨海旅游城市”“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发展目标,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推动减污降碳,精心呵护“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实现滨海旅游和生态环保融合发展。到2025年,聚焦游客动线,“无废旅游细胞”实现全场景全覆盖;“无废城市”建设氛围浓厚,共建共享机制有效形成;三亚市在环保产业领域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成为展示美丽中国建设的靓丽名片。
 
  1.创建全域“无废”旅游场景,引领“新时尚”
 
  打造“无废”旅游第一印象区。从机场、车站、码头,到景区、酒店、商场的第一印象区,通过城市欢迎短信、各场所广告标语、抖音新媒体等,多语言、多途径宣传三亚市“无废城市”建设,打造“无废”宣传廊道,提高“无废城市”的社会知晓度和参与度。面向市民游客的“三亚放心游APP”“三亚发布”等主流宣传媒介中,增加“无废城市”建设相关宣传和绿色行为碳币奖励机制。
 
  创建“无废”旅游示范基地。完善“无废机场”“无废旅游景区”“无废酒店”、绿色商场、“无废岛屿”等旅游行业标准体系,依托试点期间创建工作,制定奖惩管理办法,持续开展“无废旅游景区”“无废酒店”分批次评估和授牌,发挥示范引领。强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行园林垃圾、厨余垃圾就地消纳和处理试点,创新开展“无废”亲子游、研学游、体验馆等示范项目,推动游客环保意识和生活方式转变。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组织“无废”旅游示范基地评选,征集典型模式和经验,树立旅游品牌“新时尚”,打造滨海旅游“无废”示范。
 
  发展“无废”会展赛事活动。参照《无废会议及赛事指导手册》,设定“无废”会展和赛事活动的目标、流程、主要污染物处理要求和措施,增加“无废”主题和宣传活动,并在方案中明确潮汐性废物产生情况应对举措和经费。亚沙会、帆船赛事、冲浪赛事、马拉松比赛、三亚国际热带兰花博览会等顶级赛事明确将“无废”作为环保主题。全市每年开展“无废”主题会展、赛事活动等不少于3次,减少活动产生各类固体废物的环境污染,提高“无废城市”的社会知晓度和参与度。
 
  组织“无废大讲堂”宣传培训。发挥三亚环保协会、志愿者协会等团体优势力量,分行业、分类别开展“无废大讲堂”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的宣传活动。推动党建活动、大社区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融合共进,探索建立“环保部门+央属企业+基层社区/党建”横向交流协调合作机制,定期举办“无废”主题沙龙、环保主题艺术创作大赛、公益“净滩”等活动,推动形成公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2.争作海南自由贸易港标杆,构筑“新高地”
 
  强化生态环境风险管控。率先制定并实行严格的进出境环境安全准入管理制度,禁止境外固体废物输入;审慎发展保税检测、维修及再制造行业,综合考虑环境、经济、社会和技术属性等因素,研究优化保税维修行业发展的建议清单;严格转口贸易商品的贮存规定,防范无法及时转口的货物变成废物,执法过程中查获的固体废物按要求退运或者无害化处置。推进生活垃圾、医疗废物等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提升潮汐性废物处置能力、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建立健全环保信用评价制度。
 
  探索全环境要素大“无废”治理。探索将“无废城市”建设由固体废物治理扩展至包括废水、废气、土壤、固体废物、新污染物等全环境要素治理的大“无废”综合治理模式,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最大潜力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在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之一的崖州湾科技城,探索开展全环境要素大“无废”综合治理试点,推动实现“天蓝、水清、无废、低碳”的美好愿景。
 
  推动大三亚“无废岛”建设。基于琼南区域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再生资源协同处置现状,探索推动三亚市与保亭、陵水等周边市县签订“无废城市”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推广三亚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经验,引领大三亚经济圈“无废岛”建设,梳理总结区域合作模式;推动建立固体废物跨市县处置定期会商,探索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深化“无废”国际交流合作。巩固与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环境公约组织、非政府环境组织等的交流合作,共同开展项目申请和宣传活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有影响力的国际机构在三亚设立办事机构。每年开展“无废城市”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不少于3次,对外“讲好三亚故事”,提升三亚城市文化全球影响力。
 
  3.助力全市“双碳”战略目标,探索“新模式”
 
  强化减碳“无废”行动。以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优先示范,推动开展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行业碳排放的监测、核查和报告,加快固体废物利用处置领域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探索旅游行业减碳“无废”行动,积极推动4星级以上酒店、4A级以上旅游景区设定碳中和目标,开展碳排放监测和核查,相应制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无废”方案。
 
  开展三亚市“无废城市”建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潜力评估。依据不同类别固体废物的产生情况和管理经验,研究确定评估模型和方法,设定基准情景和固体废物综合管理的“无废”情景,从工业、农业和生活三个领域核算主要类别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置)的温室气体减排,评估全城市维度“无废城市”建设的减碳潜力。识别关键减排“无废”行动,总结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践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党委、市政府将“无废城市”建设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统一部署,纳入政绩考核评分机制。“无废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协同推进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沟通和协调配合,突出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细化建设目标和任务清单,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落实,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强化总结评估
 
  领导小组办公室可从相关部门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加强监督检查和情况通报,汇编和分享“无废城市”典型模式和案例,总结部署阶段性工作任务,组织第三方开展方案中期评估并更新调整。各部门加强对重点任务的跟踪分析、督促检查和效果评估,及时总结凝练经验模式;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领导小组进行研究和必要调整。
 
  (三)加大要素投入
 
  加强法治保障,制定完善绿色低碳“无废”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大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落实“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经费保障,纳入年度预算;加强政、银、企信息对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相关部门建立绿色项目认证和共享,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大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投入力度。开展“产学研政”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重视发挥“候鸟人才”“银发精英”等专家智库作用。
 
  (四)强化宣传引导
 
  将“无废城市”建设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培训、市民教育和旅游行业宣贯体系,面向党政机关、学校、社区、家庭、企业开展分批次宣传活动。大力发展“无废细胞”建设,打造“无废”示范基地,引导居民和游客多维度广泛参与,持续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依法加强固体废物产生、利用与处置信息公开,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监督作用。
 
  附表:三亚市“无废城市”建设(2021-2025年)任务清单

热门评论

相关资料下载: 三亚市“无废城市”建设(2021-2025年)任务清单.doc

上一篇:《太原市“十四五”城乡管理规划》发布

下一篇:《宿迁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