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2021年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评述及2022年发展展望

2022/1/17 9:58:22
21227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
关键词:噪声污染治理降噪设备
导读:企业经营范围有噪声治理业务的企业,在业的约为16000家,其中五年内成立的企业约为12000家,占全行业的75%。2021年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的技术和市场热点需求集中在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消声、隔声和隔振等方面。2021年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产值约为115亿元。
  噪声与振动控制委员会 朱亦丹、魏志勇
 
  岁末年初,为了及时反映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1年行业发展评述和2022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
 
  一、2021年发展评述
 
  1.主要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噪声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4日通过并公布,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
 
  新《噪声法》的主要变化:一是,将原法律名称中的“环境”删除,更加明确了法律规范对象仅限于人为噪声,法律重新界定噪声污染内涵,增加了噪声污染的防治对象,扩大了法律适用范围;二是,进一步加大了监督力度,国家将实行噪声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公众监督和获取声环境信息得到保障,产生严重噪声污染的相关责任主体应开展自动监测或自行监测;三是,强化源头防控要求,完善产品噪声限值制度,增加工业噪声、交通运输噪声规划控制要求,增加环境振动控制标准和措施要求,从源头上防治噪声污染;四是,强化噪声标准落实,提出未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应编制声环境质量改善规划及其实施方案,以改善声环境质量;五是,操作性增强,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的污染防治规定更加细化;六是,促进产业发展,法律新增了产业发展内容,对噪声与振动控制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及推动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强环境噪声污染治理”,这是新世纪后的五年规划首次将噪声污染防治内容纳入国家顶层设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加快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全国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20多个国家层面重要文件和相关规划中提出噪声方面要求。《噪声法》制定和2021年度《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发布,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纷纷进行了报导,引起社会热议。国家标准《汽车轮胎惯性滑行通过噪声限值和等级》(GB/T 39970-2021)等标准开始施行。《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将于2022年4月实施,其对建筑所处位置的环境噪声、环境振动调查与测定以及建筑物外部噪声源传播至主要功能房间内的噪声限值等做出了相应规定。
 
  全国各地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解决了大量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各级地方政府结合当地噪声污染情况,针对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采取多种防治举措,出台地方性政府规章,持续推动声环境质量改善,如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柳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2.噪声污染情况
 
  根据《2021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数据,2020年,全国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总点次达标率为94.6%,夜间总点次达标率为80.1%,与上年相比分别上升2.2个和5.7个百分点,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但0类功能区(康复疗养区)、4a类功能区(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和1类功能区(居住文教区)夜间达标率持续偏低;城市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4.0dB(A),昼间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6.6dB(A),与上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全国有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353个县级城市完成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省辖县级市和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环境、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合计受理环境噪声投诉举报约201.8万件,其中,社会生活噪声投诉举报最多,占53.7%;建筑施工噪声次之,占34.2%;工业噪声占8.4%;交通运输噪声占3.7%。生态环境部门“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公众举报44.1万余件,其中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举报的41.2%,排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2位。经初步统计,2021年环境噪声投诉举报仍将居高不下。
 
  3.产业发展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1年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面临各投资主体预算减少,行业产值呈下滑的趋势。行业内企业多以工程治理为主,面临工资、房租、固定资产折旧等固定成本支出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但是行业内企业整体上负债率低,总体上行业内企业运营仍保持稳定。
 
  企业经营范围有噪声治理业务的企业,在业的约为16000家,其中五年内成立的企业约为12000家,占全行业的75%。主业从事噪声与振动控制的企业中科技小巨人企业有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有744家。专业技术人员约0.8万人,其他从业人数约2.3万人;主业从事噪声与振动控制相关业务、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有30余家。
 
  2021年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的技术和市场热点需求集中在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消声、隔声和隔振等方面;工业领域的分布式能源、石油化工、矿山、冶金与建材等行业的噪声与振动控制需求有所减少;功能性隔声窗类建筑隔声防护产品需求呈现增加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 2021年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产值约为115亿元, 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各类污染防治产值情况见表1。近五年来,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的总产值情况如图1所示。
 
表1  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产值情况

图1 近五年产值变化趋势(亿元)
 
  4.关键技术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2021年一些由市场需求牵引发展而成的技术和产品,入选相关噪声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或获得有关奖项,作为关键技术在众多领域得以推广和应用。
 
  “阵列式消声器”“装有风机有源降噪控制系统的通风隔声窗”“波束成型定向扬声系统”“阻尼弹簧浮置道床隔振系统”“预制短板装配式浮置减振道床”和“减振降噪高炉煤气减压阀组”六项技术入选《2021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
 
  “轨道交通梯形轨枕(纵梁式轨枕)防治振动与噪声技术”和“新建京雄城际高速铁路全封闭式噪声防治工程” 列入《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名录》公示名单。
 
  《公路交通噪声综合防治管控及主动提升技术研究》获得2021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公示;《变电站及其设备本体低频噪声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和《高速铁路噪声测量、预测方法以及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21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公示。
 
  二、2022年发展展望
 
  2022年《噪声法》将正式实施,监督管理力度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对噪声与振动问题将更为关注,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随着《噪声法》的实施以及《意见》对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的要求,《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发布实施。噪声监测与控制装备需求将增加,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部分企业将利用目前行业发展机遇期对厂房、设备等进行更新改造,低噪声设备和厂房降噪技术产品将迎来更多市场空间。市场的升温,以及知识产权意识的提升,将促进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的专利申请增加,如2021年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的专利授权约为6100项,较2020年增加了30%。
 
  行业的市场热点需求集中在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投资较密集的交通领域;工业领域的电力行业、分布式能源、石油化工、矿山、冶金与建材等行业的噪声与振动控制需求保持平稳;噪声在线监测需求将逐步增加;技术研发热点预计将集中于在线监测设备、噪声大数据应用技术、新型声学材料、新型隔声装备以及智能化降噪研究开发等方面。
 
  原标题:2021年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评述及2022年发展展望

热门评论

上一篇:焦化行业的碳减排 要关注干法熄焦、余热回收等技术应用

下一篇:划重点丨2021年生态环境大事要事知多少?

相关新闻